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開始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做好高中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重要。高中時期的學生常常自尊心很強,較為敏感,且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在學習的關鍵時期,高中生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老師、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做好。它不僅關系著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還影響著高中生的學業(yè)成績與學習質量,這使得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
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6-0015-01
心理健康學在高中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也與高中教育階段的教育特征有關。自學生升入高中之后,高考便是他們人生面對的第一次重大挑戰(zhàn)。許多學生由于無法承受升學壓力而出現(xiàn)了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其直接降低了高中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導致學生失去了備戰(zhàn)自信,而這又會讓學生人際關系緊張,嚴重的還會產生同學之間的矛盾。許多學校雖然有心理健康教學計劃,但安排課時的時候卻覺得并沒有引起重視,這也是心理健康課程事實的重要阻礙。
1.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
積極的教育氛圍主要是為了發(fā)揮環(huán)境對人的引導與熏陶作用,使高中生能夠在積極的教育氛圍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觀察教學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都會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如果眾人始終能夠以積極向上的面貌來面對所有的學習挑戰(zhàn),那么多數(shù)個體也會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反之,如果學生在失敗后便始終萎靡不振,那么也會給其他同學產生壓抑、無助之感。因此,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也就成為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實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方式。
為了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教師可以在教室內張貼橫幅、字帖,或者利用教室墻壁與黑板報展示一些勵志的名人名言,以便讓高中生始終受到激勵與鼓舞。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每個學生在課桌上張貼便利貼,鼓勵學生寫下對自己心理影響深遠的句子,以便時刻自我提醒,讓學生們正視每一個人生路上的挑戰(zhàn)與困難。
2.教師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對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在日常教學當中,也更加注重考試科目教學,甚至部分教師喜歡用成績來評定學生的一切。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之下,高中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越來越高。因此,想要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領導與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找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免將其混為一談。只有提高了重視程度,教師才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德育工作與心理教育,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情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
3.任課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并與家長、社會有效結合,共同關注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教師往往比較容易接近學生,傾聽他們的內心思想。如果教師們能夠放下老師的姿態(tài),通過談話的方式和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將大大有益于獲取或發(fā)現(xiàn)有關學生心理的重要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談話過程實際上是雙方溝通和理解的過程。雙方的心理特征、態(tài)度、期望、動機、觀念、情感和行為都會對談話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老師可以通過言行舉止的合理表達,讓學生感到對自己足夠的關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吐露心理問題。
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學校應與家庭密切合作,及時提供有關教育成效的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然后進行教育和實踐。為了這個共同目標,我們必須呼吁家長重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并發(fā)展起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預警能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家庭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承擔起維護孩子心理健康的責任,這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4.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
讓高中生具有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從根本上解決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學舉措,將對高中生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在每一輪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教師都應該主動分析高中生的品質缺陷,根據(jù)學生學情,確定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方向與內容,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真生觸動學生心理,使學生們深受感觸。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要認真觀察每一個高中生的行為習慣與處事方式,通過外在行為表現(xiàn)來分析高中生所存在的品質問題。
中國社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致使許多高中生明明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癥或是有心理問題,也不敢和他人傾訴,更不愿意接受治療。這是因為社會各方都缺乏對心理健康或心理問題的正確理解。我認為社會各方有必要正確認識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重視并共同維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5.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與推廣,人們開始意識到真正成功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yǎng)出一批批有著豐富文化知識的學生,而是錘煉出既有豐富文化知識、形成了良好學習能力的下一代,并能使其學得快樂、幸福。學校應當將心理健康課程納入高中生的必修課程,嚴格杜絕心理健康課程被占課的情況發(fā)生,堅決捍衛(wèi)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地位。
參考文獻
[1]胡小麗,任建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探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25(03):70-75.
[2]張建國,王寶玲.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的問題與策略[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3):107-109.
[3]王選麗.當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1(4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