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利 黎 靜 朱家偉 王漢坤
(1國際竹藤中心北京100102;2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02)
竹子屬禾本科植物,產(chǎn)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1]。竹材與許多常規(guī)建材 (例如木材)相比,優(yōu)勢明顯,包括極佳的力學性能、繁殖能力快、制造工藝簡單等,是一種深受歡迎的環(huán)保型建筑材料[2-3]。竹材已廣泛應用于很多領域,比如家具[4]、建筑施工[5]、竹纖維增強復合材料[6]、橋梁[7]等。
竹材的力學性能由其獨特的微觀結構決定[8]。竹材主要由2種細胞類型組成:一種是維管束中的厚壁纖維,在力學性能上起關鍵作用;另一種是圍繞著維管束的薄壁細胞,可以作為復合基質(zhì)傳輸載荷[9-11]。因此,竹材是一種天然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由定向的纖維 (維管束)嵌入柔軟的薄壁細胞基質(zhì)中形成[12-13]。竹材中纖維的體積分數(shù)從內(nèi)部向外部、從下部到上部逐級增加[14-15]。獨特的分層結構使竹材成為一種非均質(zhì)材料,具有分級結構。這種功能分級結構對抵抗環(huán)境載荷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16]。竹材力學性能與其分層結構有明顯的相關性[9,12,17-20]。
順紋抗壓強度是評估竹材不同用途適用性的重要指標[21-22]。Chung等[23]分析了從竹稈下部到上部的抗壓性能的變化,結果顯示,隨著取樣高度的增加,順紋壓縮模量從5 GPa增加到10 GPa,軸向抗壓強度從0.05 GPa增加到0.07 GPa。 Lo等[5,24]的研究也表明,竹稈的上部抗壓強度比其下部更高。不僅竹材的力學性能與取樣部位有關,其制備的集成材也具有相關特點。Li[25]分析了從竹稈3個不同高度取樣所制層壓板抗壓性能的變化,結果顯示,抗壓強度隨著取樣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部竹稈所制層壓板彈性模量最高。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多集中在竹材順紋壓縮性能與取樣高度的關系,而對于竹材梯度分層結構的抗壓機制、尺寸效應等尚未進行詳細研究。本研究對不同尺寸竹塊的順紋壓縮進行測試,目的是探討竹材樣品的尺寸對順紋壓縮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
樣品采自浙江,為4年生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i ex H.de Lebaie)。從距地面1.5 m處向上截取2 m長的竹段,制備順紋壓縮試件。本文主要考察樣品尺寸對順紋壓縮性能的影響,故樣品的制備以尺寸作為變量。壓縮樣品的高度 (軸向)與寬度 (弦向)之比設為1.5∶1。預設樣品的高度尺寸分別為15、30、60、90和110 mm,寬度分別對應為10、20、40、60、80(半個竹環(huán))mm,樣品橫截面見圖1(a)。在順紋壓縮試驗前,所有樣品都在室溫23℃、濕度50%的條件下放置1個月,使最終的平衡含水率達到約為8%。
按照國家標準 GB/T 15780-1995進行試驗。測試設備為Instron 5582萬能力學試驗機,見圖1(b),配備有100 kN載荷傳感器。測試速度為1.5 mm/min,每組樣品重復測試20次,取有效破壞樣品數(shù)據(jù)。
順紋壓縮試驗指標包括順紋壓縮模量和順紋抗壓強度。其中,順紋壓縮模量計算區(qū)間取破壞載荷的20%~40%區(qū)間進行計算,計算方法見圖2(a),應變來源為設備的十字頭位移。圖1(a)表明:隨著樣品寬度的增加,試樣弧度逐漸增大,標準中“長度×厚度”的面積計算方式不適用本研究,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本研究中應力的計算所取面積為樣品的實際面積,具體是用掃描儀采集樣品的橫切面圖片 (圖2b),然后用IPP軟件計算實際面積。
順紋壓縮力學性能影響因素很多,在本研究中主要考察樣品高度 (寬度)、竹壁厚度、弧度 (弧高)等尺寸參數(shù) (圖2b)。
