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升
摘要:本文從體育運動學校日常的柔道和摔跤日常教學活動出發(fā),采取以課堂教學同具體活動實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析歸納。此外不脫離體育運動學校的具體情況來尋找可行且有效的科學練習和教學方法,并能透過教學活動的表面現(xiàn)象了解其本質,令柔道與摔跤的教學方法及運用在體育學校得到更加有效的進展。
關鍵詞:柔道與摔跤;教學方法;運用研究
引言: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體育發(fā)展迅速,因此有大部分人開始聚焦我國的體育類的進展。柔道和摔跤都是體育中的具有很強競技和格斗類的運動,使得運動員和觀眾在比賽之中都能感到很強的格斗快感。本文主要結合柔道與摔跤的課堂實際教學情況,采取多角度,多方面的策略來加以深入探討這類課堂中的有效開展方式。
一、柔道與摔跤的概述
(一)柔道的簡介
柔道這項體育活動是日本本土歷史中較為悠久的一項體育項目,后來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由著名的柔道家嘉納治五郎吸收歸納各種柔道派別的優(yōu)秀之處,加以結合,并獨創(chuàng)了很多現(xiàn)代柔道的相應基礎技能,如固技等[1]。使得柔道這項運動逐步的發(fā)展,并走出了日本,走向了世界。柔道這項運動的勝負性有很強的辨別性,在具體的比賽過程當中,參賽者可以用各種正當手段將對手放倒在地,并能將對手制服令其用手拍打地面的墊子即可獲勝。因此可見,在柔道這項體育運動之中想要獲勝這就特別的需要運動員能夠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和技巧熟練性。顯然,這并不像那些不是特別了解這項活動的一般人想象那樣——即柔道比賽主要看雙方力量的比較這一觀點。
(二)摔跤的簡介
摔跤這項活動在世界上同樣有著很古老的歷史。當然在我國的古代也出現(xiàn)過這種運動的記載,現(xiàn)如今我們所見到的摔跤運動基本是其的發(fā)展與進化。當然,除了要以體重將運動員劃分為不同的組別之后,在具體的活動進行之中,雙方的運動員要分開,各站一方。并在以具體的規(guī)則為前提下,將對方成功摔倒的一方被判為勝利者。
二、柔道與摔跤的具體教學應用
(一)以啟發(fā)為基本
在柔道和摔跤的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在一些重點細節(jié)上來引發(fā)學生對此項運動的思考,使其在具體的活動之中有所感悟,并能深刻理解運動的內涵和本質。在這類的課堂之中老師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實踐,令學生在親身體驗之后得以明晰自己的掌握程度,并能在自己的引導之下讓學生有所感悟[2]。如,教師要求同學們進行前空翻的訓練過程之中,若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無法正常的完成這項任務,可以叫來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錢來為他們示范。讓他們自己先對自己的動作進行比對,然后老師可以進行相應的指導,為那些無法完成的同學指出存在的問題,像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跳的不夠規(guī)范等。之后再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來自己進行實踐練習,這樣不但讓這些沒有成功完成后空翻的同學知道了自己在那里有所不足,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之中提升自己,達到課堂預期效果。
(二)示范動作輔助教學
在這類的教學之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相應的規(guī)范與技巧,不但會令學生們覺得課堂的乏味與無聊,而且會讓原本富有活力的體育類課程失去其本身的閃光之處。因此,示范性動作的展示在柔道與摔跤的教學過程之中尤為重要。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將各個動作要素在示范的過程之中及時的讓學生了解到作相應動作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教師在展示小內落的過程時要明確為同學們展示施技者用右手抓住到對手直門,并抬手牽拉等一系列過程之中的要素,使得學生在自主練習前有大概的了解,并觀察到一些動作的技巧與特點。
(三)重視柔道與摔跤二者的課堂特性
采取體育運動的授課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培育出一批批的優(yōu)秀體育健兒。因此,在進行此類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務必將課堂教學內容提前規(guī)劃好,讓學生高效的學得相應規(guī)則與技巧。在柔道于摔跤這種課堂的教學上,對學生的四肢靈活性有著很大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使得學生得以在實際的賽事之中用靈活的四肢并結合相應的技巧輕易的將對手制服。此外,柔道與摔跤是體育活動之中較為古老的優(yōu)良運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適當?shù)膶⑵浒l(fā)展配合相應的理論教學、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各個方面來加以培訓,令其得以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全面的掌握相應的知識,真正的領悟到柔道與摔跤這兩項體育活動的真諦。
三、結束語
應和著教學大綱的修訂,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可以更加高效靈活的傳授給學生柔道與摔跤的相關知識與技巧,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之中高效的掌握所學內容。由于柔道和摔跤兩項體育運動都具有很強的競技性,并且在格斗類的體育活動教學中占據很大一部分比重。故教師在柔道與摔跤教學的整個活動之中正確的引導學生對于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存在價值。由此可見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積極思考教學思路轉換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于提升課堂效率的提升和高效的解決普遍存在于學生之中的種種問題方面是尤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永千.柔道與摔跤的教學方法及運用研究[J].運動,2017(5):32-33.
[2]姜小麗,趙云雷.柔道與摔跤的教學方法及應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2,04(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