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基礎,識字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本文中以識字教學現(xiàn)狀為切入點,詳細分析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的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識字 教學現(xiàn)狀 優(yōu)化措施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既是教學任務,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但是小學識字教學現(xiàn)狀不是很理想,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存在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小學識字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較為重要,但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不是很理想,存在一些差強人意的地方,直接影響到識字教學質量。
1.不重視學生需求。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小學前已經(jīng)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簡單漢字,但是學生智力方面存在差異,這就是表現(xiàn)出不同的識字能力。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依舊采用“一鍋端”的方式,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2.識字記憶未鞏固。識字過程中并未鞏固識字記憶,造成識字效率不理想。部分教師對識字教學過程較為重視,但卻忽略鞏固學生的記憶,也沒有檢查學生識字掌握情況,影響識字教學效果與質量。
3.盲目擴大識字量。識字量的盲目擴大即給學生造成較大負擔,也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新課改要求重視識字教學,部分教師片面解讀新課改精神,盲目擴大學生識字量,直接產(chǎn)生很多不良影響。
二、小學識字教學現(xiàn)狀的解決措施
1.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小學生思維能力與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因此識字教學中學生掌握漢字的程度也存在差異,教師識字教學開戰(zhàn)前,應該調(diào)查了解學生識字量,以此為出發(fā)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識字教學方法,實現(xiàn)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識字發(fā)展的需求。有鑒于此,可以在識字教學中引入分層教學識字法,具體如下。
《操場上》學習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識字量將學生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即為識字量掌握較多的學生,教師引導學生拓展課外知識;中,掌握一定識字量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難度稍大的字,拔高基礎;下,也就是識字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認真帶領學生按步驟教學,從拼音、筆畫開始,夯實基礎,逐漸提高學生識字水平。通過這種識字方式,有效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識字需求,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2.塑造識字情境提高識字效率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極易出現(xiàn)混淆的情況,表現(xiàn)為偏旁或部首記錯、記憶錯誤整體結構等,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機械記憶漢字,并未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放射,出現(xiàn)識字效率偏低的情況。小學生本身具有豐富的感性思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通過塑造識字情境的方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如《荷葉圓圓》教學時,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展現(xiàn)荷葉樣子,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感官形象認識,對漢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再如學習時,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分組小組游戲的方式,讓每個小組中組員扮演不同的角色,荷葉、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等,通過相互比賽、相互糾正,充分發(fā)揮感性記憶的優(yōu)勢。接著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生字默寫比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同時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
3.循序漸進方式避免增加負擔
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幫助學生識字能力穩(wěn)步提升;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為完成教學任務,凸顯個人教學能力,而對學生而揠苗助長,這樣不僅不能提升學生識字能力,反而會使學生反感,增加學習負擔,起到相反的作用。
調(diào)查顯示,小學語文中常用漢字數(shù)為3000字左右,要求學生會寫的要達到2500字左右。如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分為三個階段,那么學生在1-2年級需掌握常用漢字1600字左右,會寫漢字為800字左右;3-4年級需掌握常用漢字2500字左右,會寫漢字為1600字左右;然后到5-6年級,需掌握常用漢字3000字左右,會寫漢字為2500字左右,完全可以達到教學要求。
4.聯(lián)系生活情境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同樣要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里以同音字教學為例進行分析。如“坐、座、做、作”,實際教學中我先進行“坐下”動作的演示,接著指了指作為,讓學生充分體會兩者字義的差別,加深理解與印象:“坐”上加“廣”組成“座”,還可以引導學生組詞,進一步熟悉字形與字義,如“一座廟”“一座山”等詞語。等學生掌握音、形、義后來時引導學生進行組詞活動,如(坐)在第四個“座”位“做”著語文“作”業(yè)的女孩就是張麗娜。通過這些強化練習,無形中加強學生對“zuo”的理解與認識。
再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識字教學與教材內(nèi)容練習起來,如學習《荷葉圓圓》時總有學生混淆“魚”與“漁”的寫法,這點也困擾教師本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印象。上學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的是漁,而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是通過漁來掙魚,但是現(xiàn)在并不簡單是漁掙魚,因為在我們有漁的時候,還得有一定數(shù)量的魚,這樣才能通過魚與漁,掙來更多的魚。
結語
總之,小學生認識知識的基礎就是識字,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法,以新課改為切入點,主動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夯實語文基礎,為后期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