竹材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竹節(jié)連接而成的空心莖,連接部位為竹節(jié),竹節(jié)之間稱為節(jié)間,節(jié)間長度通常隨竹稈高度增加而增加。竹稈具有一定的尖削度,節(jié)間外徑及壁厚沿著稈莖從下向上逐漸減小。作為功能分級材料,在徑向上可以觀察到纖維 (維管束)的梯度分布 (圖3),維管束的分布密度沿著徑向方向從竹壁內(nèi)部向外部不斷增加。例如,按相同尺寸的橫截面積計算,外部維管束的組織比量約為59.8%,而內(nèi)部維管束的組織比量約為17.1%。
圖3 竹材橫截面徑向結構
竹材的分級結構表明,竹材的密度與竹材維管束的梯度分布有關,在徑向方向存在明顯差異,當厚度增加時,竹黃部分所占比例越大,密度略有減小。以往的研究表明,密度是決定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分析尺寸對力學性能的影響,首先應排除密度的影響,圖4為樣品的高度和竹壁厚度與密度的關系,由圖4可知,本研究所取樣品的密度相差不大,基本可排除密度的影響。
圖5 不同尺寸樣品壓縮測試的應力—應變曲線
圖5為不同尺寸竹塊的典型順紋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從圖5可以觀察到3個區(qū)域:彈性區(qū)域、彈塑性區(qū)域以及塑性區(qū)域 (15和30 mm最明顯)。5組樣品有明顯的區(qū)別:尺寸小的樣品具有更大的彈性變形區(qū)域,塑性變形的平臺期也明顯大于大尺寸樣品。綜合圖1(a)中樣品的橫切面形狀可知:15和30 mm的樣品因為沒有明顯的弧度,樣品在壓縮過程中塑性變形平臺期很長,而60、90和110 mm的樣品,則沒有明顯的塑性變形期,可見隨著樣品高度的增加,竹材在壓縮過程中會產(chǎn)生提前破壞。維管束在竹材內(nèi)部為平行排列,排除薄壁細胞的因素,竹材中的維管束為細長桿的并列結構,隨著樣品高度的增加,這種結構的穩(wěn)定性會受到很大影響,在壓力的作用下,越高的樣品越容易發(fā)生屈曲而失穩(wěn)破壞。通過實驗選取了不同尺寸竹塊的代表性破壞模式,匯總見圖6。其中,小尺寸樣品的破壞主要是剪切破壞,為正常破壞模式,隨著樣品尺寸的增大,則會出現(xiàn)屈曲、開裂等因弧度因子產(chǎn)生的非正常破壞模式。
圖6 竹材壓縮試樣的破壞模式
圖7 不同尺寸竹材順紋壓縮力學性能與竹壁厚度、樣品高度和弧高的關系
為定量分析樣品尺寸對竹材順紋壓縮力學性能的影響,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見圖7。由圖7可知,隨著樣品尺寸 (高度、厚度、弧高)的增加,竹材順紋壓縮模量和順紋抗壓強度的變化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其中,隨著樣品高度的增加,順紋壓縮模量有較為明顯的增加,順紋抗壓強度則表現(xiàn)為明顯減小的趨勢,尤其是樣品高度與弧高的影響最為明顯。原因在于,樣品的高度越大,寬度就越大,由此導致樣品的弧度越大,順紋壓縮模量越大,順紋抗壓強度越小。這個結果與2個力學性能指標的計算有關:在1.2中對順紋壓縮模量和抗壓強度的計算進行了闡述,模量的計算主要取自彈性變形區(qū)間 (破壞載荷的20%~40%),在此區(qū)間,竹材承受的力是均勻的,但是竹青部位維管束組織比量大 (圖3),且竹青位于竹環(huán)外部,外徑周長大于內(nèi)徑周長,隨著樣品高度 (寬度)的增加,弧度增加,竹青部分所占比例增加 (圖1、圖3),樣品內(nèi)用于承載壓力的維管束的組織比量會相應增加,樣品產(chǎn)生的變形相同時,維管束組織比量較大的樣品,所承載的應力會增大,因此順紋壓縮模量計算值隨之增加;而順紋抗壓強度則是由極限破壞載荷決定,在彈性區(qū)域以后,弧度越大的樣品會失穩(wěn)而導致在達到最大載荷前就發(fā)生失穩(wěn)破壞 (圖6)。圖7中高度為90 mm樣品測試結果偏小,原因在于取樣方式導致高度為90 mm的樣品的竹黃部分所占比例較高,樣品密度較低,材料內(nèi)部用于承載壓力的維管束的相對比量較低,導致其力學性能較低。
不同尺寸竹材的順紋壓縮模量與竹壁厚度、樣品高度、弧度呈正相關關系,順紋抗壓強度與竹壁厚度、樣品高度、弧度呈負相關關系。樣品尺寸和弧度在彈性區(qū)間內(nèi)會增強材料的力學性能 (順紋壓縮模量);在塑性階段,樣品的弧形結構導致樣品提前失穩(wěn)對順紋抗壓強度有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