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國
(贛南師范大學(xué)數(shù)學(xué)與計算機科學(xué)學(xué)院 341000)
文獻[1]載有三角形的兩個共線點定理(圖1):
性質(zhì)1過一點O對直線OA,OB,OC作垂線,與△ABC的對邊交于三個共線點(圖1).
圖1
圖2
性質(zhì)2如果XYZ,X′Y′Z′是△ABC的任意兩條截線,則直線YZ′,ZX′,XY′與BC,CA,AB交于三個共線點(即圖2中X1,Y1,Z1共線).
本文將這兩個性質(zhì)引申至三維空間,證明關(guān)于四面體的兩個共面點定理.
性質(zhì)1可引申推廣為:
定理1過四面體ABCD的棱CD,DA,AB,BC作與已知平面π垂直的平面π1,π2,π3,π4,分別與對棱AB,BC,CD,DA交于點X,Y,Z,W,則X,Y,Z,W四點共面.
圖3
證明如圖3,依題設(shè),過CD與平面π垂直的平面π1交AB于X,過AB與平面π垂直的平面π3交CD于Z,則有X∈平面π1,而Z∈CD?平面π1,表明直線XZ?平面π1;又Z∈平面π3,而X∈AB?平面π3,表明直線XZ?平面π3,由此可知直線XZ是平面π1與π3的交線,注意到平面π1與π3均與平面π垂直,因此XZ⊥平面π.
同理可證,WY是平面π2與π4的交線,且WY⊥平面π.因此有XZ∥WY,故此X,Y,Z,W四點共面.證畢.
性質(zhì)2可引申推廣為:
圖4
定理2在四面體ABCD中,作兩個平面π,π′分別與AB,BC,CD,DA交于點X,Y,Z,W和點X′,Y′,Z′,W′,設(shè)平面YZW′交AB于X1,平面ZWX′交BC于Y1,平面WXY′交CD于Z1,平面XYZ′交DA于W1,則X1,Y1,Z1,W1四點共面.
定理2的證明需要下面的引理:
定理2的證明
如圖4,由X,Y,Z,W四點共面及引理中的必要性知
①
同理,由X′,Y′,Z′,W′四點共面有
②
由X1,Y,Z,W′四點共面有
③
由X′,Y1,Z,W四點共面有
④
由X,Y′,Z1,W四點共面有
⑤
由X,Y,Z′,W1四點共面有
⑥
將③④⑤⑥四式兩邊分別相乘,并注意到①、②式就得
根據(jù)引理中的充分性知X1,Y1,Z1,W1四點共面.證畢.
最后順便指出,本文中三角形的性質(zhì)1其實有多種方式引申至三維空間,定理1只是選擇了其中一種方式引申所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嘗試其他方式對它進行引申推廣,或許能得到更加優(yōu)美、有趣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