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倩
摘 要:實驗課程作為對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直接環(huán)節(jié),已經成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通過對經管類課程的教育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闡釋,分析了其研究生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建設方向,并以南京審計大學計量分析實驗課程為藍本探討了現有考核評價體系的發(fā)展狀況,并對實驗考核方式未來的發(fā)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實驗;考核評價;計量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04-0089-03
Abstract: As training of the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By explaining the law of educational mod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blueprint from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 experiment;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Econometrics
一、概述
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與理工科專業(yè)相比,經管類研究生的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的比例顯得更重。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專業(yè)的發(fā)展,實驗課程對經管類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形成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作用。要提升經管類研究生的培養(yǎng)水平,對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正是促進研究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
中國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從本世紀初就開始關注研究生實驗課程的考核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分項評分制已經被廣泛應用(蘇東華、張有林,2004),主要分為“實驗筆試”與“實驗室操作測驗”兩大項(鄭深,2006)。在實驗操作技能考核方法上,通常可以采用封閉性題庫抽簽法(賀榮輝等,2009)、具有一定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整理測驗法(鄭深,2006)以及應用網絡交互平臺(李淑元等,2004)等。熊豐(2013)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設計問卷調研數據進行研究,發(fā)現在受眾主觀感受上,普遍認為考核形式存在形式化和偏重結果等問題。據此提出研究生課程考核中應加強過程考核和規(guī)范性建設。
由于理工科和醫(yī)科教育具有更為深厚的實驗教學積累,因此較多的研究生實驗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嘗試集中在上述學科。較為統(tǒng)一的觀點是以規(guī)范化和形式化來進行加強評價體系的建設。周先云(2012)指出開放式實驗評價方法中分組互評制的可行性;蔣琛等(2016)針對專業(yè)面較廣的藥學基礎實驗課程,提出以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技能作為考核題目,并制定祥細的操作評分標準。這些專業(yè)實踐課的教學和評價方法的實踐給經管類研究生實驗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積極的啟發(fā)。
二、考核評價的基本要求
實驗課程的考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考察,必須能夠反映以下四個方面:學習態(tài)度、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指學生能夠掌握課程學習內容并能舉一反三的了解相關知識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熟練應用課程所示范的專業(yè)軟件進行分析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將實驗課程所學知識與專業(yè)研究相結合,能夠選用適宜的實驗技術并將其納入到完整的研究工作中。
此外,作為經管類研究生專業(yè)的實驗課程,應充分考慮到經管專業(yè)教學的特點。
1. 經管類專業(yè)屬于人文社科專業(yè),其實驗材料往往是數據和一定的專業(yè)軟件,其實驗的目的也往往是發(fā)現數據所體現的某種規(guī)律,因此,可以說,經管類專業(yè)實驗的核心任務是掌握對數據的分析能力以及對數據體系所體現的規(guī)律的挖掘能力。
