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新課改教育工作有效開展,教育機構愈來愈重視學生科學能力培養(yǎng)。為進一步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對當前教學策略進行科學研究是首要任務。本篇文章以小學科學教學策略探究為切點,闡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幫助小學教師更確切地掌握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認識科學,培養(yǎng)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潛能的關鍵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小學科學教學進行探究,具有重要教學意義。教師通過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養(yǎng)成敢于創(chuàng)新、實踐的學習習慣。伴隨著教學觀念不斷推行,以往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教育需求,必須進行優(yōu)化改革。
一、 教學方法對科學教學的重要性探析
(一) 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學習
科學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自主進行科學探究,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小學教師在科學課授教時,不應只關注對科學知識的講解,還要注重講課方法的科學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究欲,且自控力通常較差,如果講課內容過于乏味,容易使小學生出現(xiàn)分心情況,學習積極性較低。教師只有真切地認識到這一點,科學的選用教學方法進行科學課程授教,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精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 提高教學質量
只有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不是學生能吃苦、用功就能學好科學知識的,科學教師只有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授教,清晰地講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所以,小學科學教師應根據(jù)實際課程內容,不斷調整教學方法,通過與其他任課老師探討,尋求最理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理想的教學方法中學習科學。教學方法應具有趣味性、新穎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進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平穩(wěn)提升。
二、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實施策略
(一) 激發(fā)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1. 實驗教學法
眾所周知,科學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有些科學理論深奧耐懂,使小學生難以理解,阻礙學生學習進取心。為有效解決這種教學困境,小學科學教師可通過科學的引入實驗教學法,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完成對抽象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新事物探究欲強,容易對實驗儀器感興趣,但對所需要做的科學實驗一臉盲從。此外,由于小學科學教師并未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科學興趣引導,缺少實驗目標和過程解說,使學生不能有效的利用實驗進行科學探索。所以,要想有效的利用實驗教學法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動力,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合理激發(fā)學生興趣,及時向學生講解實驗目標,分析實驗步驟,鼓勵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通過實驗過程產生的現(xiàn)象,實時地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探究興趣,進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
2. 設置懸念,循序漸進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事物的好奇欲較強,科學教師可通過設置懸念,循序漸進,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在講課前,通過精心設置問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探知欲,進而投入到科學探究學習中。譬如:在學習動物間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天敵關系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疑問:狼和鹿共同生活在一個領域內,數(shù)量變化不大,生態(tài)保持平衡。大家都知道狼以鹿為食,當狼大量的遭到捕殺時,為什么鹿的數(shù)量反而越來越少?通過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懸念,促使學生進行學習探究。
3. 將科學帶進生活
生活是科學的根源,合理利用科學才能更好地提升生活質量。教師在設計課件時,應努力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通過觀察生活現(xiàn)象,感受科學,拉近學生與科學的距離,為科學教學奠定基礎。譬如:在學習“月亮圓缺變化”天文內容時,留個學生一個課后作業(yè),晚上在家觀察月亮是不是一直變化的,并每天做好記錄。通過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二) 巧用多媒體,給學生直觀科學感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些課程由于教學資源有限不能通過實驗對學生進行演示,學生對抽象、復雜的科學知識不能較好的理解,不利于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激發(fā)。當前,科技信息日新月異,教學信息資源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來彌補教學資源的有限,通過圖片、影視資料向學生展示科學內容,帶給學生直觀科學感受的同時,使學生充分理解科學知識,進而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三) 鼓勵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探究自信心
小學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同與褒獎,為有效實現(xiàn)學生自主科學探究教學目標,教師應積極鼓勵鼓勵學生,及時對學生科學發(fā)現(xiàn)予以評價與嘉獎,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探究自信心。一段鼓勵話語,如一股春風,撫慰過小學生的心靈,使其對科學探究的勇氣高漲。所以,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時,對于學生一定要不吝鼓勵,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和自信心,使其積極地進行科學探索,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通過劃分小組,合理的安排科學探究任務,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對于探究任務完成出色的小組,予以獎勵。運用團體鼓勵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團體合作精神,而且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督促,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會越發(fā)高漲。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進行探究,能夠更好地發(fā)現(xiàn)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不足,通過優(yōu)化整改,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探究興趣,進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其戰(zhàn).新課標下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06):16-17.
[2]王卿美.小學科學探究式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D].新課程(小學),2016.
[3]趙友朋.小學科學教學法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56-57.
作者簡介:
康樂,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翟家所鎮(zhèn)焦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