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玲,荊海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乳腺外二科一病區(qū),河南鄭州450000)
乳腺良性腫瘤是青年婦女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主要包括乳腺纖維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大導管乳頭狀瘤、脂肪瘤及乳房平滑肌瘤等[1]。初期較小,呈圓形或卵圓形,為無疼性腫物,生長較快,到3 cm左右會停止生長或減慢生長,邊界清晰,可自由推動。臨床檢查一般采用影像學方法檢查,但是對于影像學檢查不能明確診斷的需進行活檢,取小塊可疑組織于顯微鏡下,研究組織纖維鏡下結構,觀察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F(xiàn)階段常用的組織塊活檢有空心針∕粗針穿刺活檢、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活檢(麥默通)等。麥默通是一種乳腺活檢系統(tǒng),為乳腺良性腫瘤的發(fā)現(xiàn)和診斷提供了更好的方法[2]。本文旨在探析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技術對乳腺良性腫瘤治療的護理方法及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腫瘤且均在本院進行麥默通微創(chuàng)活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 27~63 歲,平均(48.7±2.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 26~62 歲,平均(49.1±2.5)歲。所有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無痛或輕微脹痛、鈍痛,觸診時有滑動感。排除有出血傾向、血管瘤及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B超探測乳腺病灶,同時進行定位,確定穿刺部位。局部麻醉藥物包括1%利多卡因10 mL,生理鹽水20 mL,0.1%鹽酸腎上腺素0.5 mL。在預穿刺點切開皮膚0.3 cm,將麥默通旋刀刺入,經(jīng)面板控制把旋切窗打開,抽脂后旋切,將標本及時取出,待完全切除腫塊后,吸出積血并關閉凹槽,退出旋切刀。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扎。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術前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正確看待疾病,以配合積極治療。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對傷口進行護理,防止感染。觀察組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麥默通的手術原理、手術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術后瘢痕較小,治療過程安全性較高。建立患者的信任感,鼓勵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術后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心率、呼吸等變化情況。防止患者出血,術后觀察患者胸部繃帶松緊是否合適,必要時可適當調整繃帶松緊,觀察有無滲血。積極預防感染,術后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避免傷口發(fā)生感染。運動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活動上肢,進行握拳、屈肘等。根據(jù)所患疾病病情及個人意愿,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為患者講解乳房自檢方法,以及術后日常注意事項。
1.2.3 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在紙面上做一條10 cm的橫線,0端代表無痛,10端代表劇痛[3]。無痛:0 cm;輕度疼痛:1~3 cm;中度疼痛4~6 cm;重度疼痛:7~10 cm。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包括入院指導、尋求幫助、護理態(tài)度、操作水平等10項內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護理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況,包括抑郁、焦慮、敵對及人際關系敏感等9個因子,每項0~4分,分數(shù)越低,則表明心理越健康。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結果[(1.7±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3.1±1.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心理健康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心理健康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護理滿意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護理滿意度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0 30 t P--SCL?90(分)護理前2.7±0.3 2.6±0.4 0.07>0.05護理后0.7±0.3 1.4±0.2 5.02<0.05護理滿意度(%)94.1±2.3 78.1±2.4 3.17<0.05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4]。在系統(tǒng)解剖學里,乳房屬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位于胸大肌上,一般從第二肋骨延伸到第六肋骨的范圍,內側至外側,為胸骨旁線到達腋中線[5]。女性在青春期后開始生長發(fā)育,妊娠和哺乳期乳房有分泌活動的功能。乳房的主要結構是由結締組織、乳腺、脂肪組織及血管和神經(jīng)構成。隨著年齡的變化,乳房也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成年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大肌上的淺筋膜中,由15~20個乳腺葉組成,主要功能是分泌乳,并具有顯示女性特征的作用,乳腺葉中有許多小葉,乳腺小葉中含有很多腺泡[6]。脂肪自主包裹整個乳腺組織,脂肪組織層較厚則乳房較大。結締組織是連接胸部淺筋和胸肌筋膜的纖維束,對整個乳房有支撐和固定作用。血管主要功能是提供營養(yǎng)成分和排泄廢物。神經(jīng)則與乳房皮膚感覺器相連,感知外界刺激。乳腺纖維瘤是青年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初期較小,但生長較快[7]。乳腺囊性增生病主要指乳管和腺泡上皮增生,及上皮處的乳管擴張,進而形成囊腫[8]。乳腺大導管乳頭狀瘤是指自導管開口至壺腹以下的一段乳管發(fā)生乳頭狀瘤,均以單發(fā)為主,臨床表現(xiàn)為乳頭溢液、疼痛等。脂肪瘤是體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fā)生在脂肪組織中的任何結構,好發(fā)于較為肥胖的女性。乳房平滑肌瘤較為少見,臨床表現(xiàn)為乳暈區(qū)有微隆起的小腫瘤,來源于乳腺本身血管壁上的平滑肌,生長緩慢邊界較為清晰。臨床最常用的診斷方法為B超檢查,能顯示乳腺各層軟組織結構及腫塊的形態(tài)、大小[9]。但是該方法容易出現(xiàn)漏診、誤診,對于影像學檢查不能明確的診斷,一般進行穿刺活檢。傳統(tǒng)的穿刺活檢,對患者造成的痛苦較大,且恢復較慢。
乳腺疾病經(jīng)皮穿刺活檢已經(jīng)代替開放手術活檢,成為影響發(fā)現(xiàn)病灶的首選方法,在超聲引導下,麥默通降低了疾病的低估率,無須多次穿刺,減少了上皮轉移的可能性。在超聲影響輔助下,僅僅通過“針孔”大小的切口,就能精確、微創(chuàng)、安全地對乳腺鬢邊組織進行活檢。其優(yōu)點突出,只需單次穿刺,有大而連續(xù)的組織標本,真空輔助進行液體抽取,可有多種方法定位,術后無須縫合,瘢痕較小??梢赃M行活檢標記部位,為日后隨訪提供便利[10]。由于患者對麥默通了解較少,存在憂慮、緊張心理。對手術的安全性、疼痛等會產(chǎn)生顧慮。麥默通技術與傳統(tǒng)方式相比,創(chuàng)口較小,切口只有0.3 cm,術后瘢痕較小,對年輕愛美的女士來說,更符合美學。其次,手術采用局部麻醉,風險較低,提升了手術安全性。術后要預防患者出血,由于加壓包扎容易導致血流不暢,術后要詢問患者有無呼吸不暢、胸悶等癥狀,調整患者繃帶,防止出現(xiàn)皮下淤血、血腫等情況[10?11]。指導患者進行活動,有利于上肢血液循環(huán),減輕不適感,在運動時注意循序漸進,防止過度活動影響傷口愈合。本次進行護理的兩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健康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在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技術對乳腺良性腫瘤治療效果明顯,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