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大娘往往是好心人的代名詞,我以為。
曾大娘那時候還年輕,五十多歲。但是,她忙得團團轉(zhuǎn),因為那時正是“責(zé)任制”落實的時候,農(nóng)民們有干不完的活兒。
有一天,有兩個鄰鄉(xiāng)婦女橫穿我鄉(xiāng)到另一個鄉(xiāng)去挑煤。挑煤是一件很苦的差事,但在那時是平常的事情。秋末的暴雨說下就下,來不及避雨,兩個挑著重?fù)?dān)的婦女被淋得像落湯雞。
她們垂頭喪氣地在曾大娘家的屋檐下避雨,冷得瑟瑟發(fā)抖。因為汗流浹背后渾身濕透,再加上秋風(fēng)使勁地抽,她們已經(jīng)受不住了。尤其是其中較年輕的妹子,臉色慘白,眼淚、鼻涕橫流,大有倒下去的趨勢。曾大娘看到她們后,二話沒說,直接將她們迎進(jìn)了自己的屋子。首先,讓她們換上干凈的衣服,然后泡好姜湯茶讓她們喝,燒熱水讓她們洗澡,生火讓她們烤,煮飯給她們吃……一番折騰下來,已接近午夜。那天晚上,曾大娘還給她們洗好并烤干了衣服。
第二天艷陽高照,兩個婦女挑著煤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樣的事情,曾大娘一直陸陸續(xù)續(xù)地做著。
時光如梭,轉(zhuǎn)眼已過了近三十年。
很多人認(rèn)為,現(xiàn)代社會少有好人。一些人甚至對老人、小孩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和陌生人說話”。這難道是真的嗎?我看較為片面,至少很多“大娘們”的本質(zhì)并沒有變。
一次,我與妻子一起上山看“風(fēng)車”(風(fēng)力發(fā)電機)。那里非常偏僻,騎車九曲十八彎才到。我們將車停在一個大娘家門口,同大娘招呼一聲,就上山了。曲曲折折,磕磕碰碰,我們好不容易才到山頂。四目遠(yuǎn)眺,風(fēng)光無限,我們的心情很好。直到下午一點,我們才下山。
下了山,我們看到大娘端著一個碗在坪里吃飯,但眼睛時不時往我們下山的路上瞄??吹搅宋覀?,大娘很高興,好像久盼的親人終于歸來了。大娘說:“餓了吧?我看到你們半上午上山,我煮飯的時候多煮了兩杯米,也多炒了兩個菜。你們現(xiàn)在跟我一起吃吧?!?/p>
多好的大娘?。∧且徊惋?,我們吃得特別香甜,心中時刻涌動著感動:好人?。∠駤寢屢粯拥暮萌?!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們知道老人姓寧,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她樂意看到年輕人,尤其是“善意”的年輕人,像她兒女一樣的年輕人。我們感動得哭了!我們感動得笑了!
還有故事。
我們五人到某地旅游。地方偏僻,天氣惡劣,游客除了我們五人,沒有其他人。我們無意中走偏了路,遇到了文大娘。文大娘家里砌的是新房,房子只有一層半高,家什卻擺設(shè)得十分干凈整潔。文大娘也是一個十分清爽的人。
大娘家門口有一條小河,加上遠(yuǎn)處翠綠的竹海,景致還真不錯。
外面下著雨,大娘搬出凳子,邀請我們坐。我們感到不好意思,委婉地拒絕。
又是三五分鐘過去了,大娘竟搬出了托盤,上面有五杯熱氣騰騰的茶??粗覀兠婷嫦嘤U,大娘發(fā)話了:“來,喝茶,不要錢?!蔽覀兿嘈帕?,我們也羞愧了。我們喝了熱騰騰的姜湯茶。看到我們喝得起勁,大娘又搬出了芝麻壺,往我們每個杯里倒芝麻。喝著香噴噴的芝麻茶,我們徹底感動了。
后來,我們就無話不談了。我們參觀了老人簡單的家居,包括樓上的半層。
……
在我的腦海中,大娘的形象不一定高大,但一定純樸、憨厚、平易近人,值得我永遠(yuǎn)依賴。
慢慢地,大娘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與媽媽的形象疊加了。
(作者單位:邵東縣特殊教育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