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學越來越重視通過實踐教學法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培養(yǎng)起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立足于自身教學經驗,對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實踐教學思路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實踐教學
音樂教育是小學階段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小學其他學科相比,音樂學科具有更強的實踐性。要使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獲得切實提升,僅僅憑課本知識學習與教師講授是完全不夠的,還必須要借助大量的練習來鞏固知識、內化知識。
一、 小學音樂教學中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要與明確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可按教學內容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分為以下三類。
(一) 音樂欣賞,提升審美能力
在小學音樂實踐中欣賞音樂是基本內容,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所提供的圖片、視頻鑒賞音樂,為了突出學習活動的實踐性,教師可以于講授后邀請學生對音樂發(fā)表看法。
(二) 歌曲演唱,提升音樂情感
演唱歌曲是小學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演唱歌曲能夠非常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是歌曲的演唱并不是學生的隨意演唱,而一定要以教師的充分輔導為基礎。教師輔導要從兩個方面把握,首先是把握技巧,不僅在演唱前要先講明要點,在學生演唱中如遇錯誤還需及時糾正;其次是唱出情感,教師應通過示范等方法,讓學生將情感融入演唱,唱出歌曲的靈魂。
(三) 樂譜識讀,提升理論知識
樂譜是標示音樂的基本符號,也是人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學會識譜是學生演唱歌曲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樂器表演的基礎。教師在小學音樂實踐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識譜教學,并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選擇學生熟悉的歌曲或者常聽的歌曲,引導學生識讀樂譜,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樂器演奏水平。
二、 音樂實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形式
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是活潑好動,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只有富于趣味性的活動才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設計一定要避免套路化,要在形式上具有一些新意。在筆者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下三類實踐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學練,同時也具備良好的教學可行性。
(一) 角色扮演活動
音樂實踐中的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分別以不同角色的身份進行音樂表演,通過角色扮演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情緒和看法。角色扮演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小學低年級學生中則更受歡迎。在小學音樂教材中,很多音樂都具備一定的情節(jié)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飾其中的不同角色,讓學生分別演唱不同角色的歌詞。除了分角色演唱外,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靥峁┮恍┑谰?,這最適于使用在以動物為角色的扮演中,例如當教學《龜兔賽跑》時,可以提供簡潔的烏龜、兔子頭飾,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中,加深對角色的體會,從而在演唱中表現(xiàn)出更加充沛的情感。
(二) 小組比賽活動
在小學音樂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參加音樂比賽活動。比賽是一種引入了競爭的游戲,非常易于吸引學生的興趣。在以比賽為形式開展的實踐教學中,學生經常樂此不疲,玩了還想玩,教學參與度很高。但是以比賽形式開展的教學也易于讓學生過于興奮,可能出現(xiàn)偏離教學目標的現(xiàn)象。為避免這一情況,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前便做好比賽活動設計。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學習《乒乓變奏曲》時,以小組為單位,以計分的形式進行小組乒乓球比賽,積分高的小組獲勝。學生在這種音樂比賽中容易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更容易理解歌曲。
(三) 聽覺訓練活動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聽覺訓練是一種基本功訓練,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聲音辨識能力,音樂素養(yǎng)才能夠得到發(fā)展。要提升聲音辨識能力,必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良好情境,讓學生多聽多練。聽覺訓練可以是聽自然聲,教師可帶領學生在校內外感受自然,并聆聽自然界中各類聲響;聽覺訓練也可以是聽樂器聲,教師可以課本樂器認識為框架,讓學生通過聽覺識別各類樂器音色的不同。例如在教學《玩具交響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讓它們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提高學生的聲音辨識能力。
三、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應當把握的原則
實踐教學比理論教學更加考驗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筆者認為,無論以什么樣的內容和形式開展實踐教學,都應當把握好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首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多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只有學生愿意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教學效果才有保障,否則即使教師的教學設計出發(fā)點再高,也沒有意義。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實際教學中的可行性,只有同時滿足了這兩點的教學設計才有可能落地。其次,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穩(wěn)妥把握教學節(jié)奏,最好在實踐教學開展前先向學生說明實踐學習方法。
四、 結語
實踐教學活動對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具有深遠意義。為了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加入一定的實踐活動。通過身體力行,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會出現(xiàn)質的飛躍。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保證實踐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敖逃蟹?,而無定法”,小學音樂教師需根據(jù)實際教學的需要,不斷探索更多既生動又可行的實踐教學方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陽.小學音樂課堂實踐活動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17,5:32-33.
[2]毛肖軍.淺析音樂實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7(24):75.
[3]張萍.讓孩童在音樂中釋放天真——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4(25):223-224.
作者簡介:
付珊珊,中小學二級,河南省鶴壁市,河南省鶴壁市鹿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