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南敏倫 孫丹 白雪 趙昱瑋 赫玉芳 何忠梅
中圖分類號 R284;R28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18)18-2565-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18.26
摘 要 目的:為新型刺囊酸(EA)相關(guān)衍生物的制備及其藥理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以“刺囊酸”“資源”“衍生物”“藥理活性”“Echinocystic acid”“Ramification”“Resource”“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為關(guān)鍵詞,組合檢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中國知網(wǎng)、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中收錄的相關(guān)文獻(檢索時限均為各數(shù)據(jù)庫建庫起至2017年10月31日),就EA的資源分布、衍生物的合成及藥理活性等方面研究進展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結(jié)果與結(jié)論:共檢索到224篇相關(guān)文獻,其中有效文獻32篇。EA廣泛分布于多種植物中;中外學者分別采用28-位的酰胺反應(yīng),A、C環(huán)的重組和開環(huán)反應(yīng),3—OH、16—OH的成酯反應(yīng)及生物轉(zhuǎn)化等方法對EA的結(jié)構(gòu)進行修飾,得到一系列化合物,以此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藥理活性研究表明,EA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和抗腫瘤活性、保護心肌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祖細胞等作用,但目前為止對于EA更系統(tǒng)的作用機制研究仍較為匱乏。
關(guān)鍵詞 刺囊酸;資源分布;衍生物;藥理活性
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EA),化學名3β,16α-二羥基齊墩果-12-烯-28-酸,分子式為C30H48O4,屬于齊墩果烷型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由于EA的主要結(jié)構(gòu)特點是環(huán)系穩(wěn)定、活性位點少,因此除了用傳統(tǒng)的化學方法對其進行結(jié)構(gòu)修飾外,近年來還有研究利用生物轉(zhuǎn)化的方法增加其活性位點,進行更為廣泛的結(jié)構(gòu)修飾及改造,從而提高EA的生物利用度。目前的研究表明,EA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腫瘤、保護心肌細胞保護血管內(nèi)皮祖細胞(EPCs)、抗糖尿病[1]、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2]、抗流感病毒[3]等藥理活性。筆者以“刺囊酸”“資源”“衍生物”“藥理活性”“Echinocystic acid”“Resource”“Ramific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為關(guān)鍵詞,組合檢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中國知網(wǎng)、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的相關(guān)文獻(檢索時限均為各數(shù)據(jù)庫建庫起至2017年10月31日),共檢索到224篇文獻,包括中文64篇,英文160篇,其中有效文獻32篇(中文22篇,英文10篇)。本文就EA的資源分布、衍生物的合成以及藥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為新型EA相關(guān)衍生物的制備及其藥理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資源分布
EA廣泛分布于皂莢、豬牙皂、皂角刺、蒙自合歡等多種藥用植物中,來源較為廣泛,詳見表1。
2 EA衍生物的合成
EA屬于齊墩果烷型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現(xiàn)有研究針對EA進行結(jié)構(gòu)修飾的主要手段有28-位酰胺類反應(yīng),A、C環(huán)的重組及開環(huán)反應(yīng),3—OH、16—OH的成酯反應(yīng),EA的生物轉(zhuǎn)化反應(yīng)等。
2.1 EA 28-位酰胺類反應(yīng)
Yu F等[18]以O(shè)-苯并三氮唑-N,N,N′ ,N′ -四甲基脲四氟硼酸[N,N,N′ ,N′ -tetramethyl-O-(benzotriazol-1-yl)uroniumtetrafluoroborate,TBTU]為活化劑,以EA為原料與N,N-二異丙基乙胺(N,N-diisopropylethylamine,DIEA)以及無水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THF)于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1;再將化合物1加入碳酸鈉(Na2CO3)和富馬酸二甲酯(N,N-dimethylformamide,DMF)中,與相應(yīng)的胺在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2~8。并在沒有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參與反應(yīng)的情況下,以EA為原料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在無水THF存在的條件下與相應(yīng)的胺在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9~12,詳見圖1。
