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巍 楊琳 蔣振東 李建平 李嘯紅
[摘要] 人體斷層解剖學是用斷層的方法研究和表達人體形態(tài)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通過融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適應影像學專業(yè)與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斷層解剖學教學需要,在腹部斷層解剖學的教學中以器官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以便更好地將人體解剖學知識與臨床應用結合。
[關鍵詞] 以器官為中心;自主學習;腹部;斷層解剖學
[中圖分類號] R322.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24-0140-03
Application of "organ-centered" autonomous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sectional anatomy of the abdomen
LU Wei YANG Lin JIANG Zhendong LI Jianping LI Xiaohong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Zhuhai Campus, Zunyi Medical College, Zhuhai 519041, China
[Abstract] Human sectional anatomy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and expressing huma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its related functions by means of section. By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 combin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anatomy teaching of imag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organ-centered teaching in sectional anatomy of abdomen is develop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so as to better integrate human anatomy knowledge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Organ-centered; Autonomous learning; Abdomen; Sectional anatomy
人體斷層解剖學是用斷層的方法研究和表達人體形態(tài)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是建立在系統(tǒng)解剖及局部解剖學的基礎上,隨著CT,MRI、B超等醫(yī)學影像技術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門新興學科。隨著影像診斷設備的不斷更新和影像診斷技術的快速進步,3DCT、CTA、MRA、MSCT等現(xiàn)代影像技術已成為當今醫(yī)學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斷層解剖學是現(xiàn)代影像醫(yī)學的基礎學科[1]。順應醫(yī)學終身教育發(fā)展需求,提高醫(yī)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是當前醫(yī)學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之一[2]。斷層解剖學的學習難度較大,課時相對較少,如何使斷層解剖學的教學方法更為完善,提高斷層解剖學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影像醫(yī)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腹部斷層解剖學的教學實踐的方式與同行交流,以促進斷層解剖學教學的發(fā)展。
1 課前設計與任務
1.1 斷層解剖學教學現(xiàn)狀
傳統(tǒng)腹部斷層解剖學教學分為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是回顧相關應用解剖學知識,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通過展示斷層解剖與相應的影像圖片,就重要結構逐一講解,以便學生掌握相關結構在斷層上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課學生主要觀察局部及斷層標本,通過整體標本與斷層標本的對照觀察,建立由“整體-斷層-整體”的學習方式[3,4]。
傳統(tǒng)的斷層解剖學教學模式存在一些缺點:(1)從學習方式來看,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被動的參加,學生一直以來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此種學習方式容易產(chǎn)生思維定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2)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剛學習完系統(tǒng)解剖學,部分的同學都只是被動接受學習,人體結構復雜,解剖學名詞眾多,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很好地理解,存在死記硬背的情況,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3)從課程設置來看,學生學習完系統(tǒng)解剖學后,沒有經(jīng)過局部解剖學的學習,從而對器官局部位置關系不大理解,斷層解剖學的內(nèi)容較多且難度較大,而課時教少,影響了斷層解剖學的教學效果。
1.2 課程設計理念
