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蓮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決于這個民族的人口數(shù)量,而是取決于它的閱讀力量……”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重要時期,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繪本極利于激發(fā)閱讀興趣,開發(fā)思維能力,所以,讓孩子們愛上繪本“寶貝”,我們責無旁貸。
繪本色彩鮮艷,豐富多彩,不管是美國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還是日本繪本推廣者松居直,他們認為:繪本故事先要由教師經過趣味化,戲劇化的方式呈現(xiàn)給兒童,然后讓他們逐步走進繪本,成為每一個孩子最親密的伙伴。然而,和琳瑯滿目的電子產品比起來,繪本還是遜色不少。繪本真正成為小學生的“寶貝”,還需要教師利用自己的聲音、動作、神態(tài)等把繪本故事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以喜悅、滿足、趣味來感染學生,吸引他們的“悅”讀興趣。
如《逃家的小兔》繪本,這是一部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喜歡的讀本,語言特點鮮明,極具節(jié)奏感,趣味性地敘述了小兔和媽媽之間的故事。帶領繪本,走進課堂,教師創(chuàng)設小兔和媽媽的對話情境,讓孩子們模仿繪本玩“追逐”的游戲,師:“你要是跑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生:“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睅煟骸拔揖妥兂刹遏~的人去抓你?!薄@樣的游戲太有趣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來當小兔子,然而,小兔子逃跑的語言很快被說完了,這怎么辦?師:“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兔子,你會變成什么呢?”教師的啟發(fā)打開了孩子的心扉,一個個小手舉起來了,生:“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變成大森林里的一棵樹,你看不到我的?!睂W生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洋洋得意,師:“那我就變成太陽,用自己的光照在每一個樹上,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你的。”生:“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變成蚯蚓,鉆進泥土里?!睅煟骸肮?!那我就變成樹根,可以清楚地找到你走過的每一條路?!薄?/p>
再沒有比讀書更廉價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將繪本精妙的語言、明快的畫面和自己獨特的智慧整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賦予了閱讀課堂嶄新的局面和蓬勃的生命力?!拔乙豢茨憔托Α?,是最佳的“悅”讀狀態(tài)。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是的,小學生有著極強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詩人般的靈性來自于春風吹開的花瓣,來自蝴蝶翅膀扇起的風,來自清涼月光下的蛙鳴,而這一切都可以來自繪本。低年級孩子的語文教學,不可錯過繪本這一杰出的載體,選擇最富想象、最能打動人的繪本,引導孩子們潛心觀察,在語言、色彩、細節(jié)中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探索未知的世界。
《會走路的樹》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間,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文中“小鳥跟著他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苯處熆梢猿脵C引導:“如果你是小鳥,你會去哪些美麗的地方呢?你會看到哪些有趣的東西呢?你又會知道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呢?”這樣一引導,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稚嫩的聲音在課堂上響起,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再如,文中“終于有一天,小鳥長大了,她向著這棵樹告別,飛往遠方……”針對孩子們的理解,教師稍一拓展,思想便出來了:“小鳥飛往的地方是南方還是在北方?為什么要去遙遠的地方呢?小鳥和樹告別時,會說些什么?”課堂上,在繪本的世界中,讓孩子們的夢飛一會兒。
繪本的字里行間充溢著情和趣,有了情,孩子們才想讀;有了趣,孩子們才“悅”讀。讀中領略山的巍峨,感知樹的俊朗,欣賞蝶的繽紛,進而擁有豐盈的心靈,陶醉于美好之中。
繪本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深奧的大道理,但是在云淡風輕的圖文里,孩子們卻能如沐春風,獲得生命的洗禮。繪本里沒有教條,但是卻能挖掘成長的潛力;沒有說理,但是卻能啟發(fā)孩子深入思考?!皭偂弊x,越讀,繪本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不用刻意注入,孩子們自己就能夠獲得獨特的生活體驗,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如:無字繪本《雪人》,圖畫講述了一個寒冷的冬日,男孩兒堆了一個雪人,雪人與男孩兒成為了好朋友……第二天,太陽出來了,雪人結束了短短的一生。從情節(jié)上來看,這個繪本的視覺沖突并不是很鮮明,但是用心揣摩圖畫,感受雪人與男孩兒相處時的快樂、彼此的信任和離別時的傷感,孩子們會讀懂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孩子們,故事最后定格在了這幅畫面,小男孩背對著我們,站在融化的雪人前,你能想象他的心情嗎?如果你是小男孩兒,你會說什么呢?如果你是雪人,你會對男孩兒說什么呢?”孩子們紛紛吐露真情,“如果我是男孩兒,我會哭泣的,因為好朋友離開了。”“如果我是雪人,我會安慰我的朋友,我們第二年再相聚。”孩子們的話語多真誠?。『⒆觽兊男亩嗉兇獍。〔挥美蠋熢僬f什么,溫暖、幸福、悲傷……在課堂上不斷地蔓延,蔓延。
繪本以獨特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圖畫的形式更利于他們的想象、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在本節(jié)課案例中,這樣的繪本,孩子們讀一遍,再讀一遍,讀多少遍都不會厭,因為,每一遍都會讀出不同的內涵,讀到獨特的自己。
總之,繪本融入課堂,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趣事,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一種幸事。利用繪本激發(fā)學生的多元思維,培養(yǎng)閱讀興趣,發(fā)展學生個性,讓孩子的閱讀不只停留在父母教師的口號中,而是存在于真真實實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愛上閱讀,悅讀,越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