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延新
梁山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山東梁山 272600
脊椎轉移瘤是指惡性腫瘤轉移到脊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1],但因為各患者有不同原發(fā)腫瘤,所以脊椎轉移瘤的特征、類型均不一樣,極大了提高了診斷難度[2]。X線平片、CT及MRI均是臨床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3]。該研究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脊椎轉移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就對比X線平片、CT及MRI診斷脊椎轉移瘤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脊椎轉移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檢查確診,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9~80 歲,平均(59.2±6.33)歲,原發(fā)?。悍伟?22 例,胃癌11例,肝癌10例,其他部位惡性腫瘤7例。病程1~3 年,平均(1.48±0.32)年。
該組患者均進行 MRI、CT、X線平片檢查:①MRI:GE3TSigna HDMRI儀器,行脂肪抑制 T2WI序列、矢狀面T1WI、T2WI掃描,病變節(jié)段再進行橫斷面、冠狀面 T1WI序列掃描[4];②CT:Somatom sensation 16CT掃描儀,掃描椎體和附件,參數(shù):層厚:2.5~5 mm;層距:5 mm;③X線平片:拍攝脊椎正位和側位片[5]。
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療效比較采取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RI的檢出率為 94.00%(47/50),CT的檢出率72.00%(36/50),X 線平片的檢出率 48.00%(24/50),MRI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3種診斷方法的脊椎轉移瘤檢出率對比[n(%)]
MRI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1例 (50.00%)、14例 (93.33%)、23例 (95.83%)、8例(88.89%);CT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 0 例(0.00%)、10 例(66.67%)、19 例(79.17%)、6 例(66.67%);X線平片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 0例(0.00%)、6例(40.00%)、13例(54.17%)、4例 (44.44%)。MRI不同椎體部位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7.43、5.32、7.59、4.39,P<0.05)。見表 2。
表2 3種診斷方法不同椎體部位檢出率對比[n(%)]
MRI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 2例(66.67%)、7例(87.50%)、38例(97.44%);CT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0 例(0.00%)、2 例(25.00%)、31 例(79.49%);X 線平片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0 例(0.00%)、1 例(12.50%)、27 例(69.23%)。 MRI不同類型轉移瘤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3種診斷方法不同類型轉移瘤檢出率對比[n(%)]
脊柱轉移性腫瘤是常見骨轉移,多累及椎體,而因為椎間盤缺乏血管,所以椎間盤一般不會受累[6],但隨著腫瘤的發(fā)展,損害神經的程度就越大,極大地降低了患者預后,因此及早診斷對患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7]。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影像學診斷方法被應用于臨床,其中MRI檢查范圍大,能準確顯示腫瘤位置和范圍,CT可以清晰顯示周圍組織腫塊情況,但檢測范圍小,X線平片是最為常用的方法,操作簡便,但敏感性較低。
該研究結果顯示,MRI的檢出率為94.00%(47/50),CT 的檢出率 72.00%(36/50),X 線平片的檢出率48.00%(24/50),MRI檢出率明顯高于 CT、X 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MRI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 1例 (50.00%)、14例(93.33%)、23例 (95.83%)、8例 (88.89%);CT 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0例(0.00%)、10例(66.67%)、19 例(79.17%)、6 例(66.67%);X 線平片對骶椎、腰椎、胸椎、頸椎的檢出率分別為0例(0.00%)、6 例(40.00%)、13 例(54.17%)、4 例(44.44%)。MRI不同椎體部位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I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2例 (66.67%)、7例(87.50%)、38例(97.44%);CT 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 0例 (0.00%)、2例(25.00%)、31例 (79.49%);X線平片對病理性骨折、軟組織腫物、椎管受損的檢出率為0例(0.00%)、1例(12.50%)、27(69.23%)。 MRI不同類型轉移瘤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項內容的檢出率中MRI診斷準確率最高,但MRI顯示骨質結構的改變較差,所以3種診斷方法的效果各自不可替代。學者高運英[8]對比研究了脊椎轉移瘤的X線平片、CT及MRI臨床診斷率,結果發(fā)現(xiàn)MRI的檢出率為95%,CT的檢出率78%,X線平片的檢出率54%,MRI檢出率明顯高于CT、X線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8]。
綜上所述,3種診斷方法的效果各自不可替代,但MRI診斷準確率較高,所以當另外2種不能確診時,可以行MRI檢查,降低漏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