斷層解剖學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各個重要器官結構在不同層面的變化規(guī)律,更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及應用知識的能力,以應付醫(yī)學知識日新月異的明天。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應該充當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促進者,促使“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將教學過程的主動權,由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轉變?yōu)閷W生主動地學,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從而避免“填鴨式的教學”的出現(xiàn)。對于腹部斷層解剖學的教學,如果以傳統(tǒng)的方式講授腹部應用解剖學知識,斷層知識后再讓學生觀察斷層標本,腹部內(nèi)容眾多,授課時間少,教學效果不理想。如何以學生為中心,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就需要對腹部斷層解剖學課程教學方式重新設計。
1.3 課程內(nèi)容設計
教師利用在線平臺上傳教學文件如教學大綱,自主學習的學習流程及實施方案及教學資源等[5,6]。上傳教學資源包括:腹部斷層解剖學及相關系統(tǒng)解剖學與局部解剖學課件、視頻及微課;已建立的人體解剖學圖庫;教材的腹部斷層解剖學圖等,提供給學生學習及使用。并且實施實驗室開放制度,開放大體解剖學及虛擬數(shù)字人實驗室,自主學習腹部相關的應用解剖學部分內(nèi)容。遇到較難的問題時,學生可以通過對比圖譜、大體標本與虛擬數(shù)字人軟件共同學習,認識相關解剖結構及毗鄰,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以“器官為中心”把腹部斷層解剖學內(nèi)容分為以下8個部分:肝的形態(tài)、位置、毗鄰;肝內(nèi)管道、肝的分葉分段;胃;脾;腎與腎上腺;胰與十二指腸;腹部動脈;肝門靜脈系;把學生進行分組(4~5人為一組),采用應用任務教學法[7],每一組的同學提前選擇一個任務(一個器官),按照應用解剖學及斷層解剖學兩部分,激勵他們主動學習,并做好課件及講稿,準備講授。教師的角色由傳授者轉變?yōu)榻虒W資源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幫助者與指導者。
1.4 學生課前學習任務
學生可依據(jù)系統(tǒng)解剖學與局部解剖學教學課件、視頻,自主回顧復習腹部應用解剖學部分內(nèi)容[8-10]。斷層解剖學與系統(tǒng)解剖學與局部解剖學密切相關,欲學斷層,先修整體,只有先掌握各個器官的位置及毗鄰,建立由“整體-斷層”的學習思路,才能為學習斷層解剖學打好基礎。
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好整個腹部應用解剖學的基礎上,熟悉已選擇任務的一個器官在各連續(xù)斷層上的形態(tài)、位置、變化規(guī)律及其毗鄰,并做好課件。以器官為中心,按照應用解剖學部分及斷層解剖學部分做好課件及講稿,準備上課時講授。課件中的解剖學圖以教師上傳的系統(tǒng)解剖與局部解剖學課件中的圖及人體解剖學圖庫中的圖為主,也可以自己在網(wǎng)絡資源中尋找。此種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我們建立了有效的師生互動平臺,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主要通過建立微信群及QQ群進行答疑。當大家遇到學習問題時,鼓勵同學們主動進行解答,給予一定程度的實驗成績的加分,增加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包括直接回答,引導性回答或是提供學習資料等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
2 課中教學方式
2.1 課前考核
課前考核是腹部應用解剖學的內(nèi)容,考核方式主要以填圖題為主,考核學生掌握腹部各個器官的位置及毗鄰。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學生課前學習的參與度,避免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還尚未改變,布置學習任務后學習積極性不高,還是等著上課時同學的講授或是老師的講授,督促學生在課前先熟悉腹部應用解剖學知識,為學習腹部斷層學打好堅實的基礎;讓教師了解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情況,對應用解剖學部分的內(nèi)容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師在實驗課階段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總結講授時更有針對性[11]。
2.2 學生自主講授
學生按照開始選定的任務及教學計劃開始講授。學生的講授以腹部器官為中心,分成兩個部分講授:應用解剖學部分講授器官的形態(tài)、位置與毗鄰;斷層解剖學部分講授此器官在各個斷層的變化規(guī)律及毗鄰,幫助學生自己建立由整體到斷層的解剖學思維方式。如講解胃,首先介紹胃的位置,特別是起止平面,賁門位于第11胸椎左側,幽門在第1腰椎右側;再介紹胃的毗鄰:胃的前壁在右側與肝左葉,左側與膈相鄰,為左肋弓所覆蓋;介于肝左葉與左肋弓之間的胃前壁,直接與腹壁相貼等。在主講同學講授的同時,其他學生可以同時利用虛擬數(shù)字人系統(tǒng)(山東易創(chuàng)有限公司),通過旋轉可多角度觀察相應器官的位置與毗鄰,通過隱藏或透明的操作,可以逐層剝離,既保持了人體結構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學生學習更加直觀與立體,更有利用幫助學生建立并理解器官的空間位置關系,建立整體觀念[12-14]。
