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不例外。語文課堂導入,既能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渲染出一種和諧愉悅、激情飛揚的課堂氣氛,自然導入課文,又能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的“言語”特長,快速找到講課的感覺,讓學生對課堂“一見鐘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現(xiàn)身說法,注入情感
英國教育家羅素說:“一切學科本質(zhì)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導火索、沖擊波、興奮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本赖恼Z文課堂導語,用富有情感的語言撥動學生的心弦,就可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感染作用,像一塊磁鐵牢牢吸引學生的心靈,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筆者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前,曾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八年前,春節(jié)過完后,父親送我登上返校的火車。父親為我找定座位,放好行李后,不斷地囑咐我‘要小心,注意安全。說完,便轉(zhuǎn)身疾步下車,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望著父親那日漸瘦削的背影,我的眼眶也有些濕潤了?;疖囬_動了,我揮手向父親告別致意。”
隨后,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能很快進入角色,朗讀時飽含深情,情真意切,仿佛把自己當作朱自清,深切地追憶“父親”艱難歲月中別樣的“背影”。
二、意境感染,悄然導入
在語文教學中,用精彩凝練的導語展現(xiàn)課文的意境,可以將學生瞬間引入特定的教學活動之中。在一次教師培訓活動中,筆者有幸聆聽了一位名師的課,內(nèi)容是朱自清的散文《春》。記得她是這樣開場的:“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說到‘春,同學們想想看,你們眼前會不會展現(xiàn)出一派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接著,她引導學生背誦已學過的杜甫和王安石描繪春光春色的著名詩句,用詩歌意境中的大好春色感染學生。
教師通過詩歌意境的感染,不僅設置了“怎樣描繪”的懸念,還設計了“觀察差距”的疑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就悄然集中到《春》這篇課文上來了。
三、形象描繪,如臨其境
語文教師上課時的導語若能做到新穎活潑、形象描繪,那么學生就能很快集中精力,入情入境。記得當年實習,筆者的指導老師在教學魯彥的散文《聽潮》時,她的導語是這樣的:
“親愛的同學們,神州大地幅員遼闊,祖國山河壯麗多嬌。你們看過奔騰跳躍的溪泉瀑潭、源遠流長的江河湖海嗎?聽過有關大海的故事嗎?請大家回憶一下,你們在電影、電視、書報中看到過海的形象。請列舉一些詞句來形容大海的情狀?!?/p>
此時,許多生動傳神的描述從同學們嘴里說出來:大海,無邊無際,遼闊壯美;神秘莫測,變化無常。有時它平靜溫柔,海鳥掠過水面,在??罩g盤旋翱翔;有時它洶涌澎湃,濁浪排空,怒吼咆哮……
如此導入,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繼而描繪出大海多姿多彩的形象。既有主觀感情的濃烈抒發(fā),也有粗線條勾勒,更有傳神的細描。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配上那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語調(diào),學生聽起來如沐春風,如臨其境。
四、承上啟下,隨勢轉(zhuǎn)入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語文課上巧妙的導語,猶如短小精悍的演講,因為它除了飽含情感、注重語言修辭外,還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就像一篇好文章一樣,講究結(jié)構(gòu)美,富于動態(tài)美。”導語要使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與下節(jié)課的內(nèi)容自然銜接。
記得有一次,筆者去聽課學習,執(zhí)教老師在教學老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是這樣導入的:
“前些日子,我們領略了朱自清筆下的大好春色,欣賞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等五幅春景圖,感受了祖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而有些地方的冬天卻不寒冷!今天,我們將走進‘泉城——山東省會濟南,一起來觀賞著名作家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一起欣賞那一道道別樣‘溫晴的冬景吧!”
教師的這段導語,語言精練,毫無閑言雜語,層次上信息明確,條理清晰。首先概括復習《春》的知識,熱情謳歌祖國四季之美;再通過冬季大多“寒冷”的特點,隨勢導入新課——濟南冬天的“溫晴”,層次分明,語言嚴密,使人印象深刻。
五、借用“名篇”,巧妙切題
語文課在講授一個新的內(nèi)容時,要使學生盡快了解該課的主題,并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時我們可以借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寓情說理,引領學生在情趣盎然中進入課文主題。
有一次同課異構(gòu)教學活動,筆者在教學《學習抒情》寫作課時,是這樣導入的:“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課后,同行們說我這則導語借用漢樂府民歌《上邪》切入直接抒情的課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抒情方式的興趣,還拓展了學生的寫作視野,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其實,教學導入的方法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導語的設計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其目的都是為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善于抓住學生的興奮點,精心設計好導語,定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
責任編輯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