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小學課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教育部在《關(guān)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學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6-0152-0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蹦敲矗睦斫】到逃绾螡B透在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下面就談?wù)劰P者的點滴認識。
1.情境滲透
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是教師的責任。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做事的熱情,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要求自己去做,樂意去做,不要存有依賴心理。創(chuàng)設(shè)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心理氛圍,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身心愉快。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師創(chuàng)設(shè)愉悅氛圍的條件之一,如:《桂林山水》一課,為了讓學生更樂學。我讓學生交流:“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我讓每一個學生都說說這一詩句的意思,學生積極性很高,對課文一下就產(chǎn)生了興趣:桂林山水就是一幅畫,真的那么美嗎?這時我利用課件播放:桂林山的奇、秀、險,漓江水的靜、清、綠。學生一下子被桂林的山水深深地吸引著。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一種美好的心境,哪有不提高課堂效益,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道理。
2.文本滲透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高尚的精神。因為小學生意志薄弱,害怕面對困難,所以教師就要盡力挖掘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尋找滲透點,挖掘真善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學生認識生命的本質(zhì)、生命的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熱愛生命,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
如,學習《將相和》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從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故事中,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個性品質(zhì)。我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文本,引導學生知道廉頗——知錯就改。學生在鑒賞故事中發(fā)現(xiàn)真善美,讓心理健康教育不知不覺滲透到學生的心靈深處。
3.個體滲透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泵膳_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教師要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進行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這樣,學生才會樂學、好學。
教學中,我正視學生個體的差異,尊重、愛護學生,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如我在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在課后的延伸拓展:如果你發(fā)現(xiàn)小女孩還沒有凍死,你要怎么辦?“我會給她食物,不讓她凍死?!?;“我會把她帶回家,和我一起生活學習?!?;“先救活她,再幫助她?!薄易鹬孛恳晃粚W生的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中友好地進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課后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續(xù)寫》。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保持了自己完善的人格和尊嚴,也提高學習效率。
4.評價滲透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合理的評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也是對學生的心理具有極大影響的一個過程。因此,評價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和獨特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正確評價,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健康成長。
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例如在講授《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文中那個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美好品質(zhì),課件出示“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薄八袝r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tài),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币龑W生去發(fā)現(xiàn)聾啞青年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學生各抒己見:熱愛生活、勤奮專注、身殘志堅……這時,有位學生站起來吞吞吐吐地說:“文中的小女孩也有一種好品質(zhì)。”我很意外,也很高興地問:“從哪里看出?”學生接著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這時也許學生怕答錯,低下頭坐下,“你答得真棒!再者,是允許出錯的,如果沒有錯,那說明你們都會了?!蔽疫m時給予肯定地鼓勵,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很多的心理暗示,收到了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痹谡Z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語文教育的天然使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斌.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