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閱讀是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能力則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指導學生和文本之間有效對話的能力。高考語文強調(diào)學生必須具備閱讀能力,這種能力落實到高考語文試題之中則是考查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古詩文閱讀能力,檢測目標側重理解、鑒賞、評價,因此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直接關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從2017年高考語文試卷的內(nèi)容來看,考試對學生閱讀能力越來越看重,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已經(jīng)由以前的“二選一”選考,變?yōu)閷嵱妙愇谋竞臀膶W類文本兩大閱讀必考。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目的性更強,操作性更強,學生成就感更大。
基于以上種種考慮,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探討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在下文里針對語文閱讀模式的三種方式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之一:教師設疑導讀,學生主體參與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一個漫長的、有序的、漸進的過程,需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雙向驅動,共同努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長期堅持思考,有所感悟,才能逐步掌握閱讀技巧,提高理解、分析、鑒賞、評價能力。當學生擁有了閱讀的成就感之后,才能體驗到獲得知識的快感,進而激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這一過程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
閱讀教學要創(chuàng)設情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提高閱讀能力較為有效的途徑。例如:教授魯迅的小說《祝福》這一課,教師可以這樣設疑“都說祥林嫂是封建禮教害死的,明明是她自己凍死的,似乎跟封建禮教不相干???”教師這問題一經(jīng)提出,學生立馬來了勁頭,教師的設疑就有了效果。但教師必須明白,講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時,教師要適時地強調(diào)學生的發(fā)言必須聯(lián)系課文,在課文中找論據(jù)。這樣,學生便會認真研讀課文,因為要跟教師辯論,必須有理有據(jù),這無形之中起到了“設疑激趣”的良好效果。在接下來的課堂討論中,學生談及課文的方方面面。祥林嫂遭受的三次人生打擊,確實有不能預料的成分,但祥林嫂在每一次的遭遇面前,都沒想到死,而是掙扎著頑強地活下去。但是,魯鎮(zhèn)的人們卻不同情她,甚至討厭她,以“四叔”為代表的人罵她“可惡”,四嬸、柳媽有些同情她,但同情之中又給她了無形的打擊——“死后會有兩個男人不饒她……”在魯鎮(zhèn)的人們看來,祥林嫂傷風敗俗,克夫克子,按封建禮教來說,這是一個大逆不道的女人,她的死也是一種罪孽,所以祥林嫂是被封建禮教給活活害死的??梢钥闯觯谡Z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導引,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至關重要。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先想辦法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之二:主旨突破,綱舉目張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文字處理是一座橋梁,這邊的橋墩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墩站著作者,沿著文字鋪就的甬路,步入作者的心靈。”圍繞文章表達的主題進行閱讀就是如此。主旨閱讀一要抓住文章的題目;二要篩選文本中有效的詞匯信息;三要學生借助聯(lián)想、想象思維,探究文本內(nèi)容。例如:品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要抓住有效信息詞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順著這一思路讀下去,便有了第三自然段的“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薄斑@是獨處的妙處?!痹孪潞商恋暮勺?、風情、月韻,這些自然生命的律動,淡雅和諧的意境,讓作者暫時擺脫了現(xiàn)實的喧鬧,進入了物我兩忘的自由天地,享受“獨處的妙處”,成為一個“自由的人”。這樣的導讀會使學生身臨其境,與作者達成共鳴。因此圍繞主旨的有效信息進行閱讀,對學生大有裨益。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之三:課內(nèi)探究,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是開啟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一把金鑰匙。閱讀是一種主觀能動性很強的行為,將課內(nèi)探究閱讀與課外延伸閱讀結合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小狗包弟》中“包弟”的悲慘命運是那個特定時代命運的縮影。讀懂課文,就要了解十年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人們的行為準則、人性扭曲的狀況。但當今的學生對于“文革”是陌生的,鑒于此,有必要讓學生的閱讀活動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以此來解決學生在課內(nèi)閱讀中產(chǎn)生的困惑??梢灶A先指導學生閱讀巴金《隨想錄》中的《懷念蕭珊》和《再憶蕭珊》。學生通過閱讀,圈劃文章語句,書寫心得體會,再回看課文就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明白了作者深刻的用意。這一模式引導學生除了閱讀課內(nèi)文本,還要多讀古今中外、貼近生活、思想深刻、時代感強的書籍,并且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激勵性的措施,讓學生大膽質(zhì)疑、獨立思考、擴寬視野、豐富思想、培養(yǎng)情趣、提高能力。因而,“課內(nèi)探究,課外延伸”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結語
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模式期待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然而創(chuàng)新的核心應當有意識地訓練、拓寬、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并且深入跨文化領域的閱讀教學。這些探索如果運用到位就能夠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