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青
【摘要】 目的: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降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不良事件和并發(fā)癥的應用價值。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為時間區(qū)間,從筆者所在醫(yī)院HIS系統中隨機抽取81例接受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患兒,隨機分為參照組40例、研究組41例,分別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4.63%、17.07%,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的47.50%、5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預見性護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 先天性心臟??; 不良事件; 并發(fā)癥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24-00-03
Predictive Nursing Reduces 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YANG Yanq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24):-63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Method: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as the time interval,81 children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HIS system in the authors hospital.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of 40 patients and a study group of 41 patients.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and comparison of nursing outcomes.Result: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4.63% and 17.07%,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47.50% and 50.0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dictive care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edictive ca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dverse events; Com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先天性心臟病,屬于先天畸形類疾病,多發(fā)于新生兒,危害重大[1]。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法,對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手術安全性[2]。本次研究以81例患兒為例,進行回顧分析,分析總結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1例患兒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經體征檢查、心電監(jiān)測、胸部X線片檢查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本次研究將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伴有創(chuàng)傷的患兒排除在外。按照患者的護理干預差異,分為常規(guī)護理參照組、預見性護理干預研究組。參照組:40例患兒,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2.39±1.07)歲。研究組:41例患兒,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齡(2.41±1.05)歲。兩組病例性別、年齡一致性較強,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后納入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兒手術方法相同,予以患兒全麻處理,在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實施心內直視心臟畸形矯正手術治療。手術結束后,將患兒送至ICU監(jiān)護,分別對兩組患兒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案。
1.2.1 參照組 參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辦理入院后,根據患兒家屬的個人意愿、家庭經濟條件安排合理的病房,每天按時打掃病房,做好通風、消毒、殺菌處理,將溫度控制在18 ℃~22 ℃,將濕度控制在50%~60%。(2)術前叮囑患兒家屬做好手術準備,予以患兒營養(yǎng)支持、飲食管理,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3)密切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如有異常,予以針對性處理。(4)嚴格遵循醫(yī)囑,配合醫(yī)囑完成相應治療及護理。(5)待患兒病情康復后,對患兒家屬進行出院指導,安排出院,叮囑患者按時反院復查。
1.2.2 研究組 研究組患兒予以預見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教育。圍繞先天性心臟病病情發(fā)生原因、發(fā)生機制、危險因素、手術治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手術方法、手術要點等內容,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提升患兒家屬對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認識程度,配合治療。(2)全程心理支持及幫助。術前、術中、術后及時向患兒家屬展示診斷情況、手術進展信息、治療結果,予以患兒家屬心理支持及必要幫助,減輕患兒家屬的心理負擔,并根據患兒的病情、患兒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兒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改善患兒家屬的心理狀況術后CCU期間允許患兒家屬探視。(3)不良事件的預見性護理干預。手術過程中應針對性做好氣管脫管、氣管移位、誤吸、靜脈置管堵塞、壓瘡等不良事件的預防工作。術后患兒需攜帶很多管道,極易引發(fā)上述不良事件,為防止上述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應以不同顏色標記不同管路,定時聽診、檢查,以免發(fā)生氣管脫管和移位?;純旱氖中g需要在麻醉前提下進行,可能引發(fā)胃腸功能障礙,導致出現惡心、嘔吐癥狀,若不予以護理干預極易發(fā)生誤吸。為防止發(fā)生誤吸,應于拔管4 h后,予以少量飲水,觀察無嗆咳發(fā)生后,予以流食。對于靜脈置管者,無需用藥時,予以生理鹽水維持處理24 h,以肝素稀釋液行管道沖洗,避免堵塞。每1~2 h對患者翻身1次,并應用水墊保證患兒皮膚干燥、清潔,預防壓瘡。(4)并發(fā)癥的預見性護理干預。肺不張、心律失常、術后出血、腎功能不全、低心排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為先天性手術患兒最為多發(fā)的幾種并發(fā)癥,對此護理人員應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予以預防。術后基于患兒病情、手術狀況調節(jié)呼吸機參數,優(yōu)化吸痰,以此預防肺不張。加強術后心電監(jiān)護,觀察心率變化情況,預防并處理心率失常。密切觀察手術切口變化,根據引流液性質判斷傷口愈合情況,防治術后出血。全面檢查患兒的腎功能,若發(fā)現排尿異常,予以利尿治療,加強腎功能保護。保證術后血容量的充足,強化心排出量管理,防治低心排綜合征。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兒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21.0軟件行數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參照組共有19例患兒發(fā)生氣管脫管、氣管移位、誤吸、靜脈置管堵塞、壓瘡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發(fā)生率為47.50%,研究組共有6例患兒發(fā)生上述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4.63%,研究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參照組共有20例患兒發(fā)生肺不張、心律失常、術后出血、腎功能不全、低心排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生率為50.00%,研究組共有7例患兒發(fā)生上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07%,研究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為0.6%~0.9%[3],是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的主要先天畸形疾病。手術治療是該病的有效方法,療效確切,但具有風險性,需配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否則可能引不良事件、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危及患兒生命安全[4-5]。
預見性護理干預是針對治療和康復中可能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并發(fā)癥,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以預防其發(fā)生,對于保證手術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6]。本次研究筆者以筆者所在醫(yī)院患者為例,設置參照組、研究組,就常規(guī)護理、預見性護理展開對比研究,以明確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價值。
先天性心臟病手術風險大,術后患兒需要攜帶很多氣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良事件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7]。常規(guī)護理,僅針對患兒的手術予以術后管理,更多側重于環(huán)境、飲食、遵循醫(yī)囑的相關護理,針對性不強,更不針對可能影響術后康復效果的因素制定予以護理干預,因此護理效果并不理想[8-9]。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預見性護理側重于對可能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并發(fā)癥進行預測性評估,對有潛在風險的事件、并發(fā)癥,采取預防措施。筆者考慮到術后患兒容易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并發(fā)癥類型,針對每種事件,制定干預方案,以預防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降低手術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10-11]。此外為提升患兒家屬認知程度、配合度,筆者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心理教育,以加強認知,配合護理工作的展開[12]。因此,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兒的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手術安全性更好。
綜上,予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預見性護理干預,有助于保證手術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推廣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宋亞肖.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術后護理體會[J/OL].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9):121-122.
[2]馮明華,羅琳,楊彥,等.舒適護理干預在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中的護理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22):3392-3394.
[3]王菲.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疼痛護理的應用研究[J/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0): 8012.
[4]樓昀,鄭超,蔣羽,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急性腎衰竭行腹膜透析患兒中應用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5):647-650.
[5]李玉梅.預見性護理用于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護理中的臨床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7,7(11):277-278.
[6]布威海麗且姆·拜迪尤甫,屯妮薩罕·麥提努日,古麗尼沙汗·吐爾洪.探討心臟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J/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3):2551,2554.
[7]劉勤.全面護理干預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yī)學,2015,41(3):223-225.
[8]林蘭芳,李柳嬋,袁儉勤.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4,12(34):3205-3206.
[9]莊周穎,張婷婷,傅麗娟.特異性危重程度評分用于先心病患兒術后病情預警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4):1-4.
[10]黎莉.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庭照料者實施護理干預的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60-61.
[11]楊玉紅,楊巧玲,曹軍營,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4):206-207.
[12]劉麗華,彭映雪,謝佩珊.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護理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52-53.
(收稿日期: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