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以生本理念為指導,強化學生的觀察、體驗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育也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guān)注。文章簡述了在小學作文中進行生本教育的意義,然后提出了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育策略,以期能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育
一、 前言
生本教育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提倡尊重生命,以學生為本,挖掘、發(fā)揮學生的天性和本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意識。長期以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都過于單一,將生本理念貫穿作文教學的全過程,能有效改善語文作文教學面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這也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正視生本教學的作用,實施生本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意識,優(yōu)化作文教學效果。
二、 小學作文中生本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新課改推崇和提倡的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理念,生本理念契合了新課改的要求。生本理念提倡“先學后教,先練后講”,最終達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小學生想象力豐富,但是小學生的知識積累有限,表達能力不高,所以小學作文教學有一定的難度。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都以特定主題、固定模式教學為主,作文教學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相脫節(jié),小學生的主體意識也不受關(guān)注。為此,在固定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生無法自由發(fā)揮,只能生搬硬套,公然“造假”,這也使得小學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實感。以生本理念為指引,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明確寫作意圖,讓小學生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針對性,也能改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氛圍枯燥等問題。因此,可以說,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開展生本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三、 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育策略
(一) 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
寫作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寫作和閱讀和素材積累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許多文學大家之所以在寫作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驕人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善于積累素材,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眼睛。關(guān)于這一點,劉勰在其作品《文心雕龍》中如是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边@句話,說的就是厚積薄發(fā)的重要性。我國許多文學家、詩人都有堅持長期學習、隨時隨地收集積累資料的好習慣。如唐代大詩人李賀在寫作方面就格外勤奮,他騎馬出門時,總是隨身帶著個用織錦縫制的袋子。每當有靈感或者有好的想法時,李賀就將其寫在紙上,投入袋子,這才有了“錦囊投詩”的典故。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拓寬教學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有效開展閱讀,去寫讀書筆記,通過讀寫結(jié)合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打好基礎(ch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面對錯誤》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來教學:先簡單講述記敘文的基本要素和該堂課的寫作要點,即講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讓學生從錯誤中總結(jié)經(jīng)驗,然后在結(jié)尾融入情感,升華主題。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師還要進行教學內(nèi)容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將自己感受最深的錯誤說出來。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知名作家寫的一些有關(guān)知錯、糾錯的文章,講解如何寫作才能打動人心,讓學生獨立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作者,該如何去寫這個文章,以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如魯迅在《風箏》中寫道自己不許小弟放風箏,但是后來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結(jié)合這些課外素材,然后,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guān)錯誤的名言名句或者素材,用到寫作中去,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借助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寫作是一種情感傾訴方法,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許多人在寫作時的感受和想法,都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思索和感悟。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不重視感受積累,寫作就如同無源之水。許多小學生之所以在寫作時無話可說,詞不達意,就是因為他們?nèi)鄙偕罱?jīng)驗,所寫的都是他們不熟悉的事物,所以他們才會感覺到寫作是一件吃力的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小學生愛上寫作,教師必須要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小學生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真理和美好,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如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真誠》章節(jié)教學結(jié)束后,許多教師都會以“真誠”為主題,讓學生寫作文。本著生活化教學理念,教師在作文命題時,要適當增強題目的開放性,或者讓學生自由擬題。然后,指導學生圍繞生活中的人和事去寫作,讓學生有寫作的沖動。如有的學生非常想念之前的待人真誠的好朋友,有的學生在商店里買了假冒偽劣產(chǎn)品,感覺到社會需要真誠等等,教師都要鼓勵學生大膽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閃爍有靈感的光芒。
(三) 借助賞識教育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小學生具有貪玩好動、耐心不足等特點,許多學生之所以感覺作文教學枯燥無趣,就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根本不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體驗,影響了他們的寫作熱情。而借助賞識教育給學生以鼓勵,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愛好寫作的好習慣。這一點,也契合了生本教育理念。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增加作文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給學生更多表現(xiàn)自己、表達訴求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寫作。然后,肯定學生大膽的嘗試和新奇的想法,在作文中找到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以肯定和表揚,或者在課堂上宣讀寫得好的文章,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快樂,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再次,委婉地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明示,相信學生一定能取得進步,促使學生不斷向前。這是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也是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手段。
四、 結(jié)語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在生本理念指引下,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特點和差異性,以學生為核心,通過寫作知識和技能傳授、寫作練習和實踐發(fā)掘?qū)W生的潛能,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才能真正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桂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0).
[2]夏永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08).
作者簡介:
吳玲玲,福建省晉江市,晉江市陳埭鎮(zhèn)紫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