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
劉 森 牛子杰
提 要: 評價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jù)評價目的,評價分為三類: 關于學習的評價、學習性的評價和促進學習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在教學過程中幫助教師和學生改進教學、體驗成功、增強信心。早在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的語音教學已經(jīng)采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但在教學反饋層面仍有提升空間。本研究以動態(tài)評價理論為基礎,以華東師范大學英語專業(yè)一年級本科生為實驗對象,旨在驗證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語音水平、語音學習習慣及語音學習動機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 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語音能力及學習動機有明顯增強和提升的作用。新增的自評與同伴互評反饋的方法,有效促進了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為優(yōu)化和改進原有多元評價模式、完善語音教學多元評價體系,2017年秋華東師范大學語音教學團隊在原有的多元評價體系中引入自評與互評的評價手段,進一步優(yōu)化原有的語音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新的教學實踐研究報告表明自評與互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提升學生的語音水平,同時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根據(jù)評價目的,評價分為三類: 關于學習的評價、學習性的評價(assessment as learning)和促進學習的評價(assessment for learning)。在我國,最受重視的是第一類,即以考試為主要形式,以評價學習效果、檢查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為目的的終結性評價,其結果通常是以等級或分數(shù)的形式向教師和學生報告。第二類評價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其主要形式是基于元認知理論的學生自我評價,評價的內(nèi)容和方法本身有助于教師和學生提高認識、調(diào)整節(jié)奏、改進方法。第三類簡稱為促學評價,是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跟蹤、監(jiān)測和反饋,包括起點評價和學習過程中進行的形成性評價。促學評價的目的是明確學習起點、設定學習目標、診斷強項和弱項,反饋改進意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金艷,2010)。
多元評價強調(diào)評價功能的多重性、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以及評價手段的多樣化(金艷,2010)。多元評價模式的多元性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即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元化、評價內(nèi)容多元化及評價標準多元化(于廣,2008)。同時多元評價模式還包括五項基本原則: 評價的長期化、多元化、反饋化、兼顧非正式評價及激勵主動的自我評價,這些特點非常適用于體驗式英語教學的評價。多元評價以改進學習、提高教學和完善課程體系為目標,評價標準具體針對教學和學習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包括學習目標的合理性、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步和困難等,還包括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課堂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效果等。評價不是教學管理者自上而下的評價,而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自我評價和自下而上的教學和學習評價,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和參與評價活動,體驗評價過程,感受評價所帶來的激勵和推動。
動態(tài)評價(dynamic assessment)又稱學習潛能評價(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是對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評價者和學生的互動,尤其是在有經(jīng)驗的評價者的幫助下,探索和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發(fā)展能力的一系列評價方式的統(tǒng)稱(Lidz, 2003)。動態(tài)評價把測量和干預結合起來,通過提示、指導和反饋等手段讓受試積極參與到測驗活動之中,對其思維、認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習者未來的發(fā)展。
新增的自評和互評及時反映學生學習和改變的心理過程,有助于教師在關心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過程中對其行為表現(xiàn)給予及時反饋。在對評價結果的解釋上,側重弄清學生學習中有何障礙,克服這些障礙需花多大力氣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等。
隨著交際法的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語音評價模式從原有的準確性轉變?yōu)榻浑H性,即強調(diào)信息的準確傳遞,此時的語音評價更注重于可理解性。
進入21世紀,世界范圍內(nèi)英語語音(口語)評估與測試領域的相關研究呈現(xiàn)兩大趨勢: 第一,語音標準的關注點從口音轉向可理解度和清晰度,強調(diào)交際的有效性。第二,超音段特征(節(jié)奏、重音、語調(diào))能夠校較準確地反映可理解度和清晰度,可以作為客觀評價口音、可理解度和清晰度的指標。研究趨勢給全球化情境中的中國語音教學帶來啟示: 語音教學與評估的關注點進而從單純的語音維度過渡到語言綜合能力(田朝霞、金檀,2015)。
由于學習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持續(xù)的過程,高校的英語語音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的評價也應遵循動態(tài)的、持續(xù)的原則。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也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情況,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此課程的態(tài)度、情感和努力、反思、進步等情況,以體現(xiàn)語音評價的人文關懷。(劉森,2016)
自2010年起,華東師范大學開始采用多元評價模式,在學生中產(chǎn)生了較為積極的影響。然而,隨著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習需求的轉變以及《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發(fā)布,作者在原有的語音多元評價體系上,增加了自評與每月基于自評的互評反饋機制。作者希望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在促進學生語音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
原有的多元評價模式中,教師的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 即期中與期末考試的評價方式,輔以形成性評價。例如: 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觀察、語音助教手冊記錄學生的課后語音學習進步等,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日常學習情況,并通過期中、期末考試及前中后測,語音大賽等整體把握學生的語音能力,并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音能力,使教師能夠客觀、公正、全面地進行教學評價。增加自評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檢測自我學習情況,提升學習興趣和轉變學習動機。
圖1. 優(yōu)化后的語音多元評價體系(2017— )
在優(yōu)化后的語音多元評價模式中增加了朋輩助教與學生以及同學間的學習互評,朋輩助教與學生的互評或學生之間的互評關系是平等的。同伴互評反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相互糾音,并給出相應的指導和建議。同時,同齡人互評也會從心理上給學生予以支持。
(1) 自評與互評反饋機制能否進一步促進學生語音水平的提升?
