曾少娟
【摘要】多媒體教學手段日益成為現(xiàn)代中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印象,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手段,是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目標。
【關鍵詞】多媒體應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開發(fā)與應用——以《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組織》為例”GXZZJG2017A164。
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專業(yè)領域課程改革多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為研究對象,更多的是在理論上提出改革的思路、內容和方法,其課改的應用性沒有體現(xiàn)出來。在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進行探索和研究,對職業(yè)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中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出它強大的優(yōu)勢,這種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印象,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可見,好的教學方法加上好的教學手段,才是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一體化教學到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的改革
我校幼兒教育專業(yè)多年來嘗試進行了一體化教學改革,實現(xiàn)了在教學中,注重以工作為導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從構建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向提升學生的素質和實踐能力轉變,無論是在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還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為了進一步推進職業(yè)教育的課程改革,在滿足社會及職業(yè)需求的基礎上滿足教育及個性需求,我們對《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組織》課程中的工作過程實施系統(tǒng)化設計,主要是以姜大源所提出的“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課程范式為理論依據(jù),強調“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職業(yè)為載體的人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將存儲知識的學科體系與應用知識的行為體系緊密結合,強調通過比較學習的方式,實現(xiàn)遷移、內化,進而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
我們編制了《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組織》課程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工作頁,制作了多媒體資源包,充實了幼兒教育專業(yè)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為其他授課教師提供教學依據(jù)。
二、多媒體在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中的應用
在現(xiàn)代化科技日益進步的影響下,影像、動畫、錄音、投影等教學媒體在中職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中得以普遍應用。
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
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應用于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以下幾點。
(1)從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性,給人以直觀的感覺,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2)圖文聲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3)可重復性,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克服遺忘。
(4)針對性,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5)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節(jié)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建立多媒體資源包
我們在《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組織》課程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中建立的多媒體資源包包括以下幾種。
1.教師教案。教師上課教案,包括學習任務分析、學習目標、關鍵能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生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學習任務的教學組織流程、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名稱、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含課時分配)、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2.教學課件。教師制作的每堂課的課件,可以轉錄成視頻課件,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理解知識,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3.工作頁。緊緊圍繞崗位實際工作內容,按照職業(yè)崗位實際工作流程,制作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單位的工作頁,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序。
4.教學視頻。選擇本課程的重點或難點章節(jié)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單位,寫出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由全體專業(yè)教師集體討論,共同確定最終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方案,進行教學拍攝,制作教學錄像。一個視頻一般為40-60分鐘。
5.范例視頻。幼兒園環(huán)境中現(xiàn)實的教學視頻、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動視頻。
6.微課視頻。黎加厚教授的概念:“微課是指在10 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币粋€好的微課應該具備以下特點:短小精悍。短是指微課的時間短,只有5-8 分鐘;小是指資源容量?。ū阌诰W(wǎng)絡傳輸),教學主題小,一個微課只能涉及一兩個知識點;精是指微課的內容都是精選的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活動精彩;悍是指交互性強,功能強大,應用面廣。
教師將知識點的教學制作成微課視頻,方便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手機下載學習。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掌握情況觀看多遍,直到自己學會,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上多媒體資源包均要及時上傳至學校資源庫。
(二)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
《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組織》課程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過程,在一體化教學的六步法基礎上加上翻轉課堂教學方式。
課前:教師制作好上課課件,事先錄制好微課視頻,通過網(wǎng)絡上傳至學校資源庫,提前要求學生通過手機下載微課視頻,觀看,預習。
上課: 步驟一:明確任務——計算機、投影儀投影課件(展示與預習有關的問題)。
步驟二:學習準備——計算機、投影儀投影課件(展示重點、難點、相關知識點的概念等理論知識)、根據(jù)需要播放范例視頻——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
步驟三:計劃決策——計算機、投影儀投影課件(展示工作情景描述——任務描述)、實物展臺展示學生計劃。
步驟四:計劃實施。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學習,解答問題;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咨詢老師。
步驟五:檢查控制。
各小組內部互相檢查完成情況,指出錯誤,修改。教師巡回指導,解答問題。
步驟六:總結評價——實物展臺展示學生的設計。
結束:布置作業(yè),預習下次課任務——計算機、投影儀投影課件(展示作業(yè),預習內容)。
(三)多媒體資源共享
由于資源容量較小,利于師生共享,共同學習提高。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wǎng)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完善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學習資源下載后可以重復看,實現(xiàn)學習的延伸,讓成績差的有學習意愿的學生可以鞏固知識,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拓展知識。
三、多媒體在教學中不可濫用
教學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教無定法,多媒體雖說是集圖、文、 聲、像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印象,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也不能濫用,不能為了體現(xiàn)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化手段而強調一定要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教學是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為目的的,只要教學效果好,傳統(tǒng)教學手段也是可以用的,我們提倡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淺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微課[EB/OL].http//www.lunwencloud.com/lunwen/education/zhongdengjiaoyu/20161128/462259.html,2016-11-28.
[2]史艷菊.多媒體教學在中職院?!坝變航逃睦韺W”中的應用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 , 2013 (36) :82-83.
[3]王煥紅.多媒體教學在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 (07)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