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及
【摘要】4MAT教學模式近年來受到了我國學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并逐步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情境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本文基于4MAT教學模式探討初中數(shù)學教學情境的設計,以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4MAT教學模式;情境設計;初中數(shù)學
【基金項目】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XYCSZ2018064).
一、基于4MAT教學模式教學情境的理論基礎
在教學中設置良好的情境,具有使教學內容易理解、易掌握的作用,從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更好地掌握學習技能和知識.而基于4MAT教學模式對教學情境進行優(yōu)化設計,更符合教學情境設計的理念.4MAT教學模式也叫自然學習設計,是美國著名的伯尼斯·麥卡錫博士在三十余年的研究中確立的教學模式,按順時針的順序被分為四個象限,
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者經歷由主體感知、體驗→思考、反思→歸納、形成概念→付諸行動的循環(huán)學習的過程,構成一個學習循環(huán)圈[1],如圖所示.
由此可見,4MAT教學模式的第一象限以學生的主體感知和體驗作為學習的出發(fā)點,基于4MAT教學模式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情境進行設計,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基于4MAT教學模式教學情境的設計
教學情境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分為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2],下面我們通過例子來探究基于4MAT教學模式初中教學情境的設計.
(一)基于4MAT教學模式問題情境的設計
基于4MAT教學模式的問題情境,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生的感知、體驗為起點,設計易于學生理解、體驗的問題情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情境1 “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你打算邀請同學們到家里開生日派對,于是到商場購物.此時,有A,B兩家超市在搞活動:A超市全部商品打9折;B超市購物在100元以下不打折,超過100元的部分打8折.在哪家超市買東西更劃算?
學生們都有到超市購物的經歷,基于4MAT教學模式從學生已有的經歷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感知和體驗,使學生對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產生強烈的共鳴,對情境中的問題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為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做良好的鋪墊.
(二)基于4MAT教學模式故事情境的設計
基于4MAT教學模式的故事情境,以學生已有的感知、體驗為基礎,使情境具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從而學生更易于理解、掌握新的知識.
情境2 “正弦定理”的教學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小明和小華到黃鶴樓游玩,他們心生好奇:是否能用所學的知識測出黃鶴的高度呢?他們經過一番思考后他們回家?guī)蠝y量角度和距離的工具就開始測量了,很快就得出了結果.同學們,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本節(jié)課“正弦定理”的學習.掌握了正弦定理,相信同學們比他們算得更快.
學生們都有想要測量高樓大廈等建筑的經歷,基于4MAT教學模式的故事情境能讓學生感同身受,迫切地想知道小明和小華的測量方法和計算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基于4MAT教學模式生活情境的設計
基于4MAT教學模式的生活情境能使學生產生“熟悉”的感覺,能感受到“此情此景我體驗過”,從而加深對初中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情境3 “最短路徑問題”的教學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多媒體出示情境圖)我們在去公園玩的時候走累了,要到前面的亭子休息.從你所在的位置到亭子有3條(2條彎的和1條直的)路可走,你想盡快到達亭子,你會怎么走?
從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基于4MAT教學模式利用熟悉的問題或事物進行情境設計,讓學生充分體驗此生活情境,深刻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使學生主動加入學習新知的過程.
三、評析與思考
基于4MAT教學模式的情境設計,遵循以學生的主體體驗和感知為出發(fā)點的原則,將知識具體、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解決了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提不起興趣”等方面的問題,是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轉變的導線.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基于4MAT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的主體感知和體驗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情境,才能充分發(fā)揮4MAT教學模式的作用.但是,4MAT教學模式是否適用于所有知識內容的情境設計仍有待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伯尼斯·麥卡錫,丹尼斯·麥卡錫.自然學習設計:面向不同學習風格者差異施教[M].陳彩紅,莊承婷,譯.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陳平.例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情境的設計方法[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