(2) 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體系能否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3) 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體系能否較好地提升學生語音的學習動機?
參與本次研究的受試者為華東師范大學英語專業(yè)本科一年級共198名學生。其中控制組含100名學生,實驗組含98名學生。兩組學生在實驗前在英語語音能力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對兩組學生前測的獨立樣本t檢驗的P值為.849)
(1) 實驗前期
朋輩助教輔導。參與本次研究實驗的朋輩輔導助教均為英語專業(yè)本科大二及大三的學生。除了具有扎實的語音基礎及良好的英語發(fā)音外,擔任助教的學生還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助教均經(jīng)過嚴格選拔、培訓后上崗任教。
前測。實驗開始前,兩組學生均進行了前測。前測側重于對學生基本語音知識及詞、句重音的考察。前測在新生入學教育周完成。前測成績均由任課教師及助教共同評定完成。
(2) 實驗中期
自評與互評。為了更好記錄學生的語音學習進步表現(xiàn),除原有評價模式,實驗組的學生還需要將每周的自評及每六周一次的同伴互評反饋記錄在《成長手冊》上。學生自評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課堂及朋輩助教課外語音輔導課堂上的語音錯誤、學習進步與自我反思;同伴互評反饋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同伴的語音錯誤、改進情況及發(fā)音上的不足。控制組的學生仍然采用原有的評價方式,即終結性評測期中、期末考試與階段性評測的前、中、后測,教師課堂觀察、助教手冊及語音大賽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
(3) 實驗后期
后測。在學期結束前,作者還對兩組學生進行了后測。后測側重考察學生對語音知識的掌握及其應用。后測的題型、難度與前測保持一致。后測成績也是由任課老師與助教共同評定。
訪談。除了定量研究外,作者還隨機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了訪談。通過對學生的訪談,與被研究者直接交談,對研究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從學生的角度研究多元評價對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訪談側重于觀察在使用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體系后,學生的語音學習水平的提升、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及學習動機的增強。訪談提綱如下: (1) 在語音課外輔導課上,助教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2) 你對這些教學方法的看法?(3) 你對成長手冊中的自我評價的看法?(4) 你對成長手冊中的同伴互評反饋的看法?(5) 通過語音課外輔導,你是否想進一步進行語音練習?為什么?(6) 你在課外還有那些練習、鞏固,提高和改進語音學習的方法?你認為這些方法能有效提升你的語音水平嗎?
通過使用SPSS對兩組學生的后測成績進行Independent Samples Test,檢驗結果(見表1)顯示,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外輔導后,兩組學生的語音水平產(chǎn)生了顯著性的差異。(p<.05)
表1 語音后測成績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
然而,為了驗證兩組學生的語音水平差異是由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所產(chǎn)生的,而非其他因素,作者對兩組學生的語音前后測成績進行了Paired Sample Test。實驗結果(表2)顯示,雖然控制組的學生的平均分整體提升了8.41分,說明控制組學生的語音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然無法拒絕零假設(p>.05)。所以,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語音水平提升效果不顯著。實驗組學生的平均分整體提升了12.91分,同時實驗組學生的前后測成績對比拒絕了零假設(p<.05),因此,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使學生的語音水平產(chǎn)生了顯著差異。通過對兩組數(shù)據(jù)的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在語音教學中采用自我評價及同伴互評反饋的方式能極大地促進學生語音水平的提升。
表2 兩組學生語音前后測配對樣本測試
本次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對閱讀學生的《語音成長手冊》及對實驗組學生進行訪談兩種形式。論證定量得出的結果的客觀與完整性。
4.2.1 《語音成長手冊》
《語音成長手冊》為此次改進后多元評價模式中新引入的評價方式。每位學生在每周對其在語音課及語音課外輔導中所犯的語音錯誤進行記錄,同時每周對自己的語音進行一次自評。與此同時,每六周,學生本人、同學及課外語音輔導助教將對該生過去六周的語音表現(xiàn)分別進行自評、互評及師評。
學生1:
Week 15Problem discoveredAdvice and SolutionPracticed TimeSolved/ UnsolvedCommonwealth/w/ /v/不分正正正Solvedworld/??/音長不夠正正正Solvedzone/??n/不是/???n/正正正Solved/v/要咬唇正正Solved/m/抿唇正Solved/l/舌側音正正Solvedgradually不能漏掉/?/正正正正正SolvedSelf Evaluation: My pronunciation of vowel is much better, but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 diphthongs existed(sic). I need to practice more.