Yu F等[19]將上述化合物1與炔丙胺(2-propynylamine)在Na2CO3和DMF的參與下于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13;化合物13與各種相應(yīng)的疊氮化合物在硫酸銅(CuSO4)的催化下,與抗壞血酸鈉(Na-L-ascorbate)和二氯甲烷(CH2Cl2)于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14~18和化合物25~37。將上述化合物1與相應(yīng)的二胺類化合物在Na2CO3和DMF的參與下于室溫下反應(yīng),即得化合物19~24,詳見圖2。
2.2 EA A、C環(huán)的重組及開環(huán)反應(yīng)
Wang H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EA在Na2CO3和DMF中與溴化芐(Benzyl Bromide,BnBr)反應(yīng),得到化合物38;化合物38溶于CH2Cl2中與三氟乙酸酐[(CF3CO)2O]及三乙胺(Triethylamine,TEA)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39;化合物39溶于吡啶(Pyridine)中與(CF3CO)2O及DMAP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40;化合物40在THF-甲醇(MeOH)(1 ∶ 1,V/V)中與氫氧化鉀(KOH)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41;化合物41用氯化鉻酸吡啶(Pyridiniumchlorochromate,PCC)對C-3羥基進行氧化,然后將其與CH2Cl2反應(yīng),得到化合物42;將化合物42中C-16羥基上的乙?;ズ蟮玫街虚g產(chǎn)物化合物43;化合物43在間氯過氧苯甲酸(3-Chloroperbenzoic acid,M-CPBA)的參與下進行拜耳-維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應(yīng),得到化合物44;將化合物44以鈀碳(Palladium-carbon,Pd/C)為催化劑進行催化加氫,并在THF-MeOH(1 ∶ 1,V/V)的參與下轉(zhuǎn)化成相應(yīng)的內(nèi)酯化合物45(化合物45),并通過環(huán)A切割得到的化合物46,以及在氫化鋁鋰(Lithium Aluminium Hydride,LAH)和THF參與下還原生成化合物47,詳見圖3。
為了合成C-順式衍生化合物53~55,先用乙?;推S基對EA的C-3羥基、C-16羥基和C-28羧基進行選擇性保護,得到化合物48,然后對C-12/C-13雙鍵進行氧化反應(yīng),并在M-CPBA的參與下得到化合物49。與化合物43的氧化不同,M-CPBA參與下進行的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應(yīng)對化合物49不起作用,因此需要使用過氧化脲(Urea-H2O2)對其進一步氧化,反應(yīng)生成的產(chǎn)物有3種,主要產(chǎn)物有化合物50和化合物51,次要產(chǎn)物是一種不飽和酮化合物(化合物52)。用4 mol/L NaOH在THF- MeOH(1 ∶ 1,V/V)溶液中處理化合物50和化合物51,反應(yīng)18 h,得到化合物53和化合物54。化合物52用4 mol/L NaOH在THF-MeOH(1 ∶ 1,V/V)溶液中進行催化加氫,得到化合物55,詳見圖4。
以合化物38為原料,用CH2Cl2將其溶解,并與(CF3CO)2O及TEA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56?;衔?6再用CH2Cl2溶解后M-CPBA反應(yīng)得到化合物57。以化合物57為原料,合成二氟乙?;Wo的內(nèi)酯化合物(化合物58和59)。與化合物50和51不同,化合物58和59的二氟乙酰基可以較容易地在其與KOH和THF/MeOH/H2O反應(yīng)后除去,得到化合物60和63,然后通過催化加氫以定量得到所需的內(nèi)酯化合物(化合物61和64)。由于這種類型的內(nèi)酯結(jié)構(gòu)非常穩(wěn)定,因此在其合成路線中,在THF中用LAH處理化合物60,得到戊二醇化合物62,詳見圖5。
將上述實驗得到的中間體化合物39在DMAP和TEA等的參與下轉(zhuǎn)換成C-12內(nèi)酯化合物,即化合物65;化合物65經(jīng)過Urea-H2O2氧化合成單內(nèi)酯化合物(化合物66和67);將化合物66和67中的三氟乙?;M行選擇性洗脫保護,然后對其進行兩個氧化步驟:PCC氧化C-3羥基以及M-CPBA氧化C-3內(nèi)酯,由此得到化合物71和75,詳見圖6。
2.3 EA 3—OH和16—OH的成酯反應(yīng)
南敏倫等[21]將EA溶于CH2Cl2中,加入TEA胺及相應(yīng)的酰氯,于常溫下進行反應(yīng),得到相應(yīng)的粗產(chǎn)物,之后將粗產(chǎn)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進行重結(jié)晶,并用硅膠柱(石油醚-乙酸乙酯,5 ∶ 1,V/V)進行分離純化,即得化合物76~83,詳見圖7。
2.4 EA的生物轉(zhuǎn)化反應(yīng)
Wang H等[22]以華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ICC 3043)為介導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得到化合物84;化合物84與氫氧化鉀和乙醇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95,并以幾乎相同的產(chǎn)率生成次要產(chǎn)物化合物85、86和87;同時,以華根霉對EA C-7位進行修飾,得到化合物88,其后化合物88經(jīng)脫水生成化合物89。以鏈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 AS 3.4578)菌株為介導對EA的C-1位修飾,得到化合物90,并以相同的產(chǎn)率生成次要代謝產(chǎn)物化合物87和93;同時,鏈格孢霉對EA的C-29位也進行修飾,得到化合物91;化合物91再經(jīng)氧化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94。值得一提的是,EA與鏈格孢霉反應(yīng)也可以生成化合物88和92,詳見圖8。
