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俠
摘 要:語言與文化是一種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也就沒有語言。若是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就需要學習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F(xiàn)代化的社會進程促進了世界各個國家與民族的交流。英語作為國際官方語言,在這種交流溝通中占據(jù)主要地位,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或是缺乏對異質(zhì)文化的了解,在溝通過程中會產(chǎn)生誤會,進而阻礙正常的交流。本文從多方面闡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滲透文化教學,達到良好的語言學習目的。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滲透 文化方法
引言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與動物本質(zhì)上區(qū)別的標志。人類社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伴隨著語言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而文化是一種包含了實物、信仰、知識、藝術(shù)、法律、道德、風俗以及社會上習能力與習慣。語言與文化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緊密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產(chǎn)物。而文化則限制了語言的表達形式,是語言表達內(nèi)容的主體。簡而言之,二者成就了彼此,無語言,無文化,無文化,無語言。若是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就需要學習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F(xiàn)代化的社會進程促進了世界各個國家與民族的交流。英語作為國際官方語言,在這種交流溝通中占據(jù)主要地位,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或是缺乏對異質(zhì)文化的了解,在溝通過程中會產(chǎn)生誤會,進而阻礙正常的交流。因此,想要學好英語,就必須得對英語這門語言背后的文化有所了解。初中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也相當重要。本文將在多個方面闡述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滲透文化教學。[1]
一、在英語課堂上向?qū)W生滲透跨文化知識
1.在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
有很多人認為詞匯教學是最為平淡無味的事情,教師只能照本宣科,學生只死記硬背,但是不然。其實詞匯本身就蘊含著一些文化發(fā)展的信息,我們通過這個詞匯的產(chǎn)生、消失和新陳代謝就會了解相應(yīng)的文化發(fā)展過程。比如family這個單詞,大家都知道是家的意思,但是它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能代表家的意思呢?這是因為在很久以前,那時候人們每天早晨起床都會講一句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用以對圣主的感謝。后來,人們把這句話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提取出來就組合成了family一詞,用來代替這句話,這就是family一詞的來歷。能讓孩子感覺到這是一個有爸爸媽媽和我的一個溫馨的詞,對詞的理解更深刻。[2]
2.在聽力教學中滲透文化
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各式各樣,題材豐富,包羅萬象。上至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瑣事,無一不包含在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里。但是由于學生對異國文化的了解的缺乏,常常對所聽到的內(nèi)容迷惑不解。比如這樣一句話:A:Its such bad weather!Im all wet.B:Yes,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在不懂文化的學生眼里,就會疑惑,天上下貓和狗?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下傾盆大雨。為什么是這樣呢?這是因為在挪威神話中,貓可以影響天氣,而狗是風暴的象征,這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需學生多多了解類似文化,有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
3.在語法教學中滲透文化
有些人認為在語法這種固定的模式下,基本沒什么需要進行文化滲透的了,其實不然。我們看一個例子,Her name is Lucy.Her husbands name is John Black.So you can call her __? A.Miss Linda B.Miss Black C.Mrs Black.這道題的答案是什么呢,是C.Mrs Black.這樣的原由是:首先,已婚的女士要稱為Mrs,其次,在美國,女士結(jié)婚后要跟丈夫姓,這是完全不同于我們國家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只有在了解這種文化后,學生才能答對題。
4.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
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材包含了大量的閱讀教材,其內(nèi)容廣泛,緊跟時代發(fā)展,且具有真實性,因此有關(guān)文化方面的,也在學生的涉獵范圍內(nèi)。比如在新目標英語教材中有一篇關(guān)于送禮物的文章。學生不僅要在閱讀過程中推測生詞生句,還要對各國的送禮物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在美國,送禮物也是禮輕情意重,表達心意即可,但是禮物必須精心包裝,以示尊重。若是禮物有價格標簽,一定要撕掉,因為不能用金錢衡量友誼。這就是一種交際文化,有利于良好的溝通。[3]
二、在課外活動中向?qū)W生滲透跨文化知識
1.情境角色扮演,學習西方思維方式
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對話,或者是電視網(wǎng)絡(luò)等提供的一系列素材讓學生進行情景模仿,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開會、打電話、購物等情景,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寓教于樂,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鼓勵學生課外進行情景對話,了解并轉(zhuǎn)換成英語國家人的思維方式,在與人交流過程中不容易產(chǎn)生文化矛盾。
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他們的實際交際能力。
2.幫助學生解決外國好友,促進文化溝通
如若學校有與國外交流的契機與平臺,可將有條件有意愿的學生的資料,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平臺與對方學校進行交流。相互尋找好朋友,即所謂的中英結(jié)對子,讓他們相互溝通了解,可以促進其視野開闊,真正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同齡人的生活。
3.過洋節(jié),了解洋文化
要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佳的途徑就是了解該國的節(jié)日。節(jié)日是一個國家文化最直觀的表現(xiàn)。鼓勵學生過洋節(jié),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想必初中生們都已經(jīng)相當熟悉,但是與我們的春節(jié)同等重要的西方傳統(tǒng)的圣誕節(jié),還有極具特色的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必須要讓學生不僅僅了解表面上的日期,名字等內(nèi)容,同時對節(jié)日來源、風土人情、傳統(tǒng)風俗等有細致的了解,能夠讓學生保持對西方文化學習的新鮮感,提高學習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課余愛好,向?qū)W生滲透跨文化知識
英語學習的最終要求還是希望學生把它作為同中文一樣的語言工具進行交流??梢远喽喙膭顚W生看一些感興趣的英文原聲電影有助于學生了解真實的英環(huán)境。從電影中學習外國人在用英語交流過程中對語言節(jié)奏的把握,了解他們的語法,真實感受他們是思維方式,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可鼓勵學生讀一些有趣、易懂的英文作品或報紙,讓學生從豐富的英文題材中了解到方方面面的英語知識。這可以開拓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英語知識和西方文化知識。
5.辦英文活動,促進文化感受
教師可引導(dǎo)學生進行英文黑板報、手抄報活動,鞭策并指導(dǎo)學生將自己在各類英文學習中積累的素材進行整理,辦手抄報或黑板報,展示在教室后校園中,促進文化傳播。也可指導(dǎo)學生開展歌舞表演、舞臺劇、演講等多種形式的英語活動,寓教于樂,促進學生的文化感受。
參考文獻
[1]趙娜.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新課程(中學),2014-12-18.
[2]徐玲玲.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意義與策略,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10-11.
[3]劉思思.趙永利.馬大海.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中國科教研究雜志,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