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 要:微生物學作為我國許多中專院校重點學科,更是一門必修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理論性與應用型,為使中專微生物學教學取得良好效果,我們對微生物實驗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探究與改革,目前已經(jīng)取得突出成績。本文將對微生物學教學方法與內容進行簡單探討,希望日后能給微生物學教育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專院校 醫(yī)藥專業(yè) 微生物學 實踐操作
微生物學課堂教學效果對微生物學整門學科產(chǎn)生直接影響,影響學生技能素養(yǎng)。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在如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際操作方面,使學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該學科的技巧與技能。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醫(yī)學高速發(fā)展需求,也是教育者主要職責。中專微生物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與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實驗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相關實驗方法、操作技巧以及實驗技術,基礎理論教學則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微生物相關知識。只有將兩個方面進行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一、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完成教學內容需要采取相關教學方法,一個新穎且具有實效的教學方法能夠不斷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以此達到更好教學目的。為更好完成教學教學任務,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且靈活的教學方法。
(一)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
由于微生物課程具有一定抽象性與理論性,比如學生在學習細菌人工實驗培養(yǎng)內容時,如果運用傳統(tǒng)語言教學方式很難將學習內容進行完整表達。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具有很強直觀性,學生能夠通過音樂、圖片等了解培養(yǎng)基的類型、成本,掌握細菌平板劃線分離法相關原則、步驟、結果等,采用視聽結合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感官,使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興趣,并對其進行感悟與體會,這就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二)對教學進行歸類
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將同等細菌進行歸類,包括生物學性狀相同、致病機理相同的細菌分為一類,這樣不僅能夠起到舉一反三作用,還能夠幫助學生抓住學習重點,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學生日后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從而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三)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在微生物課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微生物學的興趣,從而不斷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強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二、對實驗教學進行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則處于輔助地位,對教學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各項問題起到指導作用。為使微生物學具有一定是實效性,應該要求教師明確實驗目的,講解要十分精煉,并且具有清晰的實驗原理,對每個實驗方法與步驟有清晰概念。與此同時,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應當及時糾正與檢查學生操作情況,對學生操作過程引起重視,能夠直接對實驗結果的成敗產(chǎn)生影響。
(一)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在學習實驗二細菌人工實驗培養(yǎng)一課時,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內容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思維能力,從而不斷拓展學習想象問題與分析問題的思維廣度。通過這種培養(yǎng)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分析與理解能力。
(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在微生物實驗課中,主要通過實習、示教和展示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的能力。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從最基本技術開始進行了解,采用多種形式對基本操作進行強化。在操作時通常是是由教師為學生進行演示,教師必須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操作過程,為學生做好示范。比如學習關于平板劃線分析法與斜線劃線分析法時,學生可以先學習基本理論,隨后進行實踐操作,明白兩種操作法的原理,并且對操作原理進行分析,找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只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三)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
通過學校讓學生參與各項科研課題研究以及課題設計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科研思路與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文獻能力、閱讀能力、確定觀點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他人交流與合作能力、綜述能力等,不斷提高學生在科研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科研素養(yǎng),從而滿足我國對高層次醫(yī)學人才的需求,調動學生科研能力與科研意識,使我國微生物學教學現(xiàn)狀得到改善。
三、完善教學內容與理念
我國中專教育的實際使命就是為社會輸送大量具有動手操作能力好、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重視學生文化素質教學,強化職業(yè)道德,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就業(yè)能力。在微生物教學過程中,為使教學能夠取得突出成果,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一)精簡教學內容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告別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在授課時應當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精講,而對那些簡單、過時的內容采取簡單直接性方式。
(二)重點講授總論
在微生物課程中總論具有很高地位,不僅能夠對各論之中重點內容進行涵蓋,還能構建良好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認識。教師對總論進行講述,使學生對課程總體有更深刻認識,為學好各分論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陶靜.“教學做”一體化在高職高專微生物學檢驗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上旬),2017(05):54.
[2]蘇惠虹,鄭達敏.中職學校微生物學實踐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廣州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第十五屆特約教研員課題[J].新課程學習(下),2013(05):4-5.
[3]田豐偉,趙建新,李劍芳,夏雨,孫震,陳衛(wèi),張灝.食品專業(yè)體系下《微生物學》教學與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0):71-73.
[4]官妍.醫(yī)藥中專《微生物學》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生物學雜志,2000(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