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郭志剛 魏晗
摘要:信息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情報將會從公開來源的信息中獲取。國內外高校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為情報學和信息工程相關專業(yè)紛紛開設《公開源情報分析》等相關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或情報的專業(yè)素質。有別于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探討了在《公開源情報分析》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并結合課程進行了詳細的案例式教學方法的設計。
關鍵詞:公開源情報;案例教學;方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34-0209-02
一、引言
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情報將從報紙雜志、書籍、廣播新聞、電視特別是網絡等公開源信息中獲取。當人們將這些信息進行搜集、研究、整合、挖掘后,就不再僅僅是交流中的知識或信息,而將會成為有用的情報,稱為公開源情報[1]。
二、《公開源情報分析》課程案例式教學優(yōu)勢
為緊跟情報研究發(fā)展現狀,我校為信息工程專業(yè)三年級本科生開設了《公開源情報分析》課程。我們在教學中嘗試案例式教學方法,較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1.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豆_源情報分析》作為一門專業(yè)拓展課,其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難度較大,如果只依賴課堂上教師的講授,難以圓滿完成教學目標,因此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進行理論講解、分析和提出問題,學生在下面聽課、做筆記和回答問題,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控制者,學生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同時是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2],教師從生活中典型的實際案例出發(fā)[3],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基本理論,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或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和探知欲。
2.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豆_源情報分析》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一門課程,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公開源情報搜集、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手段,還需要綜合運用相關的技術與手段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3.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作為大學的核心作用之一,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希望通過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該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關鍵技術,拓展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視野;另一方面,學生的個人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也能得到有效鍛煉,為學生在此領域的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4.可以改善師生互動關系。好的教學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使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得到激發(fā)[4]。
5.有利于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在案例式教學中,學生在閱讀、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等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主體作用,而教師在整個案例教學中則始終起著主導的作用。這種主導作用表現在既要精心選擇和準備教學案例,又要在課堂討論中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積極地啟發(fā)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真地思考,踴躍參與討論,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4]。
三、《公開源情報分析》案例教學方法設計
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對案例式教學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本節(jié)從案例的選擇與案例的設計兩個方面探討《公開源情報分析》課程中的案例教學。
1.教學案例的選擇。作為教學中使用的案例,一是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綜合性,案例能夠反映相關知識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對綜合典型案例的分析,讓學生能夠有效地理解其知識要點及關聯性,在參與、思考、分析和討論中形成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二是案例的真實客觀性,真實的案例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關聯,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是案例要進行適當加工處理,去除細節(jié),凸顯核心,使案例教學有的放矢;四是教學案例要具有啟發(fā)性,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以啟發(fā)學生主動且獨立地思考和研究問題,提升學生思考的深度,認識到實際案例的復雜性,提高其全方位思考問題的能力。
2.教學案例的設計。一個典型的案例,包括案例名稱、案例目的、知識重點、知識難點、案例內容、案例分析過程、討論內容等規(guī)范內容。本節(jié)以事件情報搜集與分析為例探討課程案例的設計。
該案例包括以下規(guī)范內容:
(1)案例名稱:事件情報搜集與分析。
(2)案例目的:通過案例教學,掌握事件情報搜集與分析的關鍵技術,鍛煉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知識重點:事件情報內涵、事件情報搜集技術、事件情報分析技術。
(4)知識難點:熱點事件情報搜集與事件演化分析。
(5)案例內容:基于事件情報內涵,聚焦網絡事件的檢測與追蹤技術,從基于突發(fā)詞的新事件檢測、基于聚類技術的熱點事件檢測和基于分類技術的熱點事件追蹤三個方面介紹公開事件情報的搜集技術;利用態(tài)勢分析技術,用事件摘要、文本情感分析和事件演化分析三個角度探討事件情報的具體分析過程。
(6)案例分析過程:①通過討論掌握事件情報內涵。以典型事件為例,討論交流事件情報的起因和發(fā)展歷程,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事件情報的典型特征和內涵。②以網絡新事件和熱點事件檢測為例,探索利用熱點詞分析和聚類分析兩類技術手段實現網絡公開源事件情報的檢測。③針對熱點事件繼續(xù)追蹤問題,通過對文本分類等相關技術的探討,初步掌握事件情報信息的搜集技術。④以網絡事件情報的態(tài)勢分析為目標,從事件的概要、情感和演化三個方面探索利用文本摘要生成技術、文本情感和傾向分析技術和事件演化分析等技術手段來實現事件情報的分析,從而掌握事件情報分析的關鍵技術。⑤每個小組針對某類具體的事件,實現一個事件情報搜集與分析的原型系統(tǒng),通過實踐提高目標情報分析的動手能力。
(7)案例討論內容:事件情報和目標情報的異同?目標情報搜集技術是否可以直接應用于事件情報的搜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事件情報分析能力?
我們課程組對《公開源情報分析》課程中的教學案例進行了討論和精心的選擇,對教學案例的設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案例式教學的五大優(yōu)勢,對《公開源情報分析》案例式教學中案例的選擇和案例的設計進行了初步的思考。教學結果表明,案例式教學能有效提升《公開源情報分析》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崢嶸.淺談案例式教學在計算機學科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16,(4):71-72.
[2]孫軍業(yè).案例教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裴浪.案例式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無線互聯技術,2017,3(5):80-81.
[4]張明.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0):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