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是十分關鍵的,學生的推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與之相關。小學一線數學教師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數學思維的逐漸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就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策略進行分析,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活動安排提供一定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數學思維;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備受重視,教師應當積極革新教學觀念,對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突出教學重難點內容,逐漸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下文就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分析,為一線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理論指導。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奠定數學學習基礎
對小學生來說,小學中運算教學是重要的基礎內容,小學生的智力正處在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學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由掰手指算數到學會心算,在運算的速度與方法上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小學教學中,數學運算能起到很好地承上啟下作用,能讓學生鞏固現有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后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好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無論是對讓學生的學會必背乘法表,還是在習題作業(yè)的運算,都讓學生保持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在乘法表的學習中,教師應當讓每位學生做到會寫會背,還要能理解會運用,像教師可以先演示給學生乘法表的使用方法,再給學生出題,讓學生運用乘法表知識內容進行問題解答,讓學生體會、理解乘法表的實際用處,便于學生對乘法表的背誦,還能提高學生運算能力。在實際運算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在保證學生運算興趣的情況下讓學生多做題,一種題型一種方法,促使學生懂得做題技巧,不能讓學生對一類題型解答模式的生搬硬套,要引導學生在接觸新運算題型時進行思考,并逐漸形成運算的良好思考習慣,一旦遇到難題能在潛意識中應用知識去解決,而不是對解題方法的套用。
小學數學教師要知道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在數學運用轉型期中,引導學生進行靈活運算,為學生奠定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可以增強運算教學的趣味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安排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實現小學數學運算教學的有效性。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確保實踐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增強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換句話說,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有良好的數學思維,有意識地利用學到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其實,在整個小學學習中,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一直都處于上升發(fā)展階段,對事物的形象成分、邏輯成分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判斷與辨析,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實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可以進行生活實例教學,讓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并能在生活中形成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促使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軸對稱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像一個籃球、一個球拍、一個蝴蝶等這些軸對稱圖形的建立,為了增強教學效果,還可以展示一些不對稱的圖形,像平行四邊形、字母N等,讓學生進行不同圖像的對比,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軸對稱圖形是能按照某一直線進行兩邊完全相等對折的,不是軸對稱圖形是不可以的,通過這樣的對比教學,學生就能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校園里找一些軸對稱圖形,促使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確保實踐教學效果。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進行一題多解,真正掌握數學解題方法,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是以做題形式來進行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yǎng)的,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比較經典的例題進行實際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多角度、多層次分析,以此來保證問題得到多種方式解決。數學教材中的一些比較經典的數學例題,教師可以站在專業(yè)角度,遵循小學生的思維認知規(guī)律,進行題目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給學生提供多種解決思路。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學生相互交流與互動中,尋求問題的多種解題方法,開拓學生的思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鞏固學生的數學思維。
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長期性、系統化的訓練,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學生入學開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制定出的完善的培養(yǎng)計劃,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不同階段,隨著學生的升級,教學培養(yǎng)目標要發(fā)生變化,特別是在訓練內容與訓練形式上,都要進行適當變更,確保學生理解能力與認知水平的提升,繼而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能慢慢形成。不管是在那一階段的學習,數學新知識的學習和復習等,都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增強數學教學效果,實現學生數學思維逐漸形成。在平常訓練中,就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得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目標。
四、 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策略,需要教師積極革新自身教學思想,對學生運算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經過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長時間培訓,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為學生今后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田美麗.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J].考試周刊,2018(27):82.
[2]洪萬玉.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模式教學的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02):21.
[3]謝寧,李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02):90.
作者簡介:
陳永玉,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市九湖中心田中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