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玉
(江蘇省張家港市崇真中學,江蘇張家港 215600)
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換位思考”,即是要求班主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管理班級,了解學生的想法,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筆者將結合多年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結合實例闡述高中班主任工作中與學生“換位思考”的應用途徑和價值。
首先是平等原則。班主任需要克服“角色固著”與“自我中心”這兩個問題。班主任容易在長期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形成思維定式,無法平等地看待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忽略家長和學生的感受,主觀地認為問題的根源是學生。這樣會掩蓋問題的本質,同時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
其次是尊重原則。換位思考的關鍵在于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尊重教師。班級的組成往往是復雜的,各種各樣的學生都有,他們都有各自的需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不可以忽略這些需求,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管理。教師要看到學生的內在需求,了解學生想要什么樣的管理方式,哪些管理方式會讓學生感到不舒適。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良性循環(huán)。
想要真正地做到換位思考,則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知道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軌跡。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交流,與學生達成共識,長此以往,班主任才可以與學生的思想達成相通的效果。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與學生多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是面對面的談話交心,也可以是書信、調查問卷等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班主任也可以建立班級家長交流群,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和課下的狀態(tài)。這些信息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進行換位思考[1]。
例如在班級里,班主任建立兩個“信箱”:一個是電子郵箱,以供家長與班主任及時交流;一個是班級內部信箱,學生可以將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困惑投入信箱當中。班主任會定期查看信箱里面的信件,并對其進行記錄和回信。班主任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記錄學生在信件中反映的問題,同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談話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候只是課間的小聊,將了解到的情況也記錄在檔案之中。這樣對每個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都有了一個記錄。
例如在運動會結束之后,班級的運動會成績不是很理想,班主任仔細分析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記錄,并且結合練習出勤情況,了解到有一部分學生在課下都有認真訓練,換位思考可以知道這些學生此時應該處于很內疚的心理狀況,如過多的批評,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另外有一部分學生在練習中偷懶,換位思考之后可以知道這些學生是缺乏班級榮譽感。在運動會總結會上,班主任首先對努力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會被看到的;而對于偷懶的學生,則提醒他們,讓他們意識到集體榮譽感的重要性;最后告訴學生,雖然客觀因素難以避免,但是我們要學會克服它們。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與學生息息相關。如果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管理班級,忽略學生的感受,會影響到管理的效率。新課標改革不斷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樣,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或者開展班級主題活動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內心的需求,知道哪些管理方式對學生來說會適得其反,了解什么樣的活動形式會激起學生的興趣[2]。
例如在調換學生座位時,班主任認為按照成績安排座位,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以及增加學生的競爭意識。但是執(zhí)行一段時間以后,有學生反映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被區(qū)別對待,也有部分學生反映這樣的座位會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沒有辦法進行交流學習。班主任認真思考學生的想法之后,進行換位思考,然后采取了自由選座、定期輪換的方法。這樣的調整方式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因此,在制定班級制度時,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多做考慮,了解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想法,預估該制度會引起學生的反應,然后對制度進行適當?shù)恼{整。
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育學生,通過批評或者表揚的方式,讓學生審視自己的行為,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想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如果使用過于嚴格的標準,一直盯著學生做錯的地方,只批評不表揚;或者是教育的時機不恰當,又或者是教育缺乏中立的態(tài)度,這些都會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在教育學生時,班主任進行換位思考,則會改善教育效果。學生犯錯以后,教師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去挖掘錯誤背后的原因,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去思考問題的根源;當學生做了好事,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學生,讓學生可以受到鼓勵。
例如在我們班有一個學生經(jīng)常遲到,班主任嚴厲批評了他,但是效果依然不好。班主任通過各方渠道了解到這個學生是故意而為之。因為在他第一次因家庭事情遲到時,班主任沒有了解原因,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他,讓他覺得很委屈,從而產生了逆反心理。班主任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明白自己的做法不妥,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的苦衷,也沒有考慮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批評會打擊到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主動找到這位學生,與他進行交流,也讓學生進行一下角色互換,體會班主任的心情。最后學生主動向班主任道歉,從這之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遲到現(xiàn)象。
高中生處于特殊的年紀,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期。部分學生會面臨“心理斷乳”的情況。高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需要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最為合適的班級管理方式。其中,“換位思考”教育理念可以幫助班主任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學生的困難,認真分析學生所處的情境,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等,使其健康成長[3]。
高中班主任想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換位思考是很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當學生遇到此類問題時,會有哪些解決方法,在解決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新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方式能夠快速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讓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關系。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工作需要主動與學生“換位思考”。班主任尊重學生的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挖掘學生的行為背后的原因,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班級事務。高中班主任需要主動與學生交流,不僅聊學習,還要聊其對各種事物的看法,了解其價值觀,然后進行適當?shù)囊龑В瑤椭鷮W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結合換位思考,開展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這樣才可以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從而實現(xiàn)班級的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