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青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社會和學校對課堂的教學效果要求越來越高。體育課在承擔培養(yǎng)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要突出明確的教學效果。如何提升一堂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需要體育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加強體育課堂管理,這樣才能有效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適應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1.1.1 故意惹人注意 通常的表現是故意大聲說話、大笑、發(fā)出奇怪的聲音,做一些搞笑的動作、表情,插嘴,欺負或者挑逗周圍的同學以引起注意。這些行為在普通的課堂中也會出現。
1.1.2 反抗權威 特別是當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時,由于學生自主反思與及時更正能力不足,加上叛逆的情緒,使得學生產生一些公開頂撞教師的行為,以及故意頂撞班干部,違反課堂規(guī)則等。學生之間會出現拉幫結派的行為,以此來加強他們反抗教師、反抗班干部的能力,抵制學習態(tài)度認真的同學,從而造成不上課、拒不服從教師的管理以及故意遲到、早退等問題。
1.1.3 膽怯退縮 具體表現主要是在課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發(fā)呆、做白日夢等渙散行為;害怕提問、抑郁、孤僻等厭學行為;神經過敏、煩躁不安、頻繁活動等不負責任的行為等。這類問題對于課堂的正常進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引發(fā)體育課堂教學的多種問題。
1.2.1 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 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發(fā)育期的不適、緊張和疲勞等都容易產生問題行為。而且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與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以及平時的學習壓力等,也會影響課堂行為。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他們大多數自制力差、自尊心強、注意力不集中、愛搗亂,導致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
1.2.2 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 教師沒有樹立好權威形象,沒有明確地向學生強調課堂規(guī)則,致使無序的課堂狀況時有發(fā)生。教師的人格品質、師德師風、教學水平,以及專業(yè)技能、生理學、心理學知識不足,教學觀念陳舊,語言單調,缺乏感染力,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等,也會導致學生各種問題行為的產生。
1.2.3 學習環(huán)境方面的影響因素 體
育場地的質量較差,班級規(guī)模較大,同場上課班級數量過多,活動范圍受限制,這些不利因素致使學生的問題行為增多。心理環(huán)境方面如人際關系、情感環(huán)境、家庭關系、社會傳媒等,對學生行為也會產生影響。
1.3.1 場地器材匱乏 大部分學校都是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組織形式,而一般的中小學也都只有一個操場,如果有超過兩個以上的班級同時上體育課,就會導致體育場地不夠使用。另外,由于體育器材種類不全、數量不足,在班級規(guī)模較大的情況下,學生使用器材會受到限制。這些都會給體育課堂管理帶來壓力。
1.3.2 場地器材使用不合理 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器材的擺放、使用、回收等問題增加了課堂管理壓力。體育器材在操場上擺放混亂,不利于教師正常的教學組織活動,從而導致教學時間的浪費。個別器材使用不當會給器材本身帶來損壞,影響體育器材的使用周期,而一些較危險的體育器材,如標槍、實心球等器材使用不當則會帶來安全隱患。學生在回收體育器材后隨手擺放在器材室,不利于體育器材的管理和再使用。這些情況無形之中給體育課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1.4.1 投入不足 由于大多數學校教學資源匱乏,加上校領導重文輕體理念的影響,將大多數資金投入到文化理論課,而用于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較小。體育教師動手自制體育器材的能力較差,許多自制器材不符合使用標準。
1.4.2 備課不充分 體育教師在集體備課時,沒有協(xié)調好各自的教學內容和計劃,出現體育器材不夠使用的情況。體育教師在上課之前沒有組織安排好體育班長擺放好器材,并且在課的開始部分沒有對學生說明體育器材的使用規(guī)則以及注意事項,從而導致體育器材擺放、使用、回收的混亂。
1.5.1 時間分配不合理 教師講解動作時間過長,學生練習時間不夠,導致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技術動作,就到下課時間了。講解時間、練習時間和指導時間的分配不合理,致使教學效果不顯著。
1.5.2 時間利用效率低 教師教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一節(jié)課還剩一半的時間不知道該做些什么,致使出現放羊式的教學。在安排學生練習時,教師沒有合理地分組以及安排任務,使得大多數學生都處于無效練習狀態(tài),致使練習時間浪費。
1.5.3 不必要的時間消耗過多 例如,有的學生在上課時違反了課堂正常教學秩序,體育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紀律管理,使教學任務沒有完成?;蛘呓處熢谡n的開始部分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堂要求描述時間過長,從而導致時間的流失。
1.5.4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不足 教師在講解體育知識和技術動作時,有的學生思想開小差,精神渙散,導致教學時間資源浪費。有的學生比較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內心一直記掛著文化課學習,因此在上體育課時心不在焉。