周敏德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鏈格孢霉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首先得到粗提物,將其經(jīng)過硅膠柱色譜(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脫)得到20個餾分Fr1~Fr20,其中,F(xiàn)r6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90(1α-羥基-EA);Fr4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7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92(3-酮-EA);Fr7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91(29-羥基-EA);Fr5~Fr7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94(3-酮-29-羥基-EA);Fr4~Fr7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87(1α-羥基-28-21-羥基內(nèi)酯-EA);Fr16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45%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93[1α,16α-二羥基-齊墩果酸-28-酸-11,13(18)-二烯]。
上述研究還發(fā)現(xiàn),運用華根霉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首先得到粗提物,將其經(jīng)過硅膠柱色譜(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脫)得到15個餾分Fr1~Fr15,其中,F(xiàn)r8~Fr10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88(6α-羥基-EA);Fr4~Fr10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45%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86(6α-羥基-28-21α羥基內(nèi)酯-EA);Fr3~Fr5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84(金合歡內(nèi)酯);Fr8~Fr12經(jīng)凝膠色譜甲醇洗脫后,經(jīng)半制備液相色譜50%乙腈洗脫,得到化合物89[7β,16α-二羥基-齊墩果酸-28-酸-11,13(18)-二烯]以及化合物85[16α-羥基-齊墩果酸-28-21β羥基內(nèi)酯-11,13(18)-二烯]。
Feng X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諾卡氏菌(Nocardiacorallina CGMCC 4.1037)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通過硅膠柱層析(300~400目)純化,用石油醚-THF(100 ∶ 1~1 ∶ 4,V/V)進行逐步洗脫,得到5個餾分A、B、C、D和E。其中,餾分A在石油醚-THF(3 ∶ 1,V/V)中進一步重結(jié)晶,得到化合物92;餾分D再次通過硅膠柱層析(300~400目)進一步純化,并用三氯甲烷(CHCl3)-MeOH(19 ∶ 1~9 ∶ 1,V/V)進行逐步洗脫,得到化合物96和97,詳見圖9。
馬義雯[7]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生物轉(zhuǎn)化可以改造EA的活性位點,使不活潑的位點轉(zhuǎn)換成活性位點,以此來合成新的化合物。其篩選了54個菌株,最終選定橄欖小孢擬盤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GU 441597.1)、梨形卷枝霉(Helicostylum piriforme CGMCC 3.0162)和總狀毛霉(Mucor racemosus CGMCC 3.0205)3個菌株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運用橄欖小孢擬盤多毛孢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得到化合物91和94;運用梨形卷枝霉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得到化合物98~100;運用總狀毛霉對EA進行生物轉(zhuǎn)化得到化合物88和101,詳見圖10。
3 EA及其衍生物的藥理活性
3.1 抗HCV活性
Yu F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EA具有潛在的抗HCV活性,其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為1.4 mmol/L,對其D環(huán)上的28位羧基進行適當?shù)男揎?,可以顯著提升其效價,增加其抗HCV活性。
Wang H等[22]運用生物轉(zhuǎn)化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并闡明了其構(gòu)效關(guān)系。其研究發(fā)現(xiàn),EA為抗HCV的先導化合物,其位于EA左側(cè)的A、B、C環(huán)均是高度保守的,而位于EA右側(cè)的D、E環(huán)都是較靈活的,在適當?shù)奈恢靡脒m當?shù)幕鶊F進行修飾,可以提高其抗HCV活性,特別是C-28位的糖基化可以明顯提高相關(guān)活性。
