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耀
摘 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教師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就是如何幫助學生破解政治學習難題,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學習能力。在開展中學政治教學中,方法很重要,找到好的教學策略,整個教學也就基本成功了,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找準教學關鍵,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 新課改 中學政治 教學管理 教育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62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olitic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Many teachers have some puzzles, that is, how to help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in the political discipline. In carrying out the politic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the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whole teaching is basically successful.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teachers should find the key to the teaching, seek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management; educational innovation
隨著現(xiàn)代教學體系改革的深入,在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育不斷向深入推進。政治作為中學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知識,提升對政治知識的認知和把握程度。[1]但是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問題,政治教學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尋求有效的優(yōu)化路徑,對于中學政治教育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從中學政治教育實踐來看,普遍存在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的問題。很多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教學缺乏有效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阻礙了學生學習效能的提升。[2]在現(xiàn)代教學體系下,教學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新的主體,如果不能根據(jù)教學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無法實現(xiàn)中學政治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
1.2 政治思維亟待構建
在現(xiàn)代中學政治教學當中,由于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鍛煉。政治思維就是一種重要的思維能力,很多教師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純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政治知識的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構建起知識體系,政治思維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制約了綜合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诖?,尋求鍛煉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中學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提升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需要中學政治教師深入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挖掘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1.3 政治教學體系缺失
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中學政治教育,要提升政治教學效果,離不開教學體系的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在中學政治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不注重學生思維體系的培養(yǎng),學生獲得的政治知識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狀態(tài),無法構成完整的政治知識體系,這也造成了學生無法學以致用的局面,知識實踐應用效果比較差。[3]尋求有效的體系化教學策略,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構建有效的教學體系,既需要從教學思維入手,也需要從教學手段改革,切實提升綜合教學質量。
2 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中學政治教學的方向
2.1 著力提升學生政治感知能力
在現(xiàn)代中學教育學科當中,政治的學習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理解與興趣都不夠,如何幫助學生深入政治知識體系,提升知識理解能力,是中學政治教師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創(chuàng)新中學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把握知識,提升知識的理解能力。由于中學政治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單靠學生自主進行理解,可能很難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通過多元教學創(chuàng)新,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性思維,強化提升學生的政治感知能力。[4]從本質上來說,政治教學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這是一種有效的政治教學思路,經過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驗證,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诖耍雽崿F(xiàn)中學政治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就要通過提升政治感知能力入手,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綜合水平。
2.2 著力提升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尋求科學有效的中學政治教學策略,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xiàn),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形式,學生可以燃起對政治學習的激情,通過開展政治學習,與知識中的人物對話,提升自己的政治感知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理念和方法上的問題,教學有效性還不夠高,繼續(xù)深入探索,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型,可以讓中學政治教學顯得更加豐滿,更具有時代感,實現(xiàn)高效學習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不是單單一個教學形式那么簡單,而是涉及到教學設計、教學導入、教學引領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目標,對于學生而言,如何跟著老師的步伐,深入中學政治教學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還需要教師多措并舉,尋求有效的政治教學模式,突破現(xiàn)有的教學困境。
3 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中學政治教學的策略
3.1 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中學政治教學模式不斷革新,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始融入到政治教學體系中,實現(xiàn)了智能化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包括多種形式,核心在于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升教學的豐富性和層次性,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目標。通過多種課堂展現(xiàn)方式,讓現(xiàn)代科技融入到課堂中,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多元化學習目標。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提升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直觀化程度,將抽象復雜的知識轉化為現(xiàn)實的圖景,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般體會知識的樂趣,滿足學生的學習目標。[5]可以這樣講,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是現(xiàn)代中學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舉例來說,在講解“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相關內容時候,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法律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提升課堂的豐富程度,提高學生的法律理解能力。
3.2 強化課堂教學中互動環(huán)節(jié)
在中學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充分踐行“生本理念”,針對學生的個人實際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和溝通交流策略。在開展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分析學生個人情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有一個相對較為準確的掌握,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進策略,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同時也要引導積極反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提升教學的針對行和層次性,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交流,開展特殊化和個性化教育,提升政治教學的效率。在中學教育工作體系中,政治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體系性,大部分教師都能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但是很多教師由于理念意識缺失,缺乏與學生溝通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6]中學政治教育要加強理念上的培養(yǎng)與灌輸,不斷創(chuàng)新模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學生形成教育認同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到教育中來,提升政治教育的效率和參與頻次,實現(xiàn)現(xiàn)代中學政治教育目標,為學生營造起立體化的科學教育環(huán)境,滿足中學政治課程改革目標,實現(xiàn)當代教育目標。
3.3 創(chuàng)新開展合作教學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在中學政治教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很多政治內容都具有交互性,通過學生之間配合查閱資料或者采取情境表演的方式,可以提升中學政治教育效果。合作學習通過對學生合理分組,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互相配合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學習能力。從中學政治教學效果來看,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動力,引導學生融入到小組學習中。[7]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解決長期存在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提升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在分工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開展中學政治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和學生分組都是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綜合效果。
3.4 注重教學示范與引領
在開展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綜合教學質量,教師要強化教學示范和教學引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發(fā)揮自身的示范和引領作用,讓政治知識滲透到生活當中,同時也要在同學之間樹立典型和榜樣,為學生找到學習的標桿,選擇優(yōu)秀的學生,采取結對幫扶等方式,對于有思想困惑或者不解的學生,可以向積極的先進學生請教,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中學政治教學體系的優(yōu)化,提升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也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特殊化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提高教學綜合質量,發(fā)揮政治學科的引領作用,讓學生感知政治知識的內涵與魅力。
3.5 加強對學生的個體關注
在開展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個體關注。從學生個人特質來看,不同學生在面對知識時,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徑,教師在開展中學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這種差異性,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真正落實生本理念,讓個性化教學落到實處,切實提升中學政治教學效果,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8]在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個體,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對教師的教學靈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認清教學形勢,開展有針對性的政治教育。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教育工作中,政治學科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現(xiàn)代政治思維體系,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在實踐中,中學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積極改進,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當代學生需求。下一步,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中學政治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方式,通過落實現(xiàn)代教育和溝通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空間,提升中學政治教育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錳.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師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J].教師教育論壇,2016(2):38-40,48.
[2] 張星鳳.新課改下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70-71.
[3] 任鵬遠.淺談新課改下中學政治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3(2):29.
[4] 孫啟剛.淺析新課改下中學政治的創(chuàng)新教育[J].神州(下旬刊),2013(8):125.
[5] 李曉玲.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學理論,2016(5):200-201.
[6] 馮晴.淺析如何做好中學政治的備課環(huán)節(jié)[J].南北橋,2016(6):68.
[7] 肖媛.淺議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中學政治趣味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8):127.
[8] 鞠鑫.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與學——中學政治課堂初探[J].文理導航(上旬),2015(8):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