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兵
摘 要 “興趣是知識的萌芽,興趣是推動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我們必須充分照顧學生的作文興趣,要對青少年時期的興趣關懷,創(chuàng)造出能滿足眾多學生需要的教導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以及發(fā)展的機會。幫助學生從各方面去積累觀點、材料,以打開思路,充實作文內容,“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放在首位”,以興趣貫穿始終。
關鍵詞 語文作文;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O153,K516.32,C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242-01
一、說趣開始,以說促寫
(一)師說激趣。本人在接了一個篩過三次后剩下的后進班時,便滿懷激情地對學生說:“……遙想千古變遷,自古以來,競爭就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是人類獲取事業(yè)成功的條件。‘爭是自強的表現(xiàn),如張海迪,如果不去與命運拼搏,又怎會有新一代保爾問世?陳景潤,如果不爭,放過‘歌德巴赫猜想這個世界性難題,又怎能摘取數(shù)學桂冠上的明珠?就是老師也是如此。如果老師不‘爭的話,也沒有今天的獎狀閃光(展示本人獲得的各類獎狀和榮譽證書,給學生以精神鼓勵,激起奮發(fā))。作為新一代的你們,更要學會順應歷史潮流,揚長避短,學會與強者抗爭,與社會斗爭,與未來競爭?!闭恰耙皇て鹎е乩恕薄?/p>
(二)生說引趣。本人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安排說的機會。用說笑、講故事、演講、討論、爭論等形式多樣的說法,鼓勵學生大膽構思,創(chuàng)造性地各抒己見,針對本班、本校以及社會現(xiàn)實,把直接感受和間接感受到的串接起來,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氣氛熱烈而又輕松愉快。以這種口頭作文的形式來強化思維的敏捷性。這使我班在快速作文大賽中,把全校僅有的兩個一等獎都奪下了。這也鍛煉了思維的準確性、周密性、條理性、開闊性和深刻性。
二、興趣轉移,借武益文
根據(jù)后進生好動好勝的特點,我特意把力大好打架的學生安排在體育組中,讓其沉溺于緊張的體育技巧訓練之中,而分散和取代了打架的力氣和機會。要求他們把訓練過程說出來和寫出來,由于切身的感受,也就得心應手,順理成章。如原來學習成績全班倒數(shù)第一的跳得最高的學生,他也能寫出自己的姿勢“如蜻蜓點水”。那跑得最快的學生也能寫出自己“如雄鷹展翅撲向終點”。結果那跳得最高的獲全縣跳高第一名,那跑得最快的獲全縣1500米長跑的第二名,兩位都被一中破格錄取。原為倒數(shù)第一的后進班居然成為全校獲取中考獎金最多的一個班。這就是興趣轉移的結晶。
三、寫趣深入,全面發(fā)展
(一)師作激趣,以示為范。本人每接一屆新生,第一步便是“亮相”,特意將自己的獲獎作文和盤托出,以突出老師的個性,而引發(fā)學生個性作文的興趣。要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貪圖名家技法。除名作之外,便是老師和學生的佳作。對學生來說,教師乃是知識的化身,學生由羨慕向往而產(chǎn)生內驅力。學生心理狀態(tài)易激動,易亢奮。老師善于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激活氣氛,激發(fā)興趣,激蕩情感。教師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所表現(xiàn)的情感力量就是教師的感染力。有感染力的教師,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接受他在課堂活動中有意傳授的東西,而且也會使他們在無意中接受教師的個性及其情感傾向的影響。老師的范文在各方面都會給學生以啟示和誘導。其實模仿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乃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二)生作激趣,揚長避短。(1)食趣,引向生活。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材料有內在的興趣?!备鶕?jù)后進生好吃這一特點,特意在節(jié)日前布置學生把自己最愛吃的一種菜的制作過程,運用簡明、流暢的語言,通過再造想象寫成文章。結果一學生在《母親教我做烤鴨》中寫道:“烤鴨的制作過程是將鴨宰殺去掉皮毛和內臟,洗凈晾干,在鴨肚子內塞進一小袋(布包)香料,在鴨身皮外涂上醬油、鹽粉(少許)及五味粉等調味劑,將油一斤左右放在鍋內,用一大把蔥條(切洗凈晾干)墊底,把鴨放人鍋內,加蓋燒烤,火候視膚色變化而定,色轉黃,則火逐減,將鴨輪轉換位,使之均勻。當皮色深黃,油光而香味撲鼻則起鍋。吃時用五味俱全的香油及炒鹽粉,蘸之人口,可令你涎水欲滴,好吃難言……。”此文在點評時,全班掌聲雷動,如臨其境,如食其物,佳肴成了佳作。
(2)游趣,引向自然。我?guī)ьI學生走向自然,拓寬視野,游山觀海,借景抒情。運用史、地、生、化等多方面的知識,用詩一般的語言,由遠及近,寫景狀物,借景抒情。如在《愛國和愛家》的習作中,老師先導寫,學生續(xù)寫。師道:“日出泰山,月落三峽,漓水戀奇峰,平湖醉彩霞,呵,蘊藏著千年的畫卷……;魚游東海,鳥唱西沙,塞北蕭蕭馬,嶺南艷艷花,呵,熱血里激蕩著唐宋的詩詞”。學生接著把親眼看到的海港城鄉(xiāng)景色續(xù)寫出來道:“銀色的海港,檣帆云集,多彩的沃市,蔗甜果香。故鄉(xiāng)的西瓜個大皮薄,肉質鮮紅。由于日照充足,吃起來特別香甜,如蜜糖一般甜滋滋的流進心田?!?,教我如何不愛她——愛國和愛家”……此文在點評時,學生興味盎然,詩興勃起,遣詞煉句也得到升華。
(3)歌趣,引向精神境界。歌聲引趣,情生辭發(fā)。大家都知道,悲壯的《國際歌》能喚起全世界受苦的人自立、自強??梢姼璧木薮蟾姓倭褪且驗槟乔楦胸S富的歌詞,是生活的高度濃縮,在文辭方面也是匠心別具的楷模。它除了一般課文具有的語言美、情感美、哲理美、自然美等多種的內容外,還有音樂美和節(jié)奏美。因此,歌能使人心曠神怡,心馳神往,給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化苦為樂。既可益身、育德,又可豐富語言素質,真可謂一石三鳥。
此外,還有文、歌、詩、作巧合趣,引向多方結合,全面發(fā)展;每日一則的日記自由趣,引向自覺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等激趣形式訓練也十分奏效。我也常拿出學生在這種形式訓練中寫出的佳作給大家品嘗,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快樂和創(chuàng)新的愉悅。
綜上所述,“文章貴在真情實感的表露,貴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貴在有新意,貴在有自己的特色”。寫作教學必須堅持“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放在首位”,以興趣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