Yu F等[19]通過不同的連接設(shè)計、合成和評價,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的二價EA衍生物。結(jié)果顯示,通過該方法合成的二價EA衍生物大大提升了EA的整體抗HCV活性。通過對這些化合物的進一步評估和優(yōu)化,也許會獲得一類新的抗HCV藥物。
Wang H等[20]通過氧化和水解等手段修飾EA的A環(huán)和C環(huán),以此來拓展三萜類化合物結(jié)構(gòu)的多樣性。其研究結(jié)果表明,A環(huán)和C環(huán)是高度保守的,任何修飾都可能會顯著降低甚至消除其活性,對A環(huán)的C-3羥基、D環(huán)的C-16羥基和C環(huán)的C-12、C-13雙鍵進行修飾,可以降低EA的抗HCV藥效,而對C-28羧酸進行適當?shù)男揎椇鸵牖鶊F則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抗HCV活性。
周敏德等[23]研究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并進行了抗HCV活性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所合成的EA衍生物均有抗HCV活性,并且其抑制率會隨著劑量增加而增大。
Xiao S等[25]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兩種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抗HCV活性,其平均IC50分別為1.18 ?mol/L和0.25 ?mol/L,并且在100 ?mol/L質(zhì)量濃度下無明顯的細胞毒性。進一步說明合成的衍生物可在發(fā)揮其抑制活性的同時防止病毒進入細胞,為進一步深入探究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的抗HCV活性提供了依據(jù)。
3.2 抗腫瘤活性
南敏倫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EA及其衍生物對人宮頸癌細胞(Hela)、人小細胞肺癌細胞(NCI-H446)、人乳腺癌細胞(MCF-7)、人胃癌細胞(SGC-7901)、人肝癌細胞(BEL-7402)、前列腺癌細胞(DU 145)等6種腫瘤細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各衍生物的抑制率均大于EA。實驗還對EA及其衍生物的IC50值進行了測定,結(jié)果表明,除EA外,其余各衍生物的IC50值均小于陽性藥,進一步說明了上述各衍生物對腫瘤細胞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衛(wèi)強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八角金盤葉中的EA對人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A259)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當EA的質(zhì)量濃度為0.05 mg/mL和0.5 mg/mL時,對A259細胞株的抑制率分別為65.02%和90.02%。研究結(jié)果說明了高濃度EA對A259細胞株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黃文斐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治療靶點去乙?;福⊿IRT 5)與腫瘤細胞的增殖密切相關(guān),EA的IC50值為40 μmol/L時能夠較好地抑制SIRT 5的酶活性,成為天然的SIRT 5抑制劑。
3.3 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
韋炳華等[27]研究發(fā)現(xiàn),預(yù)處理后的EA能夠?qū)褂捎谌毖踉購脱跛鶎е碌男募p傷,使乳酸脫氫酶(LDH)活性顯著降低并使細胞存活率提高,同時,也可使丙二醛(MDA)含量顯著降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升高。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當損傷過重時,EA會上調(diào)通過心肌細胞熱休克蛋白(HSP)70的表達,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
李沛鴻等[28]研究發(fā)現(xiàn),EA能明顯減輕異丙腎上腺素(ISO)誘導的心肌損傷大鼠的心肌病變程度,通過對SOD、MDA、血清肌酸激酶(CK)、LDH等指標的測定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加入EA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明顯升高(P<0.01),而MDA含量和CK、LDH活性則明顯降低(P<0.01)。說明EA對ISO誘導的大鼠心肌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陳杰等[29]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預(yù)處理后的EA,能夠使細胞的LDH活性降低,細胞存活率顯著提高,且呈顯著依賴性;并且,預(yù)處理后的EA可以顯著抑制心肌細胞的Bax及心肌細胞PARP(89KD)蛋白表達(P<0.05),增加Bcl-2蛋白表達(P<0.05),使細胞凋亡數(shù)減少,從而減輕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對心肌起到保護作用。
趙全成等[30]研究發(fā)現(xiàn),EA能夠明顯減輕心肌緊急缺血程度,并在給藥后60~240 min顯示出了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EA還可縮小心肌缺血范圍,在給藥后60~240 min影響更為顯著(P<0.05)。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EA具有較明顯的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
