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容
【摘 要】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選取我院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76例,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觀察患者臨床指標及焦慮抑郁情緒。結果:觀察組患者肝功能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少,SAS評分及SD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能促進患者身體恢復,減少住院時間,緩解不良情緒,值得借鑒。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7-03--01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導致其發(fā)生的原因是子宮平滑肌增生,在女性生殖器官腫瘤中較為常見。在子宮肌瘤發(fā)展過程中,并沒有特別明顯的病理特征及軀體感覺,所以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手術治療是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手術風險較大,患者心理及生理會受到較大影響[1]。為了提高子宮肌瘤患者治療效果,本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選取我院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76例,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選取我院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76例,分為對照組38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年齡33歲至60歲,平均年齡(45.7±2.0)歲,子宮肌瘤直徑3.8cm至9.1cm,平均直徑(5.47±1.23)cm。觀察組年齡32歲至62歲,平均年齡(46.2±2.3)歲,子宮肌瘤直徑3.89cm至9.2cm,平均直徑(5.54±1.33)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向患者講解治療的過程及效果,術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等。
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①術前護理。在醫(yī)院走廊張貼相關海報或醫(yī)院簡介,使住院氛圍更為溫馨,減少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感,將人性化服務理念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誠耐心的向患者說明有關治療及護理的特點,減少患者不安心理,普及子宮肌瘤相關知識,使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及面對疾病。術前做好禁食、禁水工作,并將膀胱排空。準備好手術所需要的用品,告訴患者在手術中取正確體位。觀察患者心理變化,給予心理疏導,陪伴在患者身邊,使其安心。②術中護理。在各項操作中,與醫(yī)生進行有效的配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出現(xiàn)感染。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若有異常,立刻通知醫(yī)生。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提高責任意識,增強患者依賴感,注意患者保暖,為患者蓋好被子,并及時更換體位,防止壓瘡,促進血液流出。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對患者隱私部位的保護,盡量回避他人,防止暴露隱私部位。對患者身體出現(xiàn)的不適感給予高度重視,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疼痛感,告訴患者如果身體有異常,要立刻告訴護理人員或醫(yī)生,并做好鎮(zhèn)痛準備。護理人員要盡早告訴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陰道出血、腹脹等情況,不要過度擔心[2]。勤換洗貼身衣物,告訴患者月經可能會在術后1個月恢復,防止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在患者出院時,將相關注意事項告訴患者及家屬,在家中注意營養(yǎng),讓患者家屬及朋友參與到護理過程中來,給予患者關心與支持,創(chuàng)建良好的氣氛,從生活中照顧患者,通過鼓勵性語言,讓患者在關愛中逐漸恢復健康。
1.3 觀察指標 肝功能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SAS評分及SDS評分。采用SAS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焦慮情緒,評分越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采用SDS自評量表評定患者抑郁情緒,評分越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統(tǒng)計軟件版本采取SPSS20.0,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 檢驗計數(shù)資料,將P<0.05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肝功能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少,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肌瘤臨床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出血、疼痛等,在子宮肌瘤治療過程中,臨床常根據(jù)患者年齡、病灶大小、數(shù)目及對生育功能的需求等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證治療效果[3]。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常出現(xiàn)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所以,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肝功能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少,SAS評分及SD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在患者圍手術期給予針對性護理,提高了護理服務的專業(yè)性及規(guī)范性,給予患者心理及生理的護理,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干預,提高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及護理工作,以較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住院時間。手術治療對子宮肌瘤患者具有創(chuàng)傷性,術后,患者會伴有疼痛感,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能減少術后疼痛,防止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加快身體恢復。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訴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保證治療效果。
所以,給予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針對性護理,能促進患者身體恢復,減少住院時間,緩解不良情緒,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馬麗嫻,劉滔,唐莉.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效果及并發(fā)癥預防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8):152-155.
陳立清.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yī)藥,2016(b03):1202-1202.
唐婉,郭憲民,牛亮,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貴州醫(yī)藥,2018(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