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徐榮花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學質量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教學反思的實踐中效果甚微。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本文對教學反思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反思;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在新課標改革要求下,教師要善于以敏銳的感知力去反思教學,才能有效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對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教學方法、經驗進行分析和總結,在實踐中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出現(xiàn)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反思意識不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都會進行行為和思想上的反思,反思他們在給學生授課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教學氛圍是否吸引學生,讓他們投入精力學習,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作用,教學反思意識不強,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只是敷衍了事。
2.教師的教學反思實踐沒有落實到位。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才能有效改善教學質量。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過后,發(fā)現(xiàn)需要改進的地方,只是進行分析和總結,而沒有付諸行動,就達不到教學反思的目的。在下一次的教學活動中依然會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如此反反復復,那教學反思將變得毫無意義。
3.教學反思內容不全面。在教學活動中,因受到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限制,教師的教學反思趨向于單一片面化,沒能對自己的教學表現(xiàn)做出全面的分析。如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自身設置的教學目標不合理,部分教師則覺得是自身的教學方法存在不足,而忽略了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環(huán)境等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出現(xiàn)了教學內容上的片面性。
二、對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提出的建議
(一)提高教學反思意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常常都是按照教學目標和任務進行教學的。例如教師在對小學四年級課文《桂林山水》進行教學時,在寫備課教案的過程中,就會考慮到自己要怎樣進行講解,應該怎么講授重要內容,讓學生更易于掌握,又應該怎樣拓展,去豐富學生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時,意識沒有那么明晰,可能在課后覺得對某一知識點的講解方法存在不足,但這樣的想法轉瞬即逝,下一次課上又“重蹈覆轍”了。所以,教師要強化教學反思意識。如在上完《桂林山水》這一節(jié)課之后,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剖析并結合詢問學生意見進行反思,將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的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形成課后必做之事,從而增強教學反思意識。
(二)提高知識素養(yǎng)
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如若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不高,則教學反思效果甚微。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例如老師要充分學習新知識,做好教學準備,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對新知識的學習存在疑問,需要教師進行詳盡解答,切不能對知識點解析得含糊不清,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甚者,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對該門課程的學習進度有影響。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不僅要對所教的課程內容了解透徹,還要貫通其他課程的知識。這樣教師才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落實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將教學反思付諸實際行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養(yǎng)成自我剖析、分析實踐總結的良好習慣。教師對自己的行為以及習慣進行反思,將不足的地方進行改善,讓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有所提升。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的行為習慣進行自我剖析和檢討,例如會思索自己在教學中的講授風格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教學方式是否靈活,講授時所運用的語言是否有趣,等等。下一次的課程講授中,部分教師依然沒有任何的改變,這樣僅存在于理論上的分析思考卻沒有付諸實際行動,顯然是沒有什么作用的。所以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應當用實際行動將想法進行具體的落實,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改進不足,不斷探究和進步,最終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目的。
(四)要經常與同事進行溝通
在教學反思中,同事就是自己行為舉止的監(jiān)督員,從旁觀者的角度清晰地觀察到自己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所以經常與同事進行溝通,提升自我,有助于自己進行更好的教學。在教學反思中,因為主觀因素占據(jù)著較大的作用,所以在反思過程中會偏向于片面和單一化。所以通過與同事進行溝通,并且讓其以審查的目的去旁聽自己上的課,課后進行點評并提出建議,結合自己的反思內容和想法相結合,進行深入剖析,加強實踐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習慣等各方面,提升教學素質,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正視自己的職位,明確自己的教學職責,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并善于進行自身的教學反思,去努力實踐,完善自己,提升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慧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反思與對策[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20).
作者簡介:王璇,女,1982年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一級教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徐榮花,女,1984年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