3.4 對EPCs的保護作用
賴朋等[31]研究發(fā)現(xiàn),EA能夠明顯改善因高血脂狀態(tài)導致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增加而對EPCs功能和作用的不良影響。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高劑量的EA可使末端脫氧核苷酸轉(zhuǎn)移酶介導的duTP缺口末端標記(TUNEL)陽性率從35.2%下降到14.7%,EPCs的黏附從14個恢復到20個,細胞遷移率從6.6%增加到10.2%,一氧化氮(NO)濃度從7.97 μmol/L增加到19.28 μmol/L,同時,EA可直接導致蛋白激酶B(Akt)和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增加。這表明EA對OXLDL誘導的EPCs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3.5 其他藥理作用
郭禮新等[32]采用高血脂模型家兔進行實驗,測定其使用EA前后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EA各劑量組對調(diào)節(jié)脂代謝紊亂家兔血清TC和TG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EA中、高劑量組調(diào)節(jié)程度更大、效果更好。充分說明了EA對脂代謝紊亂家兔具有降低血清TC和TG的作用,且效果明顯,具有一定的量效關(guān)系。
該實驗還就EA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預(yù)防作用進行了相關(guān)研究,分別對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家兔的血清TC和TG、動脈組織勻漿中TC和TG以及肝臟組織勻漿中TC和LDL-C進行含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EA能夠使家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家兔升高的血清TC和TG降低,具有預(yù)防并改善家兔脂代謝紊亂作用;并且可以使主動脈中脂質(zhì)含量降低,具有改善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同時,還可以抑制肝臟組織中膽固醇的合成,使肝臟組織中膽固醇含量降低。
4 結(jié)語
EA在自然界中資源較為豐富,分布較廣,具有較大的開發(fā)價值。對于EA的藥理活性目前主要集中于抗HCV活性、抗腫瘤活性、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對EPCs的保護作用等方面,但對于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還較為匱乏。EA尚存在活性位點較少、生物利用度較低等缺點,因此對EA進行結(jié)構(gòu)修飾就顯得尤為重要。相信隨著藥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相關(guān)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EA一定會展現(xiàn)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 1 ] GEORGATZA D,GORGOGIETASV A,KYLINDRI P,et al. The triterpene echinocystic acid and its 3-O-glucoside derivative are revealed as potent and selectiv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gonists[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6,79:277-287.
[ 2 ] KONOSHIMA T,YASUDA I,KASHIWADA Y,et al. Anti-aids agents,triterpenoid saponins as anti-HIV principles from fruits of gledztszajaponzca and gymnocladuschznensis,and a structure-activity correlation[J]. J Nat Prod,1995,58(9):1372-1377.
[ 3 ] HAN X,SHI Y,SI L,et al. Design,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 of novel conjugated sialic acid and pentacyclic triterpene derivatives as anti-influenza entry inhibitors[J]. Med ChemComm,2016,7(10):1932.
[ 4 ] 吳建明. 皂莢抗心肌缺血活性成分篩選及機理研究[D]. 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8.
[ 5 ] 瞿京紅,李志浩,李鵬. HPLC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豬牙皂中刺囊酸的含量[J]. 中國藥師,2010,13(3):385-386.
[ 6 ] 李萬華,傅建熙,范代娣,等. 皂角刺化學成分的研究[J]. 漢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7(1):41-42.
[ 7 ] 馬義雯. 刺囊酸的微生物轉(zhuǎn)化[D]. 合肥: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3.
[ 8 ] 甘甲甲,林瑪明,關(guān)亞麗. 銀膠菊乙醇提取物的殺蟲活性測定和成分分析[A]//中國第七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專業(yè)委員會,2015:1.
