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玲
摘 要: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前提,但是目前大學詞匯的教與學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我校438名新生的詞匯學習現狀的調查以及對部分英語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發(fā)現大學英語詞匯教與學方面的問題,提出通過改革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來改善學生的詞匯學習。
關鍵詞:大學英語 詞匯教與學 自主學習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各大院校也不斷開展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然而,無論是學生的英語學習,還是教師的英語教學都明顯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通過調查,我院非英語專業(yè)的438名大一學生當中,72%同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英語學習的時間長達10年,另外28%的同學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英語學習的時間也有7年,但是75%的同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效果并不滿意,他們想提高的方面依次為:詞匯、聽力、口語、語法和翻譯。而我院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備受學生的批評。表面上看,老師們不再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是每節(jié)課都通過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但是學生并沒有覺得自己在課堂上有多大收獲,他們每節(jié)課忙于做筆記或者“拍照”。此外,我院大學英語的周課時數僅為三節(jié),在時間分配上,教師們比較重視詞匯、篇章結構以及習題的講解。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重視詞匯的學習。所以教師用怎樣的詞匯教學模式提高詞匯教學的效果,及學生如何改變詞匯的學習方式是本文探討的內容。[1]
2017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等級,基礎目標、提高目標和發(fā)展目標。在基礎目標和提高目標中都對學生的詞匯量做出了相應的要求,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但是課時少、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等因素導致了實現這一任務困難重重。究其根本,詞匯的學習如果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如果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并把有限的課堂時間延伸到課堂外,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必定會有較大的改觀。[2]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那么,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學者龐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 建立在自我意識發(fā)展基礎上的“能學”; 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 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建立在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之上的,而這一點正是教師可以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地方。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指導,在此基礎上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受益匪淺。
一、在教學中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加強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
1.語音先行策略
詞匯教學的第一步應該是語音教學,教師應當結合語音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單詞中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反復的示范和模仿,讓學生首先學會拼讀單詞,掌握正確的發(fā)音。記單詞時應按音節(jié)來劃分,并加以記憶。
2.構詞法系統(tǒng)化策略
構詞法包括轉化法(名詞轉化為動詞,如water n. 水 →V. 澆水;形容詞轉化為動詞,如perfect a. 完美的→ V. 使......完美);派生法(通過加前綴或者綴改變單詞的詞義或詞性,如compatible →incompatible );合成法(兩個單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新詞,如water和melon→watermelon);截短法(去除原有單詞的一部分,剩下來的那部分代替原有單詞。如gentleman→gent表達同樣的意思);混合法(將兩個詞混合或各取一部分而成一個新詞,如smoke and fog, →smog)
3.詞匯復習策略
某種程度上來說,學外語就是與遺忘作斗爭。我們只有掌握記憶與遺忘的科學規(guī)律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利用記憶,與遺忘作斗爭。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 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記憶的強度隨著時間而衰退。單詞學習之后要不斷地復習,鞏固,并加以運用。如果時間總量不能增加,那么就盡量增加復習的頻率。[3]
二、課前推送詞匯學習資料,課堂上精講重點詞匯
通過QQ,微信提前一周左右把詞匯資料發(fā)給學生,學生在此基礎上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并利用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來提高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只精講部分詞匯,重點是動詞和形容詞。舉例應有趣或生活化,富有交際性,最好能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和思考。另外,無論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內容多么豐富,教師也只能作為參考,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修改。
三、設計豐富多變的題型,檢查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
記住單詞的最佳方法就是學以致用。除單詞聽寫、默寫、段落背誦、句子翻譯、短文寫作等常規(guī)方法,教師還可以找一段文章,去掉一些表達法,讓學生用所學的詞匯來補全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改變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現狀,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改革教師的詞匯教學模式是一個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Z].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7.
[2]楊敏.如何改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
[3]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 版),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