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各種新型教育手段被逐漸運用于課堂教學當中,教師也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zhì)與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生本教育運用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然后對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生本教育;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缺乏對學生的生活引導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過于注重傳授技巧和基礎(chǔ)知識,從而忽略了學生的生活引導。在寫作過程中,只會生搬硬套,作文格式與內(nèi)容千篇一律,根本看不到真情實感,久而久之,學生將會失去寫作興趣,其寫作能力與寫作意識也得不到鍛煉和提升[1]。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的生活引導。
2.缺失人文教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做好人文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文化素養(yǎng)。然而,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教師僅重視知識的培養(yǎng),對人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文當中充滿了各種大話與套路,對自我認知貼切的文章甚少出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與文化素養(yǎng)也很難得到提升。
3.缺失對文學作品的導讀
想要寫好作文,提升自身寫作能力,除了認真感悟生活,將自身真情實感融入其中,還需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從中學習文章寫作手法與情感表述,從而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但是,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很多教師更愿意傳授學生寫作技巧與寫作套路,讓學生能夠短時間內(nèi)掌握作文寫作手法。
1.引入生活元素,促進作文與生活的有機結(jié)合
傳統(tǒng)教育模式當中,教師大多采用背誦范文的形式,讓學生根據(jù)范文寫作。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學生的作文沒有新意,寫作水平也得不到提升[2]。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生本教育需要擯棄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抓住作文的本質(zhì),在作文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促進作文與生活的有機結(jié)合。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或者周末的時間帶學生去公園,讓學生仔細觀察公園,然后以“公園”為題目寫一篇作文。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包括觀察的順序、方式等,但不需要參與到學生的觀察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的視角,得到自己的感悟,并將其融入作文當中。
2.激發(fā)學生愛好,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將生本教育運用到小學作文教學當中,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生本教育的特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需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生本教育理念,然后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與興趣好愛,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作文教學內(nèi)容,開展課堂教學,使課堂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厚。
3.引導學生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整體,因此,運用生本教育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時,還需要引導學生閱讀,不斷積累作文素材。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比較少,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詞匯量。同時在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學生還能認識到不同的生活世界,從而感悟作者蘊含在文字之間的情感,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提高自身寫作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設(shè)立讀書角,放置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供學生閱讀。另外,每周還可以為學生設(shè)定一定的閱讀任務(wù),并且要求學生寫出閱讀筆記,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作文寫作積累素材。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融入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升自身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總之,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保證作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以將生本教育運用到其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王超群,韋冬余.初中寫作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論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60-62.
[2]王桂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