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娟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討個性化護理策略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行肝膽外科手術患者3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0例,觀察組在術前及術后采取個性化護理策略,對照組在術前及術后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策略,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排氣、進食、住院時間等術后恢復情況及SAS、SDS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排氣、進食、住院時間分別為(26.7±7.3)、(29.6±7.1)、(27.3±6.4)h、(7.1±1.3)d,均早于對照組的(41.5±6.7)、(38.4±6.7)、(35.8±6.3)h、(12.5±2.3)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SAS、SDS評分分別為(31.3±6.1)、(32.1±7.3)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3.1±9.6)、(52.5±9.8)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9.3%,高于對照組的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肝膽外科手術患者,術前及術后采用個性化護理策略,有利于提高療效,促進恢復,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 肝膽外科; 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9-0102-02
肝膽外科手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類型,主要包括肝膽、脾胰等手術,病情往往比較復雜,并發(fā)癥較多,部分病情較嚴重,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除了身體的痛苦,也易產生精神心理上的障礙,從而影響療效[1-2]。對于此類患者,應給予合適的護理方式[3]。筆者在長期的外科護理工作中,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個性化護理策略,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行肝膽外科手術患者300例,入組患者無心血管系統疾病,無心理疾病。納入標準:手術范圍為肝膽、脾胰相關疾病者;年齡18~60歲;患者為該類型疾病初次手術者。排除標準:懷孕及哺乳期婦女;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病情危重,無自主意識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0例。觀察組男84例,女66例,年齡19~59歲,平均(44.3±13.1)歲。對照組男87例,女63例,年齡18~60歲,平均(43.9±14.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 患者入院后向患者講解入院須知,介紹手術方案及病情,幫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術后觀察,配合患者及家屬需求。
1.2.2 個性化護理策略 (1)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年齡、學歷、生活閱歷等,采用相應的溝通方式在術前向患者宣講疾病的相關知識,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心理[4]。在治療方案確定后,及時與患者溝通手術類型、預期效果,得到患者配合,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在術后開展健康講座,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及出院后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制作健康宣傳手冊,分發(fā)給患者。(2)心理護理:在耐心講解溝通的基礎上,應對部分焦慮、抑郁的患者著重采用心理護理[5-6]。增強醫(yī)護溝通,多鼓勵患者,并讓患者家屬參與其中,多支持患者,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如仍不奏效,則請專業(yè)心理醫(yī)師幫助患者疏導心理[7-8]。(3)術后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做好引流記錄,觀察引流液顏色、氣味、量、性狀,如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協助處理,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在飲食上,要囑咐患者多進食高蛋白、維生素食物,減少脂肪的攝入。(4)出院隨訪:患者出院后,要做好定期隨訪,了解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并再次向患者介紹日常生活及飲食需注意的地方,語氣親切自然,讓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愉悅心情,減少疾病的復發(fā)率。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術后恢復情況: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排氣、進食、住院時間。(2)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傷口感染、膽道出血或膽漏、血栓、嘔吐等發(fā)生率。(3)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9]。(4)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項,讓患者勾選,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排氣、進食、住院等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對比
觀察組術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9.3%,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膽外科手術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手術類型,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癌、脾腫大等疾病[10-11],患者往往起病急驟,部分患者病情嚴重。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肝膽外科手術在微創(chuàng)和精細程度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患者的心理壓力及各種不可預期因素,仍會出現應激性反應,除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手段,合理的護理方式也尤其重要。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護理方式也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個性化護理是目前運用于臨床的一種重要護理方式,與傳統基礎護理相比較,個性化護理更好的結合的患者生活背景、閱歷、學歷等各方面情況及所患疾病的特點,可采取針對性更強的護理方式,從而提高護理質量[12-13]。在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個性化護理包括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術后護理、出院隨訪,落實到了從進院到出院以后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減少了了護理環(huán)節(jié)中的疏漏,實現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高級護理理念,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尤其是心理護理,解決了多數手術患者存在的焦慮、恐懼的心理,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對于重病患者,更是起到了幫助恢復生活信心的重要作用。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實施個性化護理后,相對于傳統的基礎護理,患者術后能更快恢復,且并發(fā)癥較少,相應的心理問題也更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護理滿意度更高,說明個性化的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患者的運用上,是絕對成功的,不僅能提高療效,也能帶來正面的社會效應,在將來進一步的研究中,應將個性化護理的理念和策略推廣至全院甚至外院,讓其發(fā)揮更大的價值,為患者謀利。
參考文獻
[1]曹瓊芳.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與持續(xù)質量改進臨床護理措施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8):107-109.
[2]張春元.個性化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6,38(4):631-633.
[3]葛璐璐.個性化護理策略在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8):33-34.
[4]劉瓊,呂天花.護理風險管理在肝膽科病房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6):80-82.
[5]陶新華,田鳳琴,余春香,等.術后鎮(zhèn)痛護理對開腹肝膽外科患者術后舒適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8):106-109.
[6]程利敏.肝膽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個性化護理干預應用的價值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2):95-97.
[7]王淑媛,袁玲玲.個性化護理聯合心理行為干預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7,24(5):798-800.
[8]鐘梅花.心理護理干預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5):66-67.
[9]葉瑞繁,耿慶山,陳劍,等.3種焦慮評定量表在綜合醫(yī)院門診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3):271-273.
[10]何晴,第玉梅.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181-182.
[11]鄺燕好,曾婉明,謝可兵.個性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恢復及并發(fā)癥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7,38(5):973-975.
[12]謝娟,王穎.個性化溝通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1):1334-1336.
[13]趙路遙,李姝穎,張英.持續(xù)質量改進對肝膽外科護理滿意率的影響[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7,38(3):226-228.
(收稿日期: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