2. 與理工科和醫(yī)科專業(yè)相比,經管類專業(yè)實驗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實驗過程更為開放。一般而言,數據所體現的規(guī)律是用實證模型來體現的,而針對于同一個數據來說,不同模型間的關系往往體現為其對規(guī)律的解釋能力的優(yōu)化程度上的差異,而并非對立的是非關系。因此,實驗課程的評價體系應強調一定的開放性,是以所選用方法和操作程序的優(yōu)劣程度來作為考核的重要標準;此外,評價體系也強調思辨性,是指鼓勵學生在所提交的以論文為代表的實驗報告中,進行挖掘性的思維,圍繞研究主題和研究目的,將單純的操作能力與對現象的深刻分析結合起來。
3. 經管專業(yè)中同樣也分為學術型研究生與專業(yè)型研究生兩種。他們在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前者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后者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因此,應在專業(yè)型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之間,應對兩者的評價標準做出一定的差異化。前者應以科研為導向,在考核標準中更多的關注于創(chuàng)新能力;后者則以應用為導向,在考核標準中更多的關注于操作能力。
三、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框架
為了使考核評價體系綜合、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反映自身的特點,經管類研究生的實驗課程評價體系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強化過程考核
過程考核也稱為形成性評價,它是對課程學習過程的一種評價。在總分中進行分項測算,將總成績拆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其中,為了激勵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積極性,應加大平時成績比重,將其在總成績中的比重設置為40%-50%之間;并針對實驗全過程來建立平時成績評分制度,以出勤情況、教師巡視情況、作業(yè)和實驗結果提交情況來綜合考察學生及參與課堂實驗的學習效果。
(二)考核評價流程加強規(guī)范化與形式化
為了客觀的評價實驗能力,作為一項考核體系,應將規(guī)范化和形式化作為基本要求。首先,基于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合理設置各分項指標成績比重以及計分標準;其次,對分項成績指標進行進一步細化,如對論文進行考核時,應避免采用單一總分制,而應借鑒KPI(關鍵業(yè)績指標)原則等方法,采用關鍵項目記分制,對論文選題、論證方法、實驗過程、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進行分別給分后加以匯總計分;第三,設置一定的成績公示期和成績核定第三方,對于出現極端值成績的情況,允許學生提出成績復查。這里的第三方,可以是課程組或研究生院等部門。當然,由于教育過程的專業(yè)性以及平時實驗過程的不重復性,復查內容不應針對教師的專業(yè)性,而主要是成績登記是否失誤等。
(三)注重和和鼓勵結果的思辨性
基于人文社科實驗的特點,在考核流程注重規(guī)范化和形式化的基礎上,應確立“以課題任務考核為主,多種靈活的考核方法為輔”的考核方式。在考核評價體系中,應通過課題任務單元的考察,綜合性的評價學生的觀察和選題、收集和整理數據、確定模型和檢驗方法、讀取結果與實際應用的能力。
(四)學術型碩士和專業(yè)型碩士間的差異化
學術型碩士和專業(yè)型碩士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內容皆有所差別。學術型研究生實驗設計的評價標準中應注重考察學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對前沿實證方法的應用能力;專業(yè)型研究生的實驗設計評價標準則相對注重考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能力、運用現行主流技術的分析能力。
四、考核內容與方式的案例研究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課程中的工具性課程,也是經管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實驗部分較為突出的專業(yè)課程。南京審計大學近年來持續(xù)性的開設了計量經濟學實驗課程。本文選用該實驗課程作為案例對象。截至目前,研究生階段的計量經濟學實驗課程主要面向學術型碩士開設。
計量經濟學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能夠借助專業(yè)軟件進行實證模型的估計和檢驗,從而能夠對不同的實證模型進行甄別和比較,并能夠有效的讀取結果頁面而形成實證結論?;谏鲜鼋虒W目標,該課程對評價體系進行了探索。
(一)考核指標體系的細化
為了使考核評價結果盡可能體現客觀性,考核過程充分的考慮了規(guī)范化。正如上文所述,分項計分法已經成為研究生課程考核的基本方法。本課程是在分項計分法基礎上,參考KPI(關鍵業(yè)績指標)原則,對各項成績指定標準進行細化。
