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茶人重茶,幾個人在一塊兒,必拿出好茶,泡了,斟入杯中,嗅香,賞色,品味,一個個瞇了眼睛,十分入迷。
品茶,是一項藝術,不僅僅是為了解渴。
品茶,更應重視茶器,這點也為中國茶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套茶器拿出來,放在那,那種清新,淡雅,和茶湯顏色,和茶人的心情,十分融合,讓人見了無來由地產生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
這是茶器的好處,清雅之處。
茶和瓷的配置,是一種絕配。
茶是一種清靈物,帶著一種自然的香味,一種水木清華,這是天地自然賦予的,是不能受污染的。因此,不能用鐵器盛。鐵器盛茶,會有鐵味散入其中,會敗壞茶味,也會沁染茶的香味。
鐵器不只不宜于斟入茶湯,即使是煮水泡茶,也是不當的。
至于銅壺,更是如此。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陶罐煮水,瓷罐亦好,只是怕會燒裂。
一壺水燒開,然后,開始清洗茶器,放入茶葉,洗茶,泡茶。等到泡好,幾個瓷杯放在面前,提起茶壺,注水入杯,團團一轉,杯杯皆滿,還有一個斟茶術語,名“關公巡城”。然后,大家坐下,一人拿著一只瓷杯,輕輕品一口,吁——吐一口氣,那氣里也帶著清淡的茶香。
旁邊得放著一個爐子,里面有著硬木炭燒著。陶罐再次放在上面,注入水,開始燒著。很多人喜歡將水燒得滾開,開始泡茶,也是不當的。汪曾祺老人無論美食,還是書畫文章都是一流的,被人們稱為“最后一個文人士大夫”??墒牵簧朴陲嫴?,他在文章中說,自己每次泡茶,都用滾水。
泡茶,怎么能用滾水呢?
茶很嫩,很清鮮。這樣的靈物是不能用滾水的,下去之后,一道泡過,茶芽就被燙熟,茶味就老透了,沒了品咂的余地。最好的水,是將開未開,大珠小珠連貫而出的時候,趕緊起水泡茶。
這種水泡茶,那是真的泡,茶芽在水的沁潤下,慢慢地舒展成葉,吐出清香,沁出綠色,不是一次全出,是緩緩地出來,一道茶水逼出一點,再一道茶水再逼出一點,細水長流。這樣,茶味、茶色、茶香,才會一道水一種樣子,再一道水又是一樣的,滋味多變,舌尖香氣也有著幾種變化。
等到葉子浸泡成熟黃色后,茶味全出,茶香沒了,色澤也盡了,就喝罷了。
另外,滾水泡茶,一次之后,葉子即成為老黃色。
煮水必用炭火,不能用電爐子,因為炭火煮水均勻,電爐子只燒一面。也不能用柴火,柴火帶著柴煙味,會沁入水中。
茶如美女,不能有任何氣味進入。有一首詩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边@說的是美女,用在茶上,也是十分得當的。
飲茶才開始的時候,一定是用陶器。陶器,有一種素樸味。一個人,坐在古柳大樹下,或是坐在東籬下,面對著滿園的菊花,一邊吟著詩,一邊飲著茶,手中茶具就應當是陶器的。一個茶人,一個歸園田居的人,如果面前擺著一張桌子,放著一把紫砂壺,幾個精致的杯子,慢慢品著茶,就不是隱士了,是一個富豪。
這樣的人是不會東籬采菊、南山鋤豆的。
我的故鄉(xiāng)在一處山里。小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種茶,當然,茶不賣,只自己喝。由于忙碌,大家采摘茶葉,也沒有現在這么細致,也就是大片葉子,連帶茶芽一起采回去,在鍋里一烤一揉,拿起就泡著喝。那時沒有什么茶器,就是一種黑釉陶碗,喇叭口的,有點如現在江南的酒碗,放入葉子,倒上滾開水,水就變了顏色,淡黃的。割麥的時候,天熱回來,累極也渴極,等茶晾冷,抄起碗來,咕嘟咕嘟就是一碗,很解渴。長大后讀到《水滸傳》,讀到武松在景陽岡一口氣就是十幾碗酒,我想,怎么像鄉(xiāng)人過去喝茶啊。
這種喝茶方法很是粗樸。一直出現在我的記憶里,帶著一種溫馨,一種美好。
但是,用陶器飲茶,也有缺點,就是茶色被遮。
陶器,一般為黑陶,或為褐色。茶湯入器,不管青茶,也不管紅茶,其色澤都被陶器的顏色遮住,看不出來了。這對茶人來說,實在是一種損失。
瓷器的出現已經很早,可是,真正被放在文人案頭,冒著一縷縷茶香,大概最盛于唐朝。別的不說,一部《茶經》,就專門敘述了茶、水和茶器的應用。
在這部書籍里,我們可以看出唐人飲茶風采。唐人在寫詩作文之余,會燒了爐子,煮了水,開始煎茶。我曾在一幅畫里看見過唐人研茶的工具,和研中藥的工具很相似。他們的茶葉是餅,研末后,水開了,攪拌到水里。他們那樣做,有點像今天的攪糊湯,估計那種飲法也沒我們今天的口感好??墒?,唐人仍將茶湯小心地斟入精美的瓷器里——反正他們不缺精美瓷器,唐三彩那樣的極品都不在話下,何況一般瓷器——他們很得意,很飄逸,很瀟灑,一邊品著,一邊寫詩,談著自己的感受:“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币灿械膿u頭晃腦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边@哪兒是飲茶,簡直是在炫耀,讓我們后來的茶人羨慕、妒忌,可又無可奈何。
飲茶,是飲一種心境。唐代書生或僧人,一個個長衫飄揚,走在官場,走在田野,或者行走在高山大川間,看景,漫步,心中沒有紅塵之想,沒有名利欲望,因此,飲起茶來,將自己的心沁潤成了清風白云,高山流水。因此,他們飄逸如云,瀟灑如竹。
飲茶,也飲的是一種生活的美。他們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有一顆善于感悟美的心。因此,在一杯茶里,發(fā)現生活的淡靜,發(fā)現生活的潔凈。
我們走入紅塵太深,隔著時光遙望他們,只有徒生艷羨。有人說,夢回大唐,有時真想穿越到唐朝,一身青袍,戴著紗帽,去陌上踏青,去古塬賞花,再敲開一扇柴門,對一個倚著花樹的女孩道:“姑娘,可有茶討一杯喝喝。”喝罷,揮揮手,瀟灑而去。