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騰
摘 要:為了對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進行有效的監(jiān)測、預測和預警,提出了一種基于支持向量機(SVM)的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回歸模型。此回歸模型通過分析航空發(fā)動機滑油光譜數據,在MATLAB工作環(huán)境下,應用LIBSVM軟件包編程進行建模仿真,并采用遺傳算法(GA)對回歸模型進行參數尋優(yōu)。最后將實際數據與模型預測數據進行對比驗證,結果證明了該模型預測效果的有效性。
關鍵詞:航空發(fā)動機;支持向量機;遺傳算法;趨勢預測
中圖分類號:V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6-0083-03
航空發(fā)動機的結構極為復雜,工作環(huán)境惡劣,因此容易發(fā)生各種機械故障。其中,航空發(fā)動機轉子及傳動系統(tǒng)的磨損失效是導致發(fā)動機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實際應用的航空發(fā)動機狀態(tài)監(jiān)控方法中,航空發(fā)動機油液分析是監(jiān)控發(fā)動機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油液分析是通過采集航空發(fā)動機滑油中各種元素的含量,來間接的反映出航空發(fā)動機磨損狀態(tài)趨勢。
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機(SVM)建立預測回歸模型,并用遺傳算法(GA)對模型進行參數尋優(yōu),將回歸模型應用于航空發(fā)動機油液分析數據預測,以達到預測和評估發(fā)動機磨損發(fā)展趨勢的目的。從而為實現提高飛機飛行安全性,降低發(fā)動機維修成本,實施航空發(fā)動機視情維修工作等目標提供理論方法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支持向量機
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Vapnik等人于上世紀90年代中旬提出的一種基于統(tǒng)計學習理論的機器學習方法,該方法在解決小樣本、非線性等問題上的有很好的效果。由于SVM在解決上述問題中表現出的優(yōu)良特性,人們越來越多的將其應用在航空發(fā)動機健康狀態(tài)評估、故障診斷、趨勢預測等領域。[1]
SVM的基本算法思想如圖1所示,圖中兩類樣本點:圓形和方形,其中H表示的是最終所求的分類超平面,H1、H2是過各類離分類超平面最近的樣本點且平行于分類超平面的平面,H1、H2之間的距離叫做分類間隔。最優(yōu)分類超平面,將兩類正確分開滿足經驗風險最小,且分類間隔最大使得置信風險最小。與最優(yōu)分類超平面距離最近的向量就稱之為支持向量。[2]
假設訓練集:,對應的期望輸出為,其中-1,+1為樣本類別標識。所求的分類超平面方程為:X·W+b=0,其中W和b為分類超平面方程的系數。其滿足最優(yōu)分類超平面的約束為:
1.2 遺傳算法
遺傳算法是美國J.Hlland教授于1967年在達爾文進化論的啟發(fā)下通過模擬自然界中進化過程來搜索最優(yōu)解的方法[4]。
GA在求解非線性、多模型、多目標等優(yōu)化問題時,存在著特有的優(yōu)勢。使用遺傳算法進行啟發(fā)式優(yōu)化搜索,核心過程主要包括初始種群確定、編碼、遺傳操作(選擇、交叉、變異)、適應度函數。[5]針對支持向量機存在的兩個模型參數:懲罰系數C和核參數g,遺傳算法首先將模型參數初始化,然后對參數進行二進制編碼,隨機確定模型參數的初始種群,對支持向量機模型進行訓練。遺傳算法是對適應度函數的最大化尋優(yōu),而支持向量機模型參數選擇是最小化優(yōu)化問題,因此作如下轉換:
(12)
在計算出模型的適應度函數后,通過條件判斷是否為全局最優(yōu)解,如果為最優(yōu)解,則將得到的參數C和g作為最優(yōu)參數代入到支持向量機預測模型中,否則遺傳算法將繼續(xù)迭代地進行種群再生、選擇、交叉、變異等操作,直到求解出最優(yōu)解為止。
1.3 建立回歸模型的方法步驟
建立回歸模型的基本步驟如下:
(1)選定合適的模型輸入數據集。在滑油光譜檢測中,Fe元素含量為主檢測元素。如果Fe元素含量超過18ppm,則發(fā)動機需要返廠檢查,而光譜分析的其余元素僅作為參考元素。因此,本次滑油光譜模型分析主要采用Fe元素含量作為數據輸入。
(2)選擇核函數及SVM內部參數值。常用的核函數有線性核函數、Gauss核函數、徑向基核函數等,經過仿真實驗效果對比,本文選擇nu-SVR類型,徑向基核函數,建立預測模型。
(3)SVM內部參數尋優(yōu)。采用遺傳算法對SVM內部參數進行參數尋優(yōu)。
(4)回歸模型建立。將上一步驟由遺傳算法得到的最優(yōu)參數代入到支持向量機預測模型中,隨后用訓練樣本對模型進行訓練,以獲得相應的支持向量機模型。
(5)模型預測數據。利用支持向量機模型來進行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回歸預測,將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對比,以檢驗模型的有效性。
2 回歸模型預測效果分析
本節(jié)將按照上述建模步驟1-5建立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預測模型。
2.1 模型數據輸入
模型采用滑油取樣某段時刻數據的前200個參數時間序列數據作為數據輸入樣本,現將部分滑油光譜數據列于表1中。
2.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擇
通過遺傳算法對模型進行參數尋優(yōu),遺傳算法模型采用種群數量為10,終止代數為100的迭代后,得到適應度曲線為圖2所示。經過多次試驗,回歸模型在100代時已達到收斂條件,獲得其最佳懲罰系數C和最佳核參數g。因此,設置模型最大進化代數為100,最佳懲罰系數C為85.6733和最佳核參數g為12.6549。
接下來將獲得的最優(yōu)參數代入支持向量機,利用支持向量機模型來進行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回歸預測。
圖3為將200組數據對回歸模型進行訓練得到的結果,橫坐標為取樣次數,縱坐標為Fe含量ppm值。從圖中可以看出回歸模型偏差率絕大部分在5%以內,表明回歸模型訓練效果基本達到要求。
2.3 模型的預測結果
圖4為對100組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對比,圖5為100組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的相對偏差率。模型訓練及預測的偏差率如表2所示,從圖中可見預測偏差基本在3%以內,結果是符合要求的。
從圖中會發(fā)現其中有些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偏差較大。經過分析后發(fā)現,航空發(fā)動機滑油量在發(fā)動機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因為消耗而有所減少,這時飛機機務會及時添加新的滑油,而導致Fe元素ppm值突然下降。因此需要將差距過大的數據可作為數據噪聲加以排除。排除數據噪聲后的結果表明,使用支持向量機對滑油進行預測,可以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3 結語
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機(SVM)建立了一種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預測的模型,并且采用了遺傳算法對SVM參數進行尋優(yōu)。結果表明遺傳算法在求取最佳懲罰系數C和最佳核參數g過程中效果顯著。
將模型預測數據與真實數據相對比顯示,偏差率在3%以下,表明預測模型能實現對航空發(fā)動機磨損趨勢有效預測,此項研究可為航空發(fā)動機如何及時安排定檢和維修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VAPNIK V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NewYork:Springer-Ve rlag,1995.
[2]顏根廷.支持向量機若干問題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
[3]張曉東.支持向量機技術在肺癌生存期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4.
[4]王博,等.電站鍋爐燃燒優(yōu)化過程的數據建模研究[J].機電信息,2013,(5):15.
[5]臧淑英,等.遺傳算法優(yōu)化的支持向量機濕地遙感分類[J].地理科學,2012,32(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