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惠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的進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高中語文教學得到創(chuàng)新與變革。語文教學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狀況進行實踐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圍繞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實踐。本文分析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并提出具體措施希冀,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拓展,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
引言
語文是我國的母語也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語文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通過語文學習,學生能夠不斷探索真知,發(fā)揮個人才華。但是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當前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眾多問題,部分教師對于教學理念沒有革新,學生難以提起語文學習興趣,這不僅阻礙了學生對于知識文化的探求,也抑制了國家的發(fā)展。所以,加強探討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是極有必要的,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探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能夠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能夠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發(fā)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經驗交流不斷地互相學習,不僅促使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得語文教學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和進步,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改革中仍具有眾多問題,嚴重阻礙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的進一步拓展與延伸。
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評價較為單一
教學評價決定著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以及學習自信心的養(yǎng)成,但是在部分學校中教師仍然采用單一的教學評價。只是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或者是學校的升學率,卻忽視了學生的全面性評價,這也體現出教學評價的弊端。單一性評價制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難以拓展個人優(yōu)勢。
(二)教師并未深入理解課程變革
教師對課文教材的理解與認識,能夠引領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但是部分教師對于課程變革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理解層面趨于表面。雖然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堂應當突破原有的束縛,但是教師卻仍然墨守成規(guī),沒有深入了解課程變革的重要性。
(三)教學模式單一
新課程標準要求應當改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但是,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最終成績便是優(yōu)秀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思維的拓展,教學模式單一,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單一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只是敷衍應付,難以體味文章中的真諦。
三、改革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
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將眼光放寬不只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注重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思維發(fā)展,通過全面綜合的評價,評判學生,鼓勵學生多方面發(fā)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能夠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應當重視公平公正。教師的評價,既要幫助學生改善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監(jiān)督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應當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引領。在評價過程中,應當進行交流式評價,小組成員與教師均可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是平等的引領同學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二)構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文化
語文來源于生活又反饋于生活,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構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文化,通過教學內容改革,讓學生了解到語文與生活間的重要關系。學生也能夠深刻的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教師應當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構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文化,在教學中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熏陶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進行互動教學,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探究式、互相合作式的學習習慣。
(三)教師革新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必須改善原有的教學方式及理念,開展互動探究式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僅限制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與學生能夠平等對話,開展互動探究式教學,教師創(chuàng)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加強對文學作品的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思想,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實踐教學,熏陶學生的道德品質。
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把握教材內容中的重點,安排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課堂上做到張弛有度。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學習節(jié)奏,老師也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在課堂上互動交流,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四)學校增強師資力量
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學校應當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教學水平。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的知識水平也應當不斷提高。一說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習慣將教材和教學大綱上的要求落實到課堂上進行灌輸式教學,并未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更新,學生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難以提高學習興趣。所以學校應該對這部分教師進行強化培訓,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幫助教師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點含義。學校應該擴展師資隊伍,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教師能夠根據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學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仍然存在眾多問題,學校、教師與學生都必須堅持改革,教師應加強自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創(chuàng)造學生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夠及時接受新知更新舊知,學校也應當為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機會,構建強大的師資隊伍為學生的知識拓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周志峰.高中語文新課改中的困惑與思考[J].現代語文,2007(04).
[2]趙暢.試論高中語文在課改中的課堂教學[J].安順學院報,2007(03).
[3]胡榮仁.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亞太教育.2016(22)
[4]楊梅."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思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