在講解斷層解剖學部分時,在介紹此器官在不同平面的位置及變化規(guī)律,在不同平面器官的毗鄰關系。與此同時,同學們也可以利用虛擬數(shù)字人系統(tǒng),點開腹部斷層解剖,找到此器官,并觀察此器官在各個斷層的形態(tài)及毗鄰,利用虛擬數(shù)字人與腹部斷層解剖學對照學習,幫助同學建立由“整體-斷層”的解剖學思路,同時,也可以利用斷層解剖圖與影像圖對照學習,相互印證,學習時基礎與臨床相結合,建立“整體-斷層-整體”及由“基礎-臨床”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3 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一、學生課堂講授情況的總結,對于學生講解中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并提出改進意見;二、對重要平面的重要器官斷層表現(xiàn)的講授,如第二肝門平面、肝門平面等。從學生對課程講授情況看,部分重點難點理解不夠透徹,需要教師的講授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熟悉與掌握;與此同時,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學習時的不足,可于課后通過觀察多媒體視頻及課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加強對重點及難點知識的掌握,有利于以后的自主學習。
3 課后評價
3.1 斷層解剖學內(nèi)容考核
考核的內(nèi)容以填圖題為主,采用教材腹部斷層解剖學的圖,選取重點難點的20個結構,考核學生對各器官在不同平面的形態(tài)及毗鄰的掌握程度。從考核結果看,學生掌握良好。
3.2 調查問卷
利用問卷調查學生學習情況,主要從學生參與程度,是否增強信息收集能力,是否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堂的負荷感受,學習方式是否適應,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大部分同學認為此種學習方式有利于腹部斷層解剖學的學習,但是有少部分同學表示不大適應,課前準備不足及學生自主講授時不夠精彩,出現(xiàn)對部分內(nèi)容不理解的現(xiàn)象。
4 結語
腹部斷層解剖學的教學,經(jīng)過課前應用解剖學部分及課后斷層解剖學部分考核,學生調查問卷來看,考核效果較好,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加強學生在學習斷層解剖學知識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整合知識及綜合應用知識能力。通過經(jīng)過進一步設計完善教學流程,豐富教學資源,此種教學方式可以推廣到醫(yī)學臨床專業(yè)學生斷層解剖學選修課的教學[15,16]。
[參考文獻]
[1] 畢振宇,黃文華,趙衛(wèi)東,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完善斷層解剖學教學[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6):517-519.
[2] 吳云,劉娜,閆宇翔,等.人體解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8,28(1):65-67.
[3] 李文生,譚德炎,章琛曦,等.基于學科交叉的斷層解剖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及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8):53,117.
[4] 李建國,孟壯志,劉海英,等.人體斷層解剖學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9(6):682-683.
[5] 段菊如,黃沖,江婕,等.斷層解剖學網(wǎng)絡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96-98.
[6] 王巧玲,張萍,齊金萍,等.微視頻教學資源在“斷層解剖學”實踐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39):203-204.
[7] 許險艷,李德水,丁小明,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專業(y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24(4):58-59.
[8] 肖春茍,鄒錦慧,邱錦輝,等.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自主學習[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8):16-17.
[9] 宋嵬.解剖學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探討[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4):618-619
[10] 肖明,李敏,華東,等.人體解剖學自主學習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12):62-63.
[11] 黃大元,吳國運,梁成青,等.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的教學實踐與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27):166-168.
[12] 李林,張紹祥,李敏,等.利用計算機輔助斷層解剖學教學的嘗試[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3,21(2):61-63.
[13] 肖朝倫,余資江,余彥,等.數(shù)字化可視人體數(shù)據(jù)集在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解剖學雜志,2012,35(2):256-257.
[14] 白玉雪,臧文遠,張其宇,等.3D多媒體在影像專業(y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14(13):50-51.
[15] 羅夙醫(yī),張祥,范貴航,等.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開設斷層解剖學的教學實踐和探討[J].大學教育,2016,(4):152-153.
[16] 陶恒,陳士文,李成,等.拼圖游戲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6,18(2):137-139.
(收稿日期: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