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玲 李宏雷
【摘要】校園消費貸,又稱“校園網貸”。顧名思義,即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向各類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本文歸納出利率和期限結構不合理、征信體系不完善、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頻發(fā)、資金回收存在風險等四個方面,對目前市場上校園貸產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金融 校園貸 征信體制
一、利率和期限結構不合理
從目前的校園貸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校園貸產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一是以趣分期,分期樂為主的分期購物平臺。趣分期是面向大學生提供分期消費的金融服務平臺,覆蓋面比較廣,全國大約3000萬大學生用戶,為其提供分期購物和現(xiàn)金消費等服務,支持全網分期,和支付寶之間存在業(yè)務往來,最高5000元隨借隨花,當天轉入支付寶。對于學生來說,非常便。假如我在趣分期平臺購買一臺蘋果8手機,手機全款支付5499元,分12期,需支付519.98*12=6239.76元。年利率為13.4%。如果分9期購買,需支付673.71*9=6063.39元年利率為13.68%。還款期限越短,利率越高。綜合來看,遠遠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二是個人與小機構之間的小額信用貸款,這種貸款多以私人平臺為主。一些沒有任何資質的小公司處處可見,從網絡平臺上,我個人以借款人名義對其咨詢,無需擔保,隨時借款,半小時下款,利息月利率最低1.5%,年利率高達18%,并沒有明確的年限規(guī)定,借款幾年都可以,當然借款時間越長,出借人收益越高。如此高的利息率和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無收入學生群體之間的鮮明對比,直接反映了,小微私企貸款平臺的利率及期限結構非常不合理。三是以淘寶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唯品花等較正規(guī)的電商企業(yè)為主的分期平臺。他們的利率較趣分期等分期購物平臺低,但仍高出同期的銀行貸款利率。以個人為例,大四畢業(yè)在即,同學們都在準備秋招和春招,需要正裝,我打算分期購買一套大約3000元的正裝,在唯品會平臺選中一套3400元的正裝,分12期購買,共需支付310.53*12=3726.4元。年利率大約為9.6%如果分期6個月,共需支付593.86*6=3563.20元。利息率同樣為9.6%。在此類正規(guī)電商購物平臺中,利率和期限無關聯(lián),利息率固定,商品質量有保障,但利率仍高出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通過隨機發(fā)放的300份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中,大約有24%的同學認為目前校園貸產品利率和期限較合理,另外還有228名同學,大約76%認為利率和期限結構很不合理。所以,目前校園貸產品利率和期限不合理。
二、征信體系不完善
從目前市面上現(xiàn)有的校園貸產品來看,普遍征信體系尚不完善。在調查問卷中,大約有33.67%,113名同學認為校園貸產品的授信方式及授信金額比較合理,另外有62.33%,187名同學認為校園到產品的授信金額不合理,因為一些機構未能準確分析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和償債能力。有的機構僅僅通過學生證,身份證,以及父母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完成信用評級,迅速下款。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未能合理的對其還款能力進行合理的分析。在授信額度方面并不健全,大多數(shù)統(tǒng)一為3000-5000元。對于一些有能力還款,而希望得到較多貸款的客戶,并沒有兼顧到,校園貸借貸雙方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不足,而且一些校園借貸平臺與法律打擦邊球,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滯后與缺位也使得校園貸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甚至引發(fā)違反法律法規(guī)等問題。部分校園貸的平臺為了迅速擴大市場,搶占先機,在信用審核方面鉆法律漏洞,這種運營模式,降低了資金的回收風險,每位同學3000-5000不等的金額,償還起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這些機構平臺大面積覆蓋學生團體,吸引客戶,從而達到盈利。然而一些私人貸款企業(yè),對校園貸的金額并沒有多大的限制,最高可達5萬元,他們的違約風險很大,沒有對學生信用情況有大體的掌握,也沒有對其還款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導致了一系列造成校園貸的不良影響的案例頻發(fā)。所以校園貸的市場需要一個合理的授信體系,以及授信金額的有效提升。金融機構應針對校園客戶的具體需求而設計個性化校園貸產品,從而達到校園貸產品真正的效用。
三、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頻發(fā)
校園貸產品虛假宣傳現(xiàn)象值得引起大家高度關注,目前來看,校園貸產品通過互聯(lián)網作為重要的宣傳渠道,從各大網站,搜索校園貸款,我們就可以看到零手續(xù)費,半小時下款,無需擔保,快速下款等一些校園貸的廣告,層出不窮。他們正是借著這些零首付,低利息的虛假宣傳手段來引誘學生貸款,隱藏其高年息的真相,誘使學生借貸。
大三學生小楊有一次難忘的校園貸經歷,去年12月,他迷上了一款手機游戲,為了購買裝備,充游戲幣,三天間他就花了將近800元。生活費已經嚴重不足,此時,還有兩周家里才會給生活費。無奈之下,他便想起了校園中隨處可見的借貸廣告。小楊順利聯(lián)系到該機構,給他們提供學信網登錄截圖及輔導員和家長電話,簽了一份借款協(xié)議后,小楊拿到了1000元錢。1周后小楊便接到了借貸平臺的催款電話,借錢時還沒弄明白一周10個點是什么意思,當時說還不上可以分期還,在還款時才明白10個點,是一周10%的利息。第二周再不還,就會持續(xù)接到電話威脅。要給學校輔導員打電話,小楊受不了這種威脅,之后向父母說明情況,立即把錢還了。校園貸產品的確存在這種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所以說,正規(guī)金融機構的進駐會產生對校園貸市場的發(fā)展產生重大意義。
四、資金回收存在風險
通過校園貸產生的社會不良影響,引起強烈的社會關注。小周是武漢藝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去年10月,她再一次上公廁時,在門上看到一則借貸廣告。她通過微信與該平臺取得聯(lián)系,小周因為過度的購物欲望,導致自己的生活費嚴重超支。于是萌生了網絡借貸的念頭。她按要求發(fā)去了學生證,身份證和手機通訊錄等個人信息作為擔保。當時對方還有一個要求,讓她手持借條,裸體拍攝照片及視頻。行話叫“裸條”。小周說:這條是業(yè)務員發(fā)來的格式,她只需要在打印好的合同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即可。隨后,小周得到了第一筆借款5000元??鄢掷m(xù)費,照片保密費等費用,小周最終拿到手只有2750元。按照貸款約定一周內還清,否則每月要付利息287元。直到錢還清為止。小周的基本經濟來源就是父母給的生活費,在此期間,她謊稱考試報名,父母每月會多給她一些錢,她也從朋友那里借錢。但這些遠遠不夠,隨著時間的推遲,最初的5000元欠款已變成巨額債務。小周不敢告訴父母。借錢的機構介紹小周加入了一個借貸QQ群,通過和30多家平臺的借錢,去除手續(xù)費,她拿到手的本金八萬多元。但最近借錢加上利息她總共要還26萬元。因為沒有還錢,平臺通過各種手段威逼恐嚇等手段,逼其還錢。這已經嚴重影響了小周的正常生活。最終該平臺將其裸照發(fā)放給其父母,朋友要挾還款。父母及朋友知道這件事后,小周感到了無比的羞愧和沮喪,她最終向父母坦白,自己用裸照借款,最后實在無力償還。最終小周選擇休學在家,學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父母幫其償還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