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成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毙W生的閱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老師的啟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學法指導,就是教師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興趣;養(yǎng)成習慣;思維情景
語文就是口語的文字化,通過文字敘述人間百態(tài),是一門具有欣賞性的學科。閱讀語文就是欣賞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而不是思維能力,這一做法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現(xiàn)階段的性格特點出發(fā),轉(zhuǎn)變教學模式,使學生閱讀語文時,既可以打好語言功底,又能欣賞其中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就此我發(fā)表個人的看法,希望為同仁提供幫助。
一、用生活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引導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閱讀才會成為學生的本能。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將問題帶入,促使學生進行閱讀,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個人想法,教師認真聆聽,充分交流,使他們獲得被肯定之后的快樂。對于一些語文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相對容易的問題讓學生回答,當學生回答正確,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表達對學生觀點的認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將問題進一步延伸,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觀點,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問題。
我喜歡將生活融入課本中,去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理解文中的內(nèi)容。比如,在六年級上冊一篇是《唯一的聽眾》課文中,我先安排學生思考,“你們生活中有沒有自己想做,但是一直做不好的事情呢?后來做好了嗎?帶著這個問題,閱讀這篇課文,之后和我說說你們和課文主人公的相似之處好嗎?”過了十幾分鐘,我便向同學提問,我看見小明舉手了,因為小明的語文基礎(chǔ)不太好,所以我想鼓勵他,就問:“小明你有愛好嗎?”小明說:“我喜歡玩乒乓球!”我問他:“為什么呢?”小明說:“我是咱班乒乓球玩得最厲害的!”我說:“你不可能天生就厲害呀?”他說:“一開始,我不厲害,就一直在旁邊觀察別人打,在打乒乓球的人中,有一個大哥哥注意到了我,他看我想學乒乓球,便親自教我打乒乓球,每次下學后,我都會和他玩半個小時,漸漸地我的技術(shù)就厲害了!我其實挺感謝那位高年級哥哥的,他現(xiàn)在去別的地方了?!蔽医又鴨査骸澳悄阒垃F(xiàn)在打乒乓球厲害的原因嗎?總結(jié)一下和主人公的相似之處?”小明說:“我們都堅持自己喜歡的事,而且我非常感激他!”我說:“對,就是堅持和感恩!你說得非常好!”小明得到了我的夸獎,非常開心。小明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回答問題更積極了。
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提高閱讀的樂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定時定量閱讀的習慣,這樣既不耽誤學習也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讀書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養(yǎng)成“不動墨不讀書”的習慣,既可以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備注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對書中作者的觀點進行評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贊同的語句寫出自己的感受,不贊同的寫出自己的理由;或是對作者所說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批判性地進行閱讀才是閱讀的好習慣。
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會階段性地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其中我舉辦過一次以“我心目中的楊絳奶奶”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周,同學在了解關(guān)于楊絳奶奶的生平事跡后,被她讀書寫書的精神所打動,同學們對楊絳奶奶去世的事感到悲痛。我讓學生寫一篇關(guān)于楊絳奶奶的作文,在這些作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麗在結(jié)尾處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楊絳奶奶雖然去世了,但是她不是無情的,她的文學養(yǎng)料一直滋養(yǎng)著我們后來人。”便問她為什么會想到這句詩,她說自己平時比較喜歡這一類的詞句,就進行摘抄,感覺楊絳奶奶是無私奉獻的人,我特別喜歡她,所以就這么說了。這讓我深刻認識到閱讀培養(yǎng)自我見解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三、設(shè)計思維情景
文學經(jīng)典不會隨時代的變遷而化為塵埃,它能夠引起世世代代人心中的感情共鳴。思維情景就是教師設(shè)計一種情景,讓學生用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jīng)驗品味其中的主旨,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己獨特的文學思維習慣。
比如,在教授《游子吟》中,我說有這樣一個人:她每天勸你刷牙洗臉;每天早上換著樣給你買早點;天冷了她給你多穿衣服;天熱了她怕你在外邊中暑,有時對你管教很嚴,你知道她是誰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媽媽!”我說:“對,假如有一天,你長大了,好長時間你才會見你媽一次,你會有什么感受?”同學們回答:“傷心!”我說:“今天的主人公就要遠行了,大家來體會他的感情吧!”
教師教授學生的語文閱讀模式多種多樣,可以從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和教師教學的優(yōu)勢綜合考慮,并結(jié)合新課標的要求,找到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和自身品格的完善,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8(10).
[2]湯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