Week6 EvaluationSelf Evaluation: I have received many professional instructions and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and bad habits in my pronunciation. Although I have been trying hard to correct them, I may still be influenced by some former habits. Such as the confusion of /w/ and /v/ is due to my accents. When I read words or passages, I try my bes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m. (sic)Peer Evaluation Feedback: After studying for some time, you have done a great job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bad habits in producing the sound. When you pronounce /i: /, the length of the sound is short; there are friction when you are produ-cing /r/. But luckily, your English sounds better now. (sic)Teacher Evaluation: Your English sounds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My sugges-tions are: also focus on some sounds that you produce not very well. Try hard, and Im sure you will do a better job.
根據(jù)第一位學生的反饋,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初入大學時的語音水平相對較低。但通過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外輔導后,盡管在發(fā)音上仍存在問題,但該生在語音水平上已經(jīng)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同伴、助教和老師都對其語音表現(xiàn)做出了積極的評價。
學生2:
Week 15Problem discoveredAdvice and SolutionPracticed TimeSolved/UnsolvedThey舌頭放齒后,不要太伸出正正Solvedfound out連讀時不要吞音/d/正正正Solvedengage注意發(fā)音/?n?ge?d?/正SolvedSelf Evaluation: I should recite more words so that I can read all the words clearly and correctly. Whats more, pronunciation skill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sic)
Week6 EvaluationSelf Evaluation: During the past semester, I have greatly improved my English pronunciation. I can produce the phonemes correctly and I know where to put my tongue when producing the sound. But the pronunciation skills are the things I have to practice more. (sic)
續(xù) 表
從第二位學生的成長手冊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剛進大學時就有較好的語音基礎。在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外輔導后,她已經(jīng)能較為清晰、準確地進行文本閱讀。然而,正如助教在師評中指出的,由于缺少相應的朗讀技巧,該生無法較為清晰表達文章的含義。
根據(jù)觀察,實驗組的大部分學生在試驗初期,對填寫《語音成長手冊》都有抵觸情緒。然而,在老師及助教的引導下,學生漸漸開始養(yǎng)成了進行每周自評的習慣,并在實驗結束時,對自評表現(xiàn)出了較為積極的狀態(tài)。同時,由于間隔相對較為合理,學生之間的互評進展均較為順利。自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語音問題,同時也能讓老師和助教在日常教學及輔導中側重于改正學生提出的語音弱項。而同伴的互評反饋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他們的語音學習狀態(tài),并且及時改正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
4.2.2 訪談
對學生的訪談主要側重于了解學生對于改進后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語音水平、學習動機及學習習慣改變的效果。作者從教學方法、改進后多元評價模式的效果、學習動機和學習習慣的四個角度對學生進行了訪談。
根據(jù)實驗組學生的訪談結果,助教在語音課外輔導課上采取了多種教學方式,如配音、演唱、視頻教學等。這些教學方式中,以形成性評價方法為主,如: 單獨和小組糾音。同時,學生也指出每六周的語音課外輔導課上將進行一次課堂評價,包含自評、同伴互評與助教評價,以幫助學生實時監(jiān)測學習成果與學習情況。學生提出,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的應用提升了他們的語音水平。同時也對英語語音學習更加感興趣了,學習內(nèi)動力增強了。每周自評與同伴互評的方式也使得學生不僅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語音錯誤,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同伴的語音錯誤,在互相糾錯中得以提升語音水平,達到了多元評價的研究目的。
對于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的作用,學生認為兩種新的評價方式都能提升他們的語音水平,因為他們可以記錄下自己的語音錯誤,并且每周進行復習。同時,自我評價也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然而,學生也反映同伴互評反饋的效果較為薄弱,因為同伴互評反饋除了對同伴語音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外,礙于面子等原因也造成了同伴互評反饋的效果較為局限。
通過語音課外輔導,學生對英語語音學習呈現(xiàn)出了較為積極的態(tài)度。有些學生認為語音課外輔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糾音的平臺;另一些學生則將其視作一個一對一語音輔導的方式。實驗組的學生反映他們的學習動機在接受語音助教輔導后的改變尤其明顯。被采訪的學生普遍認為多元評價模式改變了他們對語音學習的態(tài)度。