關鍵業(yè)績指標(KPI)原則是目前被企業(yè)廣泛應用的經營績效成果測量和戰(zhàn)略管理的工具。它是將公司戰(zhàn)略目標分解細化成為員工個人的績效目標,通過指標分解和定量化的考察方法,使員工在實現個人績效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公司總體的戰(zhàn)略目標,并保證考核結果的公平客觀。研究生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包括對實驗體系和方法所依據的理解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綜合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實驗設施或軟件的操作應用能力、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和總結能力。所以,運用KPI原則,可以通過分析考核目標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實現與考核目標相適應的指標分解。
上述分解指標在納入評價體系中時,應遵循分項計分制。計量經濟學實驗課程總分為100分,實行分項記分制,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由各細項綜合計分所得。
上述評分指標的應用也體現出,該課程的考核體系關注到了實驗全過程,綜合考察了學生在整個學期內對該項實驗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其中,在總課時中有1/3不到課的學生將不得參與期末考核。
與考核指標體系的客觀性相適應的是,該課程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資料保管制度。作為成績資料,課程需要向學院和研究生院提交以下資料:1.作為平時成績的計分細項依據,出勤報告記錄在本課程的《碩士研究課程教學情況記錄表》中;2.讀書報告和課程論文均作為在期末提交研究生院作為試卷資料存檔。其中,課程論文的評分依照選題、文獻綜述、論證、創(chuàng)新性、規(guī)范性等五個方面加總而得;3.本實驗課程采用的軟件是stata,因此提交do文檔、log文檔和相應的數據文件能夠使教師再現并檢查學生的操作流程和結果展示。每次的報告結果,教師均會進行評閱和整理,將其中的范本性文檔或主要問題向學生進行講解。
(二)強調課程論文的思辨性
課程對思辨能力的考察主要集中在讀書報告和課程論文項目。讀書報告是學生對推薦書目閱讀后提交的思考報告,內容主要是針對一個知識單元的深入思考。為了體現對思辨性的要求,讀書報告以內容質量來進行評價給分。其中,對知識單元進行斟酌反思或進行知識單元間綜合比較的讀書報告給以優(yōu)秀成績;對于簡單的進行知識點羅列的報告形式則給以良好或以下的成績評價。
課程論文是本課程重要的成績評定項目。正如上文所述,基于人文社科實驗的特點,在考核流程注重規(guī)范化和形式化的基礎上,課程論文強調考察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課程論文是由學生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自定題目,要求運用實證分析技術作為論證方法的組成部分,并能夠根據數據特點、研究目的選擇適宜的實證模型分析框架,完整的進行估計和檢驗,并根據實證結果進行較為深入的經濟學含義的挖掘。
(三)成績公示與反饋系統(tǒng)
本校研究生院在成績管理上,已通過教務系統(tǒng)形成了成績公示功能。學生能夠在教師提交成績后查看該課程成績;研究生院也在教務系統(tǒng)中開通了成績修改申請功能。通過上述兩項功能,學生能夠查閱成績,對于出現不正常低分的情況,可向教師咨詢核對失分原因或向課程組或學院提出總分加總核算申請。
五、對考核評價體系的進一步思考
實驗課程是當前高等教育體系中課程建設的重點之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都應與時俱進。在已經進行了上述考核體系設置的基礎上,我們還應做到:1.在對操作能力考核時,還應在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2.在課程應用到不同專業(yè)時,引入的數據實例應與該專業(yè)研究主題有所聯(lián)系,鼓勵學生將課程論文與學位申請論文相聯(lián)系,從而將對本實驗課程的學習充分的吸納到研究工作中;3.當課程應用于學術型碩士和專業(yè)型碩士時,應根據兩者教學目標、學習基礎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要求上有所差異。
參考文獻:
[1]蘇東華,張有林.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定量考核方法初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2):42-44.
[2]鄭深.高等教育實踐考核的理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3):33-34.
[3]賀榮輝,何向陽,祁玉娟.加強高校實驗教學考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2009(2):123-123.
[4]李淑元,王新芳,王巖梅.基于網絡實驗考核平臺的機能學實驗題庫建設思路與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101-102.
[5]熊豐.研究生教育課程考核現狀及出路——基于X大學的調查分析[J].教育與考試,2013(6):73-39.
[6]周先云.高職教藥學專業(yè)《有機化學》課程實驗考核體系改革的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18):33-34.
[7]蔣琛,都曉偉,楊炳友,等.開展藥學學生實驗技能考核的實踐與思考[J].中醫(yī)藥導報,2016(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