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模式改革提出越來越多的新的要求,“翻轉課堂”模式憑借其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的特點成為更多教師學習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起源于國外,其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自主學習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將這一模式應用于初中作文教學設計中有利于推動教學模式不斷與時俱進,本文筆者首先介紹了“翻轉課堂”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意義,并探討了初中作文課程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及其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作文;教學設計
一、 “翻轉課堂”概述
(一) “翻轉課堂”的內(nèi)涵
最初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兩位化學老師提出了“翻轉課堂”這一概念,他是為了解決因交通不便造成個別學生出現(xiàn)缺課等現(xiàn)象而提出的,之后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與充實,慢慢開始應用于實際課堂中。從本質上講,翻轉課堂是將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轉化的一種基本模式,其關鍵是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職能,將教師一味地輸出變?yōu)橛杏媱澬缘刂笇В瑢W生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內(nèi)容變?yōu)橹鲃拥奶剿餍缘膶W習,同時也將現(xiàn)代化高新科技運用起來,通過教師課前制作多媒體教學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解放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所受的束縛,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翻轉課堂”的意義
“翻轉課堂”這一模式既具有理論意義也具有實踐意義。其理論意義在于能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理論,促進教育模式的與時俱進,同時這一探索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實現(xiàn)學習內(nèi)容的遷移,更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其實踐意義便在于能夠為教育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注入一劑新鮮的血液,為教學設計的改良提供借鑒意義。
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 初中語文作文翻轉課堂實施的教學原則
1. 具有明確的針對性
因材施教是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提到的一個名詞,它要求針對不同學習能力與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以便發(fā)揮學生的長處,使其通過不同的方式掌握同樣的知識。初中作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也應充分踐行這一原則,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適合其學習方法的任務,引導學生將興趣點與學習結合起來,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讓不同類型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進行分享,將各自擅長的寫作風格與寫作話題分享給小組的其他成員,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
2. 具有高度的開放性
開放性指的是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應該提前查找到豐富的可供學生參考的教學資源,類型多樣,內(nèi)涵豐富,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具有差異性,有各自的特點,有不同的寫作風格,所以教師在作文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準備大量的資料已方便不同傾向性的學生查找到所需及感興趣的資料,同時給予學生思考空間,不讓他們思維受限,僅僅局限于一些單一的寫作話題,給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揮想象力的廣闊空間。
3. 與時俱進的時代性
語文是一門不同類型的學科,她與社會發(fā)展、與時代變革密切相關,不同的時代流行不同的文化,有著不一樣的社會思想導向。在新時代,高新技術不斷更新?lián)Q代,教師和學生都能方便快捷地從網(wǎng)絡上找到大量豐富的學習資源,翻轉課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應體現(xiàn)時代性,緊扣時代主旋律,同時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應把握學生的特點,符合學生發(fā)展的要求,注重對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使培養(yǎng)出的新時代人才更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更加接地氣。
4. 可操作性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包括“情景”“協(xié)商”“對話”以及“意義建構”,在翻轉課堂的實踐中,教師制作微視頻課程的步驟就是一種意義建構的過程,微視頻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去思考,但要注意的是教師制作微視頻的主題必須明確,一節(jié)視頻課程針對一種話題或針對一種題材,比如議論文、記敘文等,這也是在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的一部分,其次還要準確地要求學生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每節(jié)課提出必要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掌握相關題材并做配套的作文練習。從而提高作文翻轉課堂的可操作性。
(二) 基于翻轉課堂的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1. 課前準備活動
初中語文作文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必須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也要符合青春期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性格特點、學習習慣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形成與發(fā)展的階段,而且不容忽視的是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叛逆的傾向,他們不再滿足于毫無條件地聽從老師或者家長給他們安排的任務,他們渴望獨立、自由、自主,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課程的教學設計時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先通過收集資料制作微視頻課程,微視頻必須介紹清楚本節(jié)課的主題,然后布置任務讓學生觀看微視頻,并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大量的寫作素材與寫作形式,然后圍繞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上傳到相應的交流平臺供其他學生查閱參考互評,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人必須相互之間查看必要的篇數(shù)來相互學習,拓展自己的思路。
2. 課堂活動設計
作文翻轉課堂活動設計應富有趣味性,形式應多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課堂活動可以采用小組形式進行,按作文出現(xiàn)問題的類別進行分類,六到八人為一組,讓同學進行互評,學生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去找其他人討論,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幫助別人解答。討論互評結束后,有沒有解決的疑問,學生可以通過平板傳達給老師,老師幫助同學解答。評論之后,同學老師共同選出最優(yōu)秀的文章,改動最大的文章,讓老師同學講解分析。通過同學的分析來說明文章創(chuàng)作的思路,然后同學們可以分別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文章還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更改。教師可以在旁邊做點評,說明文章的優(yōu)缺點以及創(chuàng)新點,并進行點評、引導、小結。掃清疑難后,引導同學們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最后做成學生作品集。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自美國興起之后廣泛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各個學科都在積極探索將翻轉課堂的方式運用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收獲頗豐。通過本文的論述,希望將翻轉課堂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輔助形式,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學優(yōu)勢,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不足,幫助中學生感悟生活和觀察生活,提高探索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漢陽.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功之道[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
[2]胡春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如何尋求突破[J].考試周刊,2013(96).
作者簡介:代立然,河北省涿州市,河北省涿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