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模塊之一,而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教學條件等、閱讀材料等諸方面的限制,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局限,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教科研的重點。本文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出發(fā),對相關的教學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寫作水平;教學路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內容上都得到了豐富與創(chuàng)新。但是由于城鄉(xiāng)教學條件的差異,農村小學教學中的問題卻相對突出,從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來看,基礎薄弱、內容蒼白、邏輯不當、情感表達缺失等問題比較突出。鑒于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切實從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發(fā),對寫作教學進行優(yōu)化設計,從而逐漸達成言之有物、抒真情表真意的習作目標。
一、打好基礎,積累寫作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即使是才華橫溢的詩人杜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需要通過“讀書萬卷”來完成知識積累。從這句詩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即大量的閱讀積累,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在文字表達中才能夠準確流暢,有如神助?;诖耍谵r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從基礎做起,幫助學生逐漸完成素材積累,即立足教材,幫助學生打好閱讀基礎。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文章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從閱讀角度,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行文設計、表達方法、寫作手法等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經典閱讀中,掌握閱讀技巧,從而為課外閱讀奠定基礎,讓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在豐富的閱讀積累中逐漸提升。比如:閱讀摘抄方法,摘抄分享,摘抄展示等,讓孩子們吸收更加優(yōu)秀豐富的文本。
二、學寫日記,培養(yǎng)表達習慣
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平時的練筆。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是在有寫作任務的時候,才會安排學生根據(jù)某一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而在日常教學中缺乏對學生練筆習慣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寫作表達中筆法生澀,難以直接準確地完成對句子的構建與文章的鋪排。針對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日記就是一種生活化的寫作方式,教師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繪生活,在記錄生活一點一滴的過程中,逐漸熟練筆觸。當然,日記作為寫作訓練的有效方式,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毅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檢查,讓學生在監(jiān)督與訓練中之間養(yǎng)成堅持隨寫的習慣。
三、激勵評價,提升寫作自信
缺乏自信是學生對寫作心存抵觸的主要原因,例如一些學生在冥思苦想之后創(chuàng)作出的文章,教師只是敷衍了事地給出例行公事的評價,使得學生的心理期待陡然出現(xiàn)落差,嚴重打擊了其再次創(chuàng)作的自信。基于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找到自信。例如教師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之后,應仔細閱讀分析學生創(chuàng)作中的閃光點,適時發(fā)現(xiàn)點評好詞、佳句、美段、優(yōu)結構,培養(yǎng)興趣,分享成果,定期展評等,對優(yōu)秀的作品要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朗讀,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獲得肯定的過程中,提高寫作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間,如設計黑板報,出版班級或者校級刊物,向相關雜志投稿等,激勵學生不斷創(chuàng)作,以提高寫作水平。
四、設計練習,激發(fā)學生想象
想象力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缺乏想象力的文字注定是枯燥而蒼白的。小學生的想象力天馬行空,不受限制,其在認識事物、表達情感的過程中新奇、新穎的觀點層出不窮?;诖?,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創(chuàng)作中,應該為學生營造開放、自由的想象空間,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自由翱翔。在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想象,例如在《紙船和風箏》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結合文本的童話題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或者通過仿寫,或者通過獨立創(chuàng)作的方式寫一篇童話,并在班級進行交流,看一看誰的故事最神奇、最有趣。
五、開展實踐,強化體驗情感
實踐是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一些小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于作文內容的表述缺乏準確性,甚至在盲目模仿中陷入了胡編亂造的誤區(qū)。針對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當?shù)丨h(huán)境,充分利用鄉(xiāng)土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提高情感表達的準確性和純粹性。例如在以“春天”為主體的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組織春游,將學生帶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在樹林、田野、草地中尋找春天的足跡,感受春天的氣息,體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進而豐富情感表達內容,深化語文教學內涵。
六、結束語
總之,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情感發(fā)展,對寫作教學進行設計,讓學生在打好語文基礎的前提下,掌握表達技巧,進而在情感體驗中提升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雪萍.發(fā)揮農村特色優(yōu)勢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漢字文化,2018(01):75-76.
[2]翟紀棟.淺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19-120.
作者簡介:劉明海(1968—),男,漢族,四川蓬溪人,一級教師,縣骨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