除了語音課外輔導,學生還采取了其他方式進行英語語音學習,如晨讀、TED演講模仿等。隨著學生學習動機改變,他們養(yǎng)成了較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語音成長手冊》也給學生語音學習的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督提供了一個簡單、便捷的學習方式。長此以往,便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4.2.3 分析
通過對《學生成長手冊》及學生訪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改進多元評價模式后,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習慣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冻砷L手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記錄語音錯誤并進行語音知識復習的學習方式。學生將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記錄語音學習錯誤的習慣。同時,隨著自評與同伴互評的深入,學生在日常交流中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音錯誤并加以改正。
從對實驗組學生的訪談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優(yōu)化后的有多元評價模式持認可的態(tài)度。雖然學生在課后仍需參加語音課外輔導,但這并未對學生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課業(yè)負擔。學生較為認可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中的自評與同伴互評反饋。同時,在學習中的成就感及滿足感使得學生對英語語音學習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促進學生的語音學習動機由被動向主動的積極轉變。
本研究采用實驗法、訪談法及觀察法三種方式,論證優(yōu)化后的英語語音多元評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結論如下:
1) 優(yōu)化后的語音教學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語音水平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對比組與實驗組學生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兩組學生在實驗初期語音水平大致相同,然而通過引入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后,實驗組學生在語音學習水平上的提升幅度明顯大于對比組學生。同時,根據(jù)作者對學生《語音成長手冊》的觀察,由于自評中的語音錯誤記錄及每六周的同伴互評反饋,學生不僅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發(fā)音問題,同時還能及時檢測自身學習情況。
學生的語音學習動機的提升也極大促進學生語音水平的提高?!皩W生成績及成就與動機存在正相關”(郝梅、郝若平, 2001),不難發(fā)現(xiàn),在自評與同伴互評反饋機制的影響下,學生的自信心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因此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也隨之得到了明顯提高。
2) 優(yōu)化后的語音多元評價模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音學習習慣。從學生訪談記錄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后依然會進行較多的語音學習練習。此外,隨著同伴互評反饋的應用,學生不僅關注自身發(fā)音問題,同時也關注同伴的發(fā)音問題。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糾錯能幫助學生提升語音水平;另一方面,學生也將糾錯視作另一種語音學習練習方式,同樣能夠促進學生語音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3) 優(yōu)化后的語音多元評價模式促進語音學習動機的轉變與發(fā)展。在先前的研究中,多元評價模式對大部分學生的語音學習動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對語音課外輔導抱有消極的態(tài)度。通過自評與互評機制的引入,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明顯增加。他們積極投身于課堂活動,同時實時監(jiān)測自身語音學習過程,發(fā)現(xiàn)發(fā)音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悄悄地發(fā)生變化。由于擔任課外語音輔導的助教多由來自大二、大三的學生組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態(tài)更為放松。低年級學生與高年級學生間的交流輕松愉快且主動積極,漸漸地這種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彼此學習動機的提升。
本文在論證優(yōu)化后的英語語音多元評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同時還討論了測評、教學和學習三者之間的關系。優(yōu)化后的語音教學多元評價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科學、合理的評價手段, 正確發(fā)揮了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優(yōu)化后的多元評價模式遵循動態(tài)的、持續(xù)的原則,為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也為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情況,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供了可靠依據(jù)。優(yōu)化后的多元語音評價模式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努力、反思、進步等情況,體現(xiàn)了語音評價的人文關懷。自評與互評引導和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建立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 并為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了建設性參考答案。
借用Henning (1987) 將“測評看作是一張“地圖”(assessment as maps)的隱喻。受可行性所限,沒有任何一張地圖能為我們呈現(xiàn)所有的路況信息,一張地圖所能展現(xiàn)的僅是基于特定目的、不同需求的有限信息。同樣,也沒有一項完美詳實的測評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測試目的,選取不同的測評方法和形式,定期更新和優(yōu)化考試,研究和評估考試質量,做好效度驗證,促進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