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權
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筆者反思習作教學,認為有效的習作教學必須堅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學生有話要說。而不少學生一到習作就覺得沒有內容可寫,不知從何下筆。筆者針對有效習作教學做了一些探索,讓他們有話可寫,寫出自己想說的話。
同學們平時聚在一起,神聊海侃,滔滔不絕,可一上起習作課就腦??湛?,神情沮喪。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在學生對作文有恐懼感。我們要讓學生消除這種恐懼,作文不過是我手寫我心,將心里想說的話有條理、有順序、有主題地表述出來。只要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做過的、看過的、說過的、想過的事或物,用語言正確、流利、有條理德表達出來,就是一篇習作。
拿個例子來說吧!有次出了個作文題“××觀后感”。學生們就不知道觀看什么,也不知道寫什么內容。筆者想就這樣出個題目也不行,必須找個東西讓學生一起觀看,再叫他們寫出自己的感受。于是下載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用電腦放給學生們看。農(nóng)村學生因為學校條件的原因,很難接觸到電教器材教學,課堂上看到用電腦放電影,大家都很新鮮,都能興致勃勃地觀看影片。這樣一來,學生們既認真地觀看了電影,又很好地寫出觀后感,也讓他們懂得如何收集習作題材。如果只是出個題目的話,學生很難有積極性去觀看影片,也不會那么認真投入,更寫不好這次習作了。
五年級下冊的習作《給××的一封信》,要求寫給“手拉手”活動的遠方小學生。因為農(nóng)村小學難得參加這種活動,學生習作時困難重重。我們不妨把內容要求換了,不規(guī)定收信人,比如班上的同學、學校的老師、自己的家人……隨便寫給誰,只要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就可以。這樣學生們就有對象可以傾訴,有話可以說了,同時也完成了習作的目的。這說明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做好了“通阻”的工作,學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就能自然而然地流到他們的作文中來。
在作文教學中,疏通學生習作思路的工作固然重要,但還不是工作的全部。教師更需要幫助學生打通習作與生活、學習的聯(lián)結,為學生習作“開源”。也就是通過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的生活豐富起來,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活起來,讓他們的生活不僅僅是讀書,還有與學習相連的更為廣闊的空間。例如,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參加家庭勞動等,這就為寫記事文章積蓄了材料;參加旅游,到在外務工的父母的地方玩,仔細觀察,親身經(jīng)歷,這就為寫游記積蓄了材料;我們不應把課堂教學當做作文教學的全部,而要帶學生走出課堂、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生活,讓學生和朋友交流、玩耍、矛盾,激發(fā)學生的內心和思想矛盾,讓他們在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中喜怒哀樂愛欲恨,在生活中摸打滾爬,思想更加復雜起來,辦法更加奇妙起來,意志更加頑強起來。如此不僅有利于為作文“開源”,而且對于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
為學生“開源”的工作,主要是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習作課的時間應盡可能多地用于練習習作。學生的生活中是有許多內容值得一寫的,例如,課堂上聽課,產(chǎn)生新的想法,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下了課,參加了喜歡的活動,做了有趣的游戲;讀名著,看有趣味的課外書,受了感受,有了體會;戶外的觀察;知識競賽、參加勞動鍛煉等,這就有了自己的感受體會。只是學生平時不大留意,沒有仔細地去觀察和思考。我們老師在習作的教學上,關鍵是引導他們留心周圍的事物、豐富他們的生活。
小學生的知識和閱歷有限,教師依據(jù)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很重要。五年級下冊習作四是寫感動的人或事,就特意舉行了一次“最讓我感動事”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最感動的人和事。課前對學生們說,感動的人和事很多,每時每刻都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通過引導啟發(fā),學生們知道了感動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平凡中的人和事也會給我們帶來感動,只是我們沒有發(fā)覺。之后同學們都踴躍發(fā)言,說的內容很廣。比如媽媽為我們送傘、為我們縫補衣服,學校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社會中的見義勇為的事跡、生活中關愛老人、關心兒童的事例,等等。習作中,學生寫出了令他們感動的人和事。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寫的:媽媽在家時,衣服破了媽媽補,被子掉了媽媽蓋,飯冷了媽媽會熱,寂寞了媽媽陪……但自己不覺得有什么,還嫌媽媽煩,總是挑三揀四。可現(xiàn)在,媽媽也和爸爸一起出去打工,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做,想到了媽媽的以前那么辛苦,我卻那么不耐煩對她,我很后悔,我為有這樣的媽媽而感動、而自豪。到了晚上,我感覺整間房子幽靜寂寥,輾轉反側,不能入睡,只好摟著媽媽睡過的枕頭慢慢入眠。這樣的描寫最能感同身受,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教師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長處,從而用激勵的語言給予學生正面評價,激發(fā)學生習作的成就感、快樂感。當然教師要實事求是,不能空穴來風,不能讓學生不知表揚來自何方,不知表揚的所以然。要從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遣詞造句、立意構思、間架結構等多方面給予學生習作恰如其分的評價。既不能要求太高,一無是處,也不能降低要求,處處閃光,讓學生既看到優(yōu)點激發(fā)信心,又知道弱點,明確努力方向。
習作教學的天地無限廣闊,習作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應該去思考習作教學,去探索習作教學的新路子,讓我們的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讓學生也能用筆描繪出精彩的生活和豐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