[ 9 ] 張艷. 遼東楤木葉的化學成分和質(zhì)量標準研究[D]. 沈陽:沈陽藥科大學,2009.
[10] 張梅. 苦碟子化學成分研究及刺老鴉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D].沈陽:沈陽藥科大學,2005.
[11] 張梅,陳雅妍. 旱蓮草化學成分旱蓮苷A和旱蓮苷B的分離和鑒定[J]. 藥學學報,1996,31(3):196-199.
[12] 原紅霞,趙云麗,閆艷,等. 墨旱蓮的化學成分[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6):103-105.
[13] 衛(wèi)強,邱鎮(zhèn),徐飛,等. 八角金盤葉化學成分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J].中藥材,2015,38(04):745-750.
[14] 李金杰,王阿利,院珍珍,等. 云南兔兒風中的三萜類成分[J]. 中國中藥雜志,2013,38(22):3918-3922.
[15] 陳恒沖,賈超,馬彬峽,等. 輪葉黨參質(zhì)量標準研究[J]. 中國藥房,2010,21(23):2172-2174.
[16] 周雪峰. 冷水七、中華獼猴桃根的物質(zhì)基礎(chǔ)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17] ESMAEILIAN Y,GALAVI M,RAMROUDI M,et al. Diurnal variability of stigma compounds of saffron (Crocus sativus L.)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s[J]. Ann Biol Res,2012,3(3):1562-1568.
[18] YU F,WANG Q,WANG H,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as HCV entry inhibitors[J]. Chin Chem Lett,2016,27(5):711-713.
[19] YU F,PENG Y,WANG Q,et al. Development of bivalen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as potent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4,77(2):258-268.
[20] WANG H,YU F,PENG Y,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ing A and/or C expansion and opening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for anti-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5. DOI:10.1016/j.ejmech.2015.08. 034.
[21] 南敏倫,趙昱瑋,赫玉芳,等. 刺囊酸衍生物及其制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yīng)用:中國,201610055397.3[P]. 2016- 01-28.
[22] WANG H,WANG Q,XIAO SL,et al. Elucidation of the pharmacophore of echinocystic acid,a new lead for blocking HCV entry[J]. Eur J Med Chem,2013,64(6):160- 168.
[23] 周敏德,王晗,葉敏,等. 刺囊酸衍生物及其生物轉(zhuǎn)化方法和用途:中國,201210015068.8[P]. 2012-07-18.
[24] FENG X,ZOU Z,F(xiàn)U S,et al. Microbial oxidation and glucosidation of echinocystic acid by Nocardiacorallin[J]. J MolCatal B Enzym,2010,66(1/2):219-223.
[25] XIAO S,WANG Q,SI L,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pentacyclic triterpene α-cyclodextrin conjugates as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6. DOI:10.1016/j.ejmech.2016.08.020.
[26] 黃文斐,尤玲,朱紅,等. 從天然產(chǎn)物篩選SIRT5抑制劑[J]. 中國新藥雜志,2015,24(23):2724-2728.
[27] 韋炳華,陳杰,許靜,等. 刺囊酸預(yù)處理對大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2013,48(3):177-180.
[28] 李沛鴻,張衛(wèi)澤,馬凌,等. 刺囊酸對異丙腎上腺素誘導大鼠心肌缺血損傷的影響[J].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3,34(6):513-515.
[29] 陳杰,沈映冰,許靜,等. 刺囊酸對缺氧復氧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相關(guān)基因表達的影響[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2):135-138.
[30] 趙全成,陳聲武,赫玉芳,等. 刺囊酸的制備方法、藥物制劑及醫(yī)藥新用途:中國,03100676.0[P]. 2003-01-21.
[31] 賴朋,劉怡欣. 刺囊酸對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誘導的血管內(nèi)皮祖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5. DOI:10.16333/j.1001-6880.2015.05.007.
[32] 郭禮新,萬麗鶴. 刺囊酸在制備預(yù)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中的應(yīng)用:中國,201010168934.8[P]. 2013-04-24.
(收稿日期:2018-03-16 修回日期:2018-07-06)
(編輯:孫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