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
【摘 要】在新課程的改革下,數學作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老師們針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改進,本篇文章針對要有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以及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突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43
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密切的聯系著,只有尊重學生的特性,切合教學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法才能被時代所接受。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老師們對教學方法也進行了與時俱進的改革,為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這條改革的道路上,老師們摸索著一路前行,克服艱難險阻,為提高教學質量,尋找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一直努力奔波著。本文在此依據新課程背景,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以下探討。
一、要有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以及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
因為前人對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充分的總結與探究,如今的老師們也就不愿意冒任何風險,只是對已經存在的教學方法進行照搬和應用,不做任何的改進。這樣不僅會讓老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對教學方法感到厭倦,還會讓老師對教學喪失興趣。再加上前人總結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時效性,還有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進,學生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所以一些經典的教學方法可能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教學需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老師也會為了響應教學的改革而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但卻總有一些較為傳統(tǒng)的老師始終堅持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愿意進行改善。所以,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要始終謹記要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有勇氣去探索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缺點,努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學習況與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老師要始終明白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不畏艱難,為打造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質量而終生奮斗著。
學生們在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隨著高中數學的難度日益加大,學生們想要在數學考試中取得高分也越來越困難,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會受到雙重的打擊。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在數學學習中要采用新的學習方法,畢竟從初中到高中數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很多學生依舊使用著初中的學習方法,會對高中的教學內容不適應,很難跟上高中的教學進度,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學生們在學習中要去適應高中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因為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效率,但卻并不能完全的適應所有學生的需求。所以,老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們對學習方法進行及時的調整。學生們也要有對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行改善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二、突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背景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與主體地位的同時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老師承擔了課堂講解的所有任務,在帶領學生們明白數學的概念、公式后,就只是讓學生們機械的進行習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缺乏獨立的思考與探索,只是呆板的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學生們也很容易認為數學是一門無趣的課程,從而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致。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去突出和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們能自發(fā)的參與到教學中來,與老師一同探索與發(fā)現學習數學的趣味。高中數學老師們可以多向學生們推薦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資料與書籍,讓學生們利用課余的時間對數學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與發(fā)現,從而發(fā)覺自身對數學學習的樂趣。
高中數學老師還要依據學生們學習的具體情況與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要作用。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問題的提出,通過問問題的方式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也可以講一些幽默的小故事,緩解課堂的緊張氛圍,調整課堂的節(jié)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等工具,收集一些有關數學的趣味知識與巧妙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探索,在解答成功時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在學習中領悟到學習數學的真正樂趣。因為不同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學習習慣與偏好,老師雖然不能采用一種可以適應每個學生的教學方法,但卻可以幫助學生們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三、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很多學生都因為數學的難度以及特性認為數學是一門與生活相關不大的學科,從而更加對數學感到厭倦,認為數學是一門無用的課程,不值得投入時間進行學習。所以,作為高中數學老師一定要先對學生們的這種錯誤觀念進行及時的糾正。首先,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就要注重將其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結合舉例。讓學生們發(fā)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在對數學知識進行運用,只是沒有被自己重視。然后,老師還要對學生們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們留心自己身邊發(fā)生的與數學相關的案例,進行搜集與整理,并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們明白數學對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多么大的便利和幫助。最后,老師要帶領學生們一起對于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進行研究與發(fā)現。在此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們改正了對數學的錯誤認識,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有利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
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比如課堂導入部分,老師可以通過觀察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情況進行運用,引發(fā)學生們的回憶與思考。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累加的過程,老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對新的學習內容進行啟發(fā)與深化,為學生們理解知識搭建一個合理的平臺,這樣更有利于知識的吸收與理解。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讓學生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模擬,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們在教室就對數學知識的生活化進行了解,也能讓學生們領悟到學習數學的真正作用和意義。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善,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高中數學這門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是所有老師們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們需要時刻保持著一顆好學的心及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自身的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完善。學生們也要積極的配合老師,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任何意見要及時的提出。老師與學生要共同營造高效、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從本質上真正的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