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所謂高效課堂,具體指的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功能與作用,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無限的知識,即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但是我們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保證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呢?以初中語文為例,并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歷,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談幾點體會,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初中教學;高效;體會
如今,隨著新課改之風的盛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開始成為廣大教師的新追求,如何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取無限的知識(即高效課堂)也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和想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
一、進行有效的預習
(一)誦讀課文
朗讀課文是學生采用最多的課前預習語文課文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朗讀課文的目的就在于熟悉文章的大概脈絡,知道文章的字面意思。多次朗讀課文之后,讀者就大概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那么正確的朗讀課文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第一遍,通讀全文,用不同顏色的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和不懂得意思的詞語,然后借助課外書進行查閱。第二至三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仔細品味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五至六遍帶著老師的問題去精讀課文。
(二)思考文章
預習的目的絕對不僅僅局限于朗讀課文,還要進行自主的思考,只有將兩者都完成了,才可以說完成了課前預習任務。比如,學生可以按照文章的段落分配,將文章根據(jù)大體意思進行分類;或者試著回答課后的問題。以達到課前預習的目的。
(三)檢驗預習成果
在進行預習之前,老師要給學生訂一個明確的目標,方便在預習之后進行檢查。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并且?guī)в心康男缘膶W習會讓學習的效率更高一些。老師檢驗學生預習成果之一是,學生在預習之后,是否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框架結構;每篇課文之后都會有相對應的練習題,那么在進行預習之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課后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上課所將要講的內容進一步的理解,老師上課之前也要進行預習成果的檢查。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學習
隨著國家對學生教學的重視,大部分學校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改革,比如引進互聯(lián)網技術,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照本宣科,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然后被動的進行知識的灌輸。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不在占有主導地位,更多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那么,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技術這么發(fā)達,老師可以提前布置學習任務,建立學習群,然后將相關的學習資料上傳至群文件,這樣方便學生下載閱覽,然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不懂的知識可以在網上查詢。讓學生自己主動地進行學習,然后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正確答案,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教學目標豐富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后天去培養(yǎng)。教師使用的方法大多數(shù)是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學生只需要做好筆記,下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只要接受了就好,理不理解不重要,學生一直在進行被動的接受知識與積累,這種現(xiàn)象在語文教學中最為明顯。由于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就在根本上與傳統(tǒng)教學區(qū)分開了。多元智能理論教學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接受語文知識,真正的全面發(fā)展應該是思想品德,體育,特長各個方面都進行了鞏固。因此,在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重視起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發(fā)展,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首先是從思想上進行改變,繼而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變。不但要教授與文學有關的東西,還要在這個過程中穿插別的知識,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想要學習的興趣,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現(xiàn)象。
四、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也包括聽覺上的。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針對這種現(xiàn)象,學校將互聯(lián)網技術引入課堂,這不僅僅極大的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資源,而且也能迎合學生的愛好。比如,現(xiàn)在的學生都喜歡看電視,那么老師就可以抓住這一喜好,在正式講課之前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或者傾聽相關的音頻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老師之后的講解中。通過課堂上演示的圖片、視頻、音頻、動畫、文字等等,給學生帶來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一樣的體驗,這樣大大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一邊激發(fā)了自己的興趣,一邊學好了知識,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五、教學評價的全面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對于老師的上課檢查,大多是檢查老師的備案情況,教師的講課情況,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情況?,F(xiàn)有的教學模式不僅僅體現(xiàn)著教師可以教育學生,反過來,學生可以對老師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進行學期末的質量檢測評價,這樣對老師的監(jiān)督就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檢查了,學生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與總結,以制定出更適合學生和學生所能接受的教學方法,促使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早日建成。這樣看來,提高語文高效教學是每位語文教師的追求目標,當然這也并非是一項容易的工程,需要我們?yōu)榇烁冻銎D辛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才能實現(xiàn),同時也需要學生的全力配合。
【參考文獻】
[1]高軍英.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淺談[J].新課程(中旬),2014(01):44-45
[2]吳洪根.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考試與評價,2016(03):106
[3]趙媛媛.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J].課外語文,2016(11):75
[4]翟建坤.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J].中華少年,2015(12):48
[5]章建宏.關于課堂教學的若干思考[J].中學語文,2016(2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