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翊翔
隨著社會的變化,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藝術(shù)文化廣泛興起。在這個大趨勢下,鋼琴憑借著它的優(yōu)美音色、豐富表現(xiàn)力和入門簡易等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也讓它走進了千家萬戶,在當前社會上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鋼琴熱”。
面對這一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顯得有點封閉和單一,導致在業(yè)余鋼琴學習中有不少人出現(xiàn)興趣減退成急功近利,在鋼琴學習的大潮流面前,我們要清楚地看到教學模式的滯后性,并找到一個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鋼琴教學契合點,將社會藝術(shù)氛圍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一、傳統(tǒng)鋼琴教學模式應對“鋼琴熱”的弊端
面對各個年齡階層的鋼琴學生,教師能教學方式卻是一成不變的,一對一的授課方式更是占據(jù)了主導地位,這樣的教學對于一些業(yè)余學習鋼琴的人來說是相對比較枯燥的,失去了學生追求的鋼琴演奏的娛樂性,導致學生對鋼琴的學習產(chǎn)生一種抵觸心理,逐漸失去了興趣。并且,在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面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提供一種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素質(zhì)的教學形式,而是采用的“統(tǒng)一對待,從零學起,注重技能指法”的保守教學模式,這種無差別對待將各個年齡階層的學生都引入到一種機械訓練當中,不僅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同樣也會造成學生學琴積極性降低。
二、如何提升學生對鋼琴的興趣
(一)明確學生的學琴目的
明確學生的目的,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制訂教學計劃。
有的學生是想將鋼琴作為一門愛好來學習的,就應該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盡量布置一些與學生當前身份與審美相符的音樂作品,如對應兒童的兒歌、對應中小學生的校園歌曲、對應年輕人的流行歌曲、對應老年人的懷舊歌曲,強調(diào)自主學習能力,讓其在完成一些基礎學習后能夠獨立識譜,突出鋼琴的娛樂性,而不是以強調(diào)鋼琴手指技術(shù)為重點。而對于業(yè)余學習鋼琴的兒童,適當?shù)夭贾靡恍┚毩暻鷮λ麄兪种傅陌l(fā)育也是相當有幫助的,這就需要我們?nèi)ふ宜麄兣d趣與技術(shù)的平衡點,不能給予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們能夠在輕松快樂的音樂環(huán)境中成長,在成長中積累音樂知識。
(二)確定學生的接受能力
鋼琴是不是老了就不能學了?學習鋼琴這門樂器,只要你手指還能夠動彈,就絕對不算晚。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去否定一個人學習鋼琴的能力。
小孩子理解力能力不強,但是手指靈活,所以學琴時腦子跟不上手指,需要我們不斷地重復講解;成年人學習鋼琴是手指跟不上腦子,一節(jié)課可以學習很多知識,可是手指靈活性不夠,不能夠及時消化,不過他們比小孩子有恒心,練琴也會比小孩利用得更有效率;老年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下降,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去指導和糾正,但是老年人學琴的心態(tài)比較好,不急不躁,一個好的心境對彈鋼琴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他們的時間會相對的比較充裕,會主動提出問題。
性格的不同也會導致學生的差異。女生感情細膩,對手指的掌控能力好,適合發(fā)展情感豐富的路線;男孩子性格張揚,身體機能強,適合發(fā)展活潑奔放的路線。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們就要看到每個人的特殊性,挖掘?qū)W生所擅長的方面。
(三)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
“當你付出十分的努力,而收效卻只得到一分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收支不平衡的感覺,當這種狀況長期延續(xù)的時候,你的積極性就會不斷減退直到厭倦”。
老師要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目標和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計劃。短期目標即短時間內(nèi)可以實現(xiàn)的一個目標,可以是下節(jié)課的任務,也可以是一周、幾周的目標,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學到了什么,進步在哪,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琴的興趣。長遠目標即給學生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可以是一年或者多年,告訴他自己能夠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需要完成哪些短期目標,可以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這樣可以拉動學生的積極性。制定教學方案和長短期的目標也要結(jié)合學生的目的和接受能力。
(四)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上課形式
對于小孩子的初期識譜階段,集體課是很有必要的,集體課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把音樂學習童趣化,這樣不僅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效率,更加強化了學生的理論基礎。對于家長來說這些課程也是不可落下的,在集體課上的交流和怎樣練琴的探討,包括基礎的音樂理論學習,這一方面的知識補充能夠讓家長在孩子學琴路上有的放矢。
中老年人也可以選擇一種比較寬松的小組合作形式,通過成員間的相互交流學習來促進自己技藝和欣賞水平的提高,老師也應該融入這個圈子里,營造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氣氛,引導學員不論是在音樂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讓音樂學習的目的得到升華。
在鋼琴實際教學中,“興趣減退”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普遍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樂趣,我們需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關(guān)照”,達到自己的學琴目的。同時期望通過這種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讓音樂能夠真正成為每個孩子、每個家庭快樂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