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卡
喜歡玩耍嬉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游戲是一種有設計、有組織、有規(guī)則的玩耍形式,深受孩子們喜愛。有目的、有意識地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并運用到數(shù)學課堂上,變抽象為直觀,變呆板為鮮活,變枯燥為有趣,讓學生由“不得不學”變成為“我好想學”,是每一位小學數(shù)學教師努力的目標。游戲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吸引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有效激發(fā)他們課后自主學習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結合數(shù)學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游戲,發(fā)揮游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激趣作用。
游戲應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戲教學是用來輔助課堂教學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清楚游戲開展的目的性。如想快速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活躍課堂氣氛時,可以用到以下游戲:①用一個詞來描述對老師的印象。②傳話游戲。課前把同學分成幾組,告訴每組第一個同學一句話;然后同樣讓那些同學輕聲轉告第二個同學;傳到最后看哪組完成得最好;最后把每個小組的話連到一起說。③反口令。比如,教師說完“大西瓜”后,學生一邊說“大西瓜”,一邊卻用手做出小西瓜的動作;教師說完“站”后,學生就坐下,而教師說完“坐”后,學生卻站起來。
游戲應融入學科知識
在具體教學中,數(shù)學游戲可以被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有一些游戲既有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又能將教材知識融入游戲,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樣的游戲就顯得充滿生命力。因此,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數(shù)學游戲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例如,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分餅》一課時,當學生學習完真分數(shù)、假分數(shù)、帶分數(shù)的定義后,筆者精心設計了“真假漢子”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讓學生先看老師的卡片上數(shù)字做反應——如果看到的數(shù)是真分數(shù),就真漢子(男生)站起來;如果看到的數(shù)是假分數(shù),就假漢子(女生)站起來;如果看到的數(shù)是帶分數(shù),就都不站起來,帶分數(shù)代表老師。游戲的玩法一公布,全班學生立刻活躍起來,大家躍躍欲試,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精神振奮、思維積極,不僅鞏固了真分數(shù)、假分數(shù)、帶分數(shù)的定義,還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游戲應有一定的適用性
從日常教學中可以得知,設計適當?shù)挠螒蚴桥囵B(yǎng)和提高學生全面能力發(fā)展的有效方法。在游戲趣味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敏捷的思考能力、靈活的操作能力、豐富的想象力、準確的觀察和計算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等。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弱,形式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游戲更是適合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還可以引領學生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所以對于低年段的學生,可以以直觀形象的游戲為主。例如,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一課前,筆者提前布置任務:把家里具有鮮明形狀的物體或者圓形帶來,上課時在小組內展示。上課時,筆者要求帶有相同形狀實體的孩子,再組成新的一組,放在一起由老師來檢查;再發(fā)動其他同學以小小檢查員的身份,去另外小組進行檢查,檢舉出不是同一類的物品。小學生喜歡“找茬兒”,檢查時特別認真,同時也加深了對形狀的認識。這樣的游戲直觀形象,學生下一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游戲可以與時俱進
小學生天生愛玩,也較熱衷于各種綜藝節(jié)目上的各種游戲。如果我們把這些游戲也搬到課堂來,其效果可想而知。例如,在教學整數(shù)的認識和小數(shù)的認識時,就可以開展價格競猜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在商品卡片上標上價格,同時也給出價格范圍,讓學生猜價格。學生說出一個價格后,馬上提示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猜對價格者勝獲勝,并獲得商品卡片。這樣的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突破了教學難點,事半功倍。
游戲形式可以多樣化
一是反應式游戲??焖俜磻袛鄬﹀e,用手勢來表示判斷題的對錯。二是故事演講。聽故事學知識,知識融進了生活,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三是重復游戲。在計算教學中,通過重復的操練來提高計算的準確度。比如,可以用砸金蛋的形式呈現(xiàn),砸一道,操練一道。四是角色扮演。例如,在教學完《認識人民幣》后,可以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買賣情景,在活動過程中練習人民幣的加減法。五是趣味比賽。比比誰算得快,算得多,算得準。比如,開火車游戲、“24點計算游戲”、猜數(shù)游戲、七巧板游戲等。六是一題多練。例如,在教學《認識較大的數(shù)》后,先鍛煉學生的聽力,老師說出一個數(shù)的組成,學生寫下這個數(shù),接著再將這個數(shù)讀出來,緊接著將這個數(shù)改寫以萬或億做單位,最后再把這個數(shù)四舍五入到萬或億位。這樣一連串的游戲,輕輕松松地代替了呆板的練習。七是評價性游戲。設計不同的層層闖關游戲。不管闖到第幾關都得到肯定。這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時,也有了向上努力的動力。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筆者始終堅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為首要目標,以學生身心特點與教學目標為前提,以快樂有趣為指引,設計豐富有趣、有競爭性、有思考價值、服務數(shù)學的游戲,所以課堂教學變得十分靈動、活潑,充滿趣味性。每一節(jié)課,師生們都是在“樂活”教與學中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健康、豐富的學習體驗,從而激發(fā)出更高的學習熱情,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胡開勇.基于游戲的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索式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萬科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