1.6.1 課前準備不充分 教師在上課前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分析,沒有根據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學生的實際備好課。例如,在組織立定跳遠教學之前,由于教師沒有充分分析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以及沒有很好地了解學生接受動作的能力,安排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掌握這項技術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1.6.2 課中沒有及時調整 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隨機應變地進行有效處理。而且,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語言沒有感染力,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1.6.3 課后缺乏反思 在體育課結束后,教師沒有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沒有根據課堂實際遇到的問題制定可行的應對方案,致使體育教師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面臨時間管理不善的問題。
2.1.1 豐富相關理論知識 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管理學知識以及心理學知識等,加強對學生尤其是初中生心理行為特征的了解。充分認識到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認真?zhèn)湔n,在備課過程中設想在實際教學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制定出解決預案。
2.1.2 改善教學觀 美國心理學家索普指出:“ 師生之間良好關系和良好氣氛能使學生在學習上合作, 這是學生取得更好成績的主要原因之一?!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學生面前建立良好的人格品質和師德師風,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問題行為的產生,讓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下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
2.1.3 提高教學水平 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法、競賽法。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善于運用聲調的變化、動作和表情來組織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知識的興趣。
2.2.1 加大經費投入 加強校領導和各部門的重視程度,及時與學校領導溝通,獲得資金方面的支持,根據學生的情況配備足夠的體育器材。還要控制班級規(guī)模,這樣在操場上同時有兩三個班級上體育課的情況下,不會影響別的班級正常的教學活動。
2.2.2 合理使用體育器材 課前安排好本節(jié)課需要的體育場地和器材,規(guī)定學生使用、回收、擺放體育器材的注意事項,著重強調安全使用體育器材的重要性,加強對體育器材的管理、保養(yǎng)和維修。在體育器材不夠使用的情況下,體育教師自制一般體育器材,使體育器材趣味化、多樣化,并加大體育場地器材的使用率。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專注時間不足、不必要的時間消耗過多、時間利用效率偏低等問題。針對這些時間不夠用或者剩余時間較多的狀況,體育教師應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解決。
2.3.1 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認真?zhèn)湔n安排適當嚴密的教學內容,制定好教學組織計劃,合理安排講解示范和練習的時間。例如,在跳遠技術的學習中,預擺技術、起跳蹬地技術、騰空技術、落地技術的學習和練習時間要合理安排好,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跳遠技術。
2.3.2 課中要積極調整 如果講解動
作時間過長,要及時安排學生加強對動作技術的練習和掌握。如果學生很快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應再適當地安排一些其他體育活動。針對個別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應及時提醒,多設計一些豐富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2.3.3 課后應及時反思 每上完一節(jié)體育課,都應寫課后總結,針對本節(jié)課出現的一些時間利用不合理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免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次出現同樣狀況。同時還應加強對體育課準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時間管理。
體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問題行為、場地器材問題以及時間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包括學生因素、教師因素、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體育教師首先要直面問題,結合實際分析出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應地解決措施,從而加強課堂管理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1]劉智慧. 初中課堂管理有效性[D]. 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彭芳, 易娟, 劉勤. 中小學體育教師課堂管理策略研究[J]. 教學與管理, 2013(21).
[3]許耀增. 抓好體育課堂管理[J].教育與職業(yè),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