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要】目的:探討整體性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二科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5例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間在我院急診科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5例為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整體性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及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非細胞肺癌化療患者整體性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護患關系和諧,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整體性護理;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322.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20-01
非小細胞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肺癌的80%,生存率較低[1]。目前同步放化療已成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可減少腫瘤細胞的轉移和增生,提高治療效果。在自身疾病與同步化療副作用下,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身體及心理的雙重折磨,應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提高其化療期間的舒適度,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護患關系和諧[2]。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采用整體性護理措施,對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具體信息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二科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5例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間在我院急診科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5例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657±581)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8例;年齡34-69歲,平均年齡(5647±566)歲。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颊呒捌浼覍倬栽竻⑴c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監(jiān)督患者戒煙戒酒,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盡量減少家屬探視時間及人數,以免產生交叉感染。觀察組采取整體性護理模式:①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取得其信任,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合理飲食,營養(yǎng)搭配,做好化療前準備;②化療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正確把握用藥時間,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保持病房內溫度適宜、空氣清新;③化療后,指導患者可進行適當的下床及戶外活動,協(xié)助其規(guī)劃生活作息及每日運動量;④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易產生恐懼、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影響化療效果,應及時與患者溝通,告知其保持良好情緒可促進疾病恢復,每次化療前均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脫發(fā)、惡心嘔吐,讓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13觀察指標①干預6個月后,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估問卷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其中包括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及軀體功能四個方面,各項最高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就越高[3];②干預6個月后,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該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7,重測效度為086,滿分10分,>8分為非常滿意,6-8分為滿意,<6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活質量觀察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及軀體功能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多出現疼痛、胃腸道不適、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等毒副反應,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同時,因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及心理壓力,患者易產生恐懼、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將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延緩患者康復[4]。
整體性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宣教非小細胞肺癌可能發(fā)生的毒副反應與相關疾病知識,進而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針對患者負性情緒,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壓力,及時疏導,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及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給予非細胞肺癌化療患者整體性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轉歸,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颊呋熎陂g,護理人員應保持與患者溝通,贏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而提高護理水平[5]。針對患者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應為患者制定日常飲食表,掌握血象變化,以減少發(fā)生骨髓抑制、腸胃不適、脫發(fā)等毒副反應;面對脫發(fā)等毒副反應,易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產生自卑、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甚至部分患者不愿配合治療,產生自暴自棄心理,護理人員安慰引導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的同時,應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與關心,帶領患者參加社會活動,樹立治療信心,協(xié)助患者盡早回歸到社會與家庭生活;協(xié)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指導相關日常自護知識,告知患者定期復查;可采取電話回訪的方式定期聯(lián)系患者,了解其身體狀況,再次強調相關注意事項,有異常及時來院就醫(yī)[6]。
綜上所述,給予非細胞肺癌化療患者整體性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護患關系和諧,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譚蕾,劉翔宇,韋迪,等.肺癌化療無嘔病房護理工作模式的建立與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02):244-248
[2]沈慧敏,魯繼斌.延續(xù)性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近期復發(fā)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8):166-169
[3]阿依古麗·買買提,佟宛云.責任制模式延續(xù)性護理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依從性、癌因性疲乏及疾病感知控制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3):159-162
[4]沈琴,楊文梓,祝玲,等.預見性心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負面情緒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10):1129-1131
[5]李靈玲,周密,樊麗潔,等.化療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7,16(08):61-64
[6]劉雅靜,明幫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15(09):1605-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