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嬌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閱讀和寫作占了兩個極大的比重,對語文教學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的契合在一起,走讀寫一體化訓練,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因此,尋找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讓閱讀促進寫作,讓寫作引導閱讀就成為了今天我們探討的重點對象。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寫作教學 契合 基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94-02
引言
就目前我國小學教育現(xiàn)狀來看,不少方面已經作出了重大改變,不少教育理念也融入了創(chuàng)新思想,教學方式已經有著明顯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但是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為了能夠有效合理的解決這一問題,教育者們需要有效的找到一個契合點,一個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與創(chuàng)造力,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來實現(xiàn)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接下來筆者就從自己的經驗中來解析這一契合點。
一、首先,認識寫作教育與閱讀教育契合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由于小學生的閱歷、人生經歷、還不夠豐富,以及在知識方面也不夠成熟,認知水平較弱,無法準確的理解閱讀材料中的內容,也無法刻畫出材料中的人物。而且小學生的情感不如成年人般豐富,教育者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并加大訓練量,否者可能會出現(xiàn)寫作時表意不清的現(xiàn)象。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兩個方面,理應由教育者將兩者契合到一起去,建立一個可以用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的教學模式。教育者要根據(jù)教學內容來選擇一些題材新穎,內容生動的閱讀材料,讓小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與能力自由的進行閱讀學習,這樣可以更加深入的學習閱讀技巧,在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去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閱讀達到最大化。同時教育者還要引導學生不斷的去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注意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將其積累下來,一些精煉的句子,閱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也要摘抄下來。認真的捕捉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小事,隨時抓住生活中的靈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他人寫作,慢慢的在他人寫作風格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自己特有的寫作風格。
二、探尋閱讀于寫作的契合點
1.做好語言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要想擁有比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斷地進行積累。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閱讀訓練當中,讓學生在當中能積累更多的語言要素和好詞好句。對于一些經典的或者是優(yōu)美的詞句要及時摘錄下來,為日后的寫作練習提供保障。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聦懢毩?,這是提升學生獨立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對自己所摘抄的文字進行反復練習和理解,并分析當中的優(yōu)美之處,然后通過自己的理解來仿寫出相似的句子,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在小學的閱讀材料當中是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的。小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感受和理解,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得到有效的強化。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后,隨著學生的年齡上升和思維的完善,他們自然就能把文章中的主要觀點提煉出來,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2.引導學生寫讀后感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都是相對比較靈活,對于一些象形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通過讓學生寫讀后感,能夠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聯(lián)系起來,能夠從閱讀中積累更多豐富的素材。例如,在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文章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寫出讀后感,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寫出內心的想法,學生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思想感情是十分豐富,讓學生寫讀后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夠將自己領悟到的內容表達出來,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3.將閱讀和寫作的技巧相互融通
在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將一些作文中的寫作技巧應用到教學中,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文章中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和敘述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風格。例如,學習《火紅的楓葉》這一篇文章時,在文章中,對楓葉的描述:他比朝霞還紅,比玫瑰還紅。它的樣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讀后讓學生進行仿寫,學生在閱讀時就仿佛看到一片片真的楓葉就在眼前,教師可以將這樣一種的描寫手法應用到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描寫某一靜態(tài)的事物時,要細致觀察,要將其具有的特征表達出來,這樣才會具有真實性,才不會缺少真情實感。
4.鼓勵學生的寫作熱情
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他們學習當中的難點所在,很多學生都不愿意提及寫作。在作文教學當中教師如果沒有做好引導學生就會東拼西湊地進行寫作,導致寫作的效果難以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寫作充滿熱情,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從而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貫穿到寫作當中去。寫作是一個吐露心聲的重要方式,只有學生做好了素材和語言的積累才能更好地寫出飽滿的文章。閱讀則是學生積累素材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教師一定要盡量地延伸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思想進行展現(xiàn),塑造出自己的風格。從而能讓學生更好地表現(xiàn)自我,保持寫作的熱情,為他們的寫作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保障。
5.有效整合閱讀和寫作
首先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懽骺己撕驮u價。在學生每次寫完一篇文章以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進一步的評價。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了解到自我所存在的問題,并且也能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從而在接下來的寫作當中更好地表達自我。同時,教師要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文章的結構構思,并且要對閱讀的內容和結構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學生能在技巧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從而提升好的閱讀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本就有共通性,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契合點,就能夠將閱讀的收獲的知識靈活的運用至寫作教學中,將寫作收獲的技巧回饋于閱讀。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重語文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教學,要注重教學的靈活性,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契合,讓學生能夠以有效的閱讀促進有效的寫作,從而一舉兩得,讓閱讀和寫作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德英.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中華少年,2017,(15).
[2]李淑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