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鳳
內(nèi)容提要:素質(zhì)教育要求,要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中充分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同時獲得知識和發(fā)展多種能力,初中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自主互動合作學習的作用,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
關(guān)鍵詞:新課程改革,自主學習,互動合作學習,思考
素質(zhì)教育要求,要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充分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同時獲得知識和發(fā)展多種能力,初中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自主互動合作學習的作用,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
一、初中教學自主互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l.自主互動空間過于狹小
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往往把自主互動學習設(shè)計成學生完成某一個小問題的解決,如果自主互動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數(shù)學公式的推導或某一塊土地的丈量方法,學生通過個體努力就能完成,就沒有必要組織小組自主互動學習。
2.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
有不少教師對課改的課堂有這樣錯誤的認識:①小組讓優(yōu)秀學生和中差生坐一起是不是影響好學生的學習?是不是對好學生不負責?②課堂教學學生參與后教學進度慢了,課堂容量小了,怎么應對考試?③練習量不及灌輸式的課堂,怎能讓人放心?因此,需要提高教師的認識高度,開闊視野,理解課改的真正內(nèi)涵。
3.教師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教師錯誤地認為小組自主互動學習是學生的事情,他把自己當成旁觀者、局外人,沒有發(fā)揮教師的組織作用、引導作用、促進作用,這樣也就很難保證小組自主互動學習的實效。
4.自主互動學習小組內(nèi)部缺少必要的分工
所渭自主互動學習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大家通過自主互動完成共同的任務。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有些教師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沒有明確分工,小組成員常常是各行其道,自說白話,沒有形成自主互動探究。造成小組代表發(fā)言,也是發(fā)表自己個人的觀點。
5.自主互動學習流于形式
目前,在一些初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趕時髦,見到別的教師開展合作教學時受到領(lǐng)導的肯定或同事的贊揚。不管自己的課堂實際是否需要,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過來,為自主互動學習而自主互動學習,自主互動學習完全流于形式。
二、我對初中教學自主、互動學習的幾點探究
我?!皩W案導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為“自主獨學”、“合作群學”、“點撥啟學”、“訓練拓展”、“總結(jié)再學”五個板塊。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學案導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我對自主互動學習作了以下思考:
有效教學的落腳點是學生學明白,突破課堂上有形無神的小組合作,需開展以下工作:
一、要求各班主任根據(jù)《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對全班學生據(jù)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學科均衡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并劃分小組、選定組長、安排好座位。
二、學習小組分好以后,還需要對組長、組員、班主任、任課教師進行全面培訓。
(1)組長培訓
①思想上的認識工作讓組長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從心里愿意接受這份工作。這個工作是在分組以后就要及時做到的。
②悉心指導教師要抓住課堂上的有效時機,去教給組長一些具體的方法。
③明確職責
④明確方法兩人小組的合作,不提倡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幫助別人,我們更希望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有很大的收獲。
(2)組員培訓
①認識到位
小組活動不僅僅是組長的事,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之中,才能優(yōu)勢互補、共同進步。我們要告訴每個學生:如何保證學習紀律,如何參與小組學習,如何傾聽別人意見,如何合作、溝通、交流等等。
②引導到位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引導學生如何交流。引導學生如何競爭。
(3)教師培訓
教師也要有一定的小組合作意識。分組合作是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一個關(guān)鍵平臺。小組活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教學,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對小組活動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指導,要掌控小組活動時機,小組合作要恰到好處,避免有形無神的小組合作。
三、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
我校部分班級的小組在推進中的表現(xiàn)是:有小組無評價,這樣等于沒有分小組,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為此,我向干訓班師哥、師姐們請教,也在網(wǎng)上搜索整理,學習張四保老師《深化課改突破瓶頸,構(gòu)建優(yōu)質(zhì)素養(yǎng)課堂》的講座,結(jié)合三星學區(qū)“高校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探索”方案,制定了小組合作學習評分細則,這樣更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可行的學習方式,但是學生的這種合作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需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才能逐漸走向成熟。所以我們每一個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合理調(diào